73問:進檔考生存在哪三方面的退檔風險?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74問:什么是相對高分的退檔風險?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75問:什么是相對低分的退檔風險?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76問:什么是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被退檔?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77問:什么是單科成績不合格被退檔?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78問:什么是專業錄取時分數變低被退檔?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79問:專業錄取辦法選擇不合適會退檔嗎?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80問:填報平行二志愿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81問: 填報平行一志愿的必知技巧是什么?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82問:平行志愿必須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嗎?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83問:填報服從專業調劑的底線是什么?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84問:服從專業調劑是在什么范圍內進行?
答:考生填報了服從專業調劑,那么,學校是在什么范圍內進行調劑呢?也就是是在大范圍內進行調劑,還是在小范圍內進行調劑?即是在學校所有的招生專業(如有80個招生專業)中進行調劑,還是在學校當地的招生專業(如僅有10個招生專業)中進行調劑?當然是在小范圍內進行調劑,即在當地的招生計劃(如僅有10個招生專業)中的所有專業(10個)中進行調劑。
85問:填報平行志愿也需要預測校線嗎?
答:由于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模式也存在較大的風險,從各地實際投檔、錄取的情況看,許多地方都投檔、錄取至踩線生(或壓線生)。這就說明線上的高分生沒有掌握志愿填報的技巧,造成了滑檔人數過多,這就是平行志愿存在風險的有力證明。因此,填報平行志愿也需要預測校線。如果批次線上的高分生都預測準了校線,那各地的投檔線就不會在批次線上了,而是高于批次線了。
86問:平行志愿預測校線有哪些方法?
答:作者首創的三大預測校線的方法,即兩線差加修正值法、分數排序定位法、分數含金量區別法,既適合于排序志愿填報更適合于平行志愿填報,因為平行志愿的要小于排序志愿。
87問:預測校線的三種方法都要掌握嗎?
答:如果考生、家長有時間、有精力,又有興趣,對志愿填報的要求是既填得好又報得巧,那么,掌握預測校線的三種方法對這些“志存高遠”的考生、家長無疑是有較大幫助的。如果是趕時間、現學現用的考生、家長,只需掌握兩線差加修正值法就足可以讓你如虎添翼。
88問:自主招生的考生如何填報平行志愿?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89問:什么是投檔比例且大致為多少?
答:我國高考招生有一個省級招生辦先投檔,學校再錄取的過程。投檔比例就是解決投檔多少合適的問題。他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是同一批次、同一計劃性質、同一科類的招生計劃數與投放考生檔案數量之間的比例。
由于教育部有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檔比例一般不得超過120%規定,同時招生院校為了既順利完成招生計劃同時又保證招生質量,故確定的投檔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間。
90問:了解高校的投檔比例有什么作用?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91問:什么是高校投檔不退檔?
答:2009年可以說是平行志愿年,實施平行志愿的省市區從7個一下增加到16個。由于現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尤其是進檔考生的退檔風險。于是,為了配合教育部進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改革試點,也為了有利于學校的招生錄取質量,許多名牌高校就紛紛承諾投檔不退檔。當然承諾投檔不退檔的前提條件是:進檔考生的各方面(德、智、體)符合錄取要求,尤其是要服從專業調劑。只有如此,高校才不會退檔,否則,那是照退不誤的。
92問:承諾投檔不退檔的高校有哪些?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93問:高校投檔比例100%的涵義是什么?
答:很顯然,高校投檔比例規定為100%有如下涵義:其一,嚴格按招生計劃辦事,不多投一個檔;其二,只要進檔考生的各方面(德、智、體)符合錄取要求,尤其是服從專業調劑,高校不會退檔,也就是只要進檔意味著基本上被錄取了;其三,這是真正的以考生為本,而不是以學校為本;是真正的尊重考生并將之平等對待的具體體現。筆者衷心希望這樣的學校越來越多,則天下考生幸甚!
94問:投檔比例為100%的高校有哪些?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95問:投檔比例接近100%的高校有哪些?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96問:了解高校可否轉專業有什么作用?
答:在高考志愿填報中,如何填報專業是至關重要的。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當然主要是為了加大專業錄取的把握性,因此,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往往是上策,有時甚至是必須的,尤其是填報平行志愿。這樣一來,了解高校可否轉專業,對于是否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就有著很重要的參考作用。不僅如此,可否轉專業實際上對于如何填報專業?尤其是如何填報自行保底的專業都有著很重要的參考作用。(原創作者:張藝執)
97問:什么是征集志愿?
答:征集志愿通常是在平行第一志愿或平行第二志愿錄取以后進行。對于在平行第一志
愿或平行第二志愿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省級招辦采取向社會公布學校招生計劃余額,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允許未被錄取的考生重新填報志愿的辦法,來幫助考生和學校得以實現錄取或完成招生計劃。
98問:平行志愿未錄的考生必報征集志愿嗎?
答:不是。未被平行志愿錄取的線上考生,是否填報征集志愿完全由本人決定。考生認為:(1)征集志愿中的學校、專業符合自己的志愿愿望,就可以積極主動的按照規定去填報征集志愿,以求獲得學校的錄取;(2)征集志愿中的學校、專業不符合自己的志愿愿望,完全可以不報征集志愿,當然,就不可能被征集志愿的學校所錄取。于是,就只有參加下一批次的錄取了。
四、志愿填報
99問:高考填報志愿有哪些常見的失誤?
答:高考填報志愿常見的失誤有以下幾種:(1)預測校線不準或對自己的成績猜估不準導致落選。由于所填報學校的調檔線太高,考生成績達不到調檔線,各志愿都落空,沒有機會參與投檔而落選;(2)填報志愿過少落選。填報的志愿太少,如只填報一個院校志愿,填報院校落選后,再沒有機會參與其他院校錄取了;(3)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落選。部分分數較高的考生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而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檔案投到了學校,但高校無法滿足其填報的專業志愿,被退檔;(4)填報了因身體條件高校不予錄取的專業;(5)相關科目成績低。高考成績達到了學校的調檔線,但由于某一門單科成績太低,或者與填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沒有達到學校要求,學校不予錄取。此外,還有因檔案內容不全、不真實等原因而落選的。從某種角度上說,錄取期間被退檔的各種情況,高校將其稱之為退檔的主要理由;而對于考生來說,幾乎全都屬于志愿填報失誤。
100問:報志愿常見的不理智現象有哪些?
答:報考體檢受限專業;不恰當的放棄外地院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家長、老師一手包辦;一門心思奔名校;不了解院校屬性與專業的特殊要求;不恰當的不服從調劑;不知道在何地、何處(是否校本部)上學;既不知院校志愿分數級差,也不知報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條件,再加上志愿沒有梯度。這些都是切記要避免的。
101問:為什么不能盲目和隨意填報志愿?
答:考生盲目和隨意填報志愿,會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考生隨意填報了與自身條件相距甚遠、不可能被錄取的學校,浪費了一次有可能被其他學校錄取的機會;(2)考生盲目填報了自己不想就讀的學校或專業,錄取后既不能退檔,又不能參加其他批次的錄取。如果不到學校報到,不僅浪費了學校一個招生計劃,而且還影響了其他考生的錄取。(3)考生隨意填報了高收費的學校或專業,被錄取后,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好,難以承擔高昂學費,想再進收費較低的學校或專業又不可能,會影響自己繼續學習和深造。(4)考生盲目填報了因身體條件不予錄取的院校或專業,不可能被錄取,即使錄取了,進校查出后也會按學校的學籍管理規定處理。(5)考生盲目填報了自己不熟悉的院校,對學校情況不了解,入學后大失所望,無心學習,不僅浪費了時間、金錢和精力,還耽誤了自己的發展。
102問:如何避免無效志愿和錯填志愿?
答:要避免填報無效志愿和錯填志愿,除了要認真了解當地當年填報志愿的規定和要求,了解填報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根據當地招辦公布的當年的招生計劃填報志愿外,考生還要充分利用校對簽字的機會,發現和糾正無效志愿和錯誤志愿。如果填報了無效志愿,打印志愿表上一般會提示某一志愿是“無效志愿”,一定要弄清楚出現無效志愿的原因,及時修改更正。有些錯誤志愿,如科類填報錯誤、招生范圍和招生對象填報錯誤等,可能不會出現“無效志愿”的提示,所以考生對校對志愿表一定不能馬虎應付,一定要高度重視,反復仔細核對。
103問:第一志愿為什么是順利錄取的關鍵?
答:從投檔規則來看,第一志愿優先于第二志愿投檔,也就是說,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經完成了招生計劃的學校,就一般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才會錄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數級差錄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當別論。從每年招生錄取的實際情況來看,第一志愿的錄取率較高。如湖北省近兩年各批次錄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數占全部錄取總人數的60%左右,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錄取率更高,達到了80%以上。大部分一本院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不需要錄取第二志愿考生。例如,一個高考成績達到了一本線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錄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沒填好,沒有被第一志愿錄取,就很有可能落選到二本院校。
從招生院校情況來看,都希望錄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從劃線情況來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各批次線上的考生人數應大于招生計劃數,這樣,肯定會有部分批次線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選到下一個批次。因此,第一志愿填報是否合理、恰當,往往決定考生能否被順利錄取。當然,慎重選擇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的填報。考生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認真對待每一批次的每一個院校志愿。
104問:怎樣有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
答:有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通常是以地域為目標方向的快選或者是以學校為目
標方向的快選或者是以專業為目標方向的快選。當然,也可以將上述兩種或三種結合在一起進行快速篩選學校。
105問:什么是快速篩選學校的簡便方法?
答:除了以上介紹的有目標方向和無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的方法外,還有一個
更簡便的方法。許多考生除了對極個別的學校有所了解外,對大多數學校都不甚了了;可考生家長就不同了,他們對許多學校都有所了解。于是,他們可以根據這點“譜”、憑著自己和孩子的“意向”,先選出20~30所學校。然后,再按照“海選”學校的技巧,先后分別用三差法、招章法進行篩選。
106問:填報非第一志愿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07問:報志愿選擇專業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除了憑感覺、憑印象、憑現有對高校及專業的了解外,還必須詳細了解欲報考專業的實質性內涵、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與能力)、主干學科、主要課程、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就業與升學以及研究領域、師資隊伍、科研特色等等。總之,了解專業內涵是基礎,掌握專業的歷史錄取資料是重要的依據,正確分析預測當年的校線和專業線是關鍵。
108問:怎樣處理考生志趣與競爭力的關系?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09問:什么是我國高考招生的優惠照顧政策?
答:我國高考招生的優惠照顧政策實際就是符合教育部相關規定的若干類考生,可以享受教育部規定的“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投檔”,或“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簡言之,加分數投檔和降分投檔。
110問:什么是加分投檔?
答:加分投檔就是教育部規定的“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投檔”的簡化。舉例來說就是有某位考生高考成績總分535分,可他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加20分投檔的條件,于是,省級招生辦就可以555分的招投總分向這位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檔。需要強調的只是在投檔時加分,僅此而已;至于加分投檔到學校以后如何處理,即高校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考生的處理,根據國家的現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檔的范疇了。
111問:什么是降分投檔?
答:由教育部“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規定的簡化而來就是降分投檔。
那么“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又如何理解?其直接意思就是具有降分投檔資格的考生,其高考總分在高校調檔分數線之下時,可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如某位可降20分投檔的考生高考總分535分,第一志愿報考某高等學校的調檔分數線為550分,由于該生可降20分投檔,因此該校的調檔分數線對該生而言就可由550分降為530分,那么省市區招辦據此情況(規定)就可將該生向其所報的第一志愿高校投檔。可對于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以上又具有降分投檔資格的考生,由于考分較高不需要通過投檔降分,就可以直接向其所報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檔,這樣一來,教育部的規定對這部分高分考生,是不是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呢?也不盡然。各地在實際執行中基本上采取一致對待、合情合理、略有變通的做法;這也可能是許多高校對降分投檔“不屑一顧”、束之高閣的原因吧!但如何在實際操作中執行“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的降分投檔,各地可能有所不同。
112問:為什么加分投檔不等于“加分”?
答: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加分投檔就是省級招生辦在投檔時加分。至于加分投檔到學校以后如何處理,即高校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考生的處理,根據國家的現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檔的范疇了。很顯然,“加分”就是既可以在省級招辦投檔時加分,到了學校專業錄取時還可以加分。二者有明顯的不同、不能混淆。
113問:“加分投檔”有哪三個層次?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14問:什么是真加分?
答:高校在調檔或提檔后,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考生的如何處理?即在什么前提條件下錄取考生并確定他們的專業,這就是教育部明文賦予高校的招生自主權了。于是,有些高校繼續采用招投總分(高考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下同),即在已執行政策性照顧分值投檔加分或降分的基礎上,又在確定考生的專業時再次認可政策性照顧分值,也就是上例中按某考生的招投總分620分來確定他的專業。
因此,各地在投檔時按相關規定給符合條件的考生加分投檔,而高校在進檔以后的專業錄取時也完全認可政策性照顧分值,即按“招投總分”或者說按“高考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來確定考生的專業及錄取,并且在本校向社會發布的招生章程中對此有明確規定。為了防止混淆、便于區別,筆者故將此“加分”定義為“真加分”。簡言之,對于政策性照顧分值,在各地投檔時管用,在學校專業錄取時再次同樣管用的“加分”稱之為“真加分”,或者說在各地投檔時加分,在學校專業錄取時也同樣加分的稱之為“真加分”。有這樣規定的高校當然就是真加分的高校了。
115問:什么是假加分?
答:從各地投檔到學校專業錄取都能加分的稱之為真加分。反之,加分在各地投檔時管用,但在高校錄取(確定專業)時不認可政策性照顧分值,而僅按高考成績總分(實考分)來確定考生的錄取及專業。只不過,在考生的高考總分(實考分)相同、相當或者是考生的條件相同時,可以優先錄取;并在招生章程中對此有明確規定。筆者將這樣的“加分”定義為“假加分”。簡言之,對于政策性照顧分值,在各地投檔時加分,但在學校錄取時不加分,只有一點“小用”的稱之為“假加分”,有這樣規定的高校當然就是假加分的高校了。
116問:怎樣讓“加分投檔”變成“真加分”?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17問:招生院校對考生單科成績有無要求?
答:對于進檔考生,有些招生院校依然象投檔或調檔或提檔一樣,繼續主要采用總分(招投總分或高考總分,下同)這一硬指標來確定進檔考生的錄取與否,可有些招生院校就不僅只主要采用總分這一項硬指標,同時還對相關科目成績有要求,也就是說,有些招生院校甚至是名牌院校對于進檔考生的單科成績沒有任何要求,可有些招生院校卻有一定的要求。
118問:招生院校對考生單科成績有何要求?
答:凡是招生院校對于進檔考生的單科成績有要求的,可分為對相關科目成績的直接要求與對相關科目成績的間接要求,這兩種情況。有的只有一種要求,有的卻兩種均要求。
119問:什么是真單科分數的要求?
答:招生院校對于進檔考生的單科成績不僅有要求,而且是直接要求。也就是有些高校在繼續主要采用總分(招投總分或高考總分,下同)這一硬指標來確定進檔考生的錄取與否的同時,還規定考核相關科目成績,即單科分數這一硬指標。這就是說,某一位考生的總分雖然達到了某高校的錄取要求,但相關科目成績即單科分數卻達不到該高校的規定要求,同樣不會被錄取并予以退檔。這個力度很大的硬指標就是相關科目成績的直接要求,而筆者將其定義為相關科目的真單科分數要求,簡言之真單科分數要求。如“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就是動真格的單科分數要求。
120問:什么是假單科分數的要求?
答:與真單科分數要求相比,力度小很多的“硬指標”就是相關科目成績的間接要求,也就是相關科目的假單科分數要求,簡言之假單科分數要求。假單科分數要求是一個潛在的要求、可能存在的要求,關鍵是看有無符合假單科分數要求的前提條件。只有符合了前提條件,假單科分數要求才能從一個潛在的、可能的要求,變成一個現實的“命運攸關”的要求。
121問:哪些高校對全部單科成績均要求及格?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22問:哪些三本高校單科成績要求90分以上?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23問:哪些三本高校單科成績要求100分以上?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24問:哪些二本高校單科成績要求100分以上?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25問:哪些二本高校單科成績要求110分以上?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26問:什么是志愿級差?
答:目前流行的觀點是,“志愿級差是指院校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時的分數差額。例如:某高校規定的志愿級差為20分,第一志愿調檔分數線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調檔分數線就為620分。”筆者認為,這不夠全面,也不夠準確,志愿級差的新內涵詳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
127問:什么是真志愿級差?
答:真志愿級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關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的規定具有實際可操作性,也就是廣大考生在高考志愿填報時,一旦填報了這樣的志愿級差,至少有一部分考生在第一志愿失誤時,其非第一志愿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這“發揮一定的作用”是指符合志愿級差條件的考生均可以第二志愿進檔排序,有待錄取。至于能錄取多少?那要看其錄取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128問:怎樣識別真志愿級差?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29問:什么是假志愿級差?
答:假志愿級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關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的規定不具有實際可操作性,也就是廣大考生在高考志愿填報時,一旦填報了這樣的志愿級差,一般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對于這樣的志愿級差,說得好聽一點稱之為“書面級差”,說得不好聽可稱之為“害生級差”或“陷阱級差”。
130問:怎樣識別假志愿級差?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31問:用志愿級差需掌握的八大條件是什么?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32問:選擇專業比選擇學校還重要嗎?
答:說到選學校、擇專業,本人認為,準確選擇專業比準確選擇學校更為重要,難度也更大,當然也就更不容易了。有許多人把選學校、擇專業,看作是進大門與進小門的關系,其實這是既可也不可。因為從現象上看是這么回事,從實質上看并不是這么回事;對有些學校而言,可以這么認為;對有些學校而言,就不能這么認為,就是錯誤的。因此,我們要高度地重視專業的志愿填報,把他放在比選擇學校還重要的位置上。
133問:什么是選擇專業的六要六不要?
答:一、不要望名生義,而要了解專業目錄及內涵;二、不要只追熱門,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業前景;三、不要一廂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四、不要就專業論專業,而要分析學校的專業競爭力;五、不要用學校代替專業,而要把握專業錄取辦法;六、不要看到就是寶,而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善思考。
134問:什么是本科專業目錄?
答:按教育部1998年頒發的本科專業目錄,中國大學的本科學科分為學科門類、學科類、專業三級。學科門類是最大的學科,學科門類下設學科類,學科類下設專業,專業是學科的最小劃分單位。高考招生填報志愿中的專業,指的就是學科的最小劃分單位。本科共有11個學科門類,其中理科4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科7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其中經濟學、法學、教育學和管理學均可文、理兼招兼報。11個學科門類下設學科類72個,即本科專業258種。
近10余年來,由于市場經濟的需要及大學本科教育發展的需要,加上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的目錄外專業,本科目錄內、外專業已共達600余種之多。
135問:如何看待2010年新增的招生專業?
答:最近,公布了2009年度經教育部備案或審批同意設置的高校本科專業名單,也就是在2010年新增的可以招生的1733個本科專業。可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目錄新增專業;第二類是高校新設專業。
136問:什么是目錄新增專業?
答:讓專業目錄添加了目錄外專業的高校專業;也可簡言之為“全新專業”。具體來說必須滿足三點要求:其一,這個專業是目錄外的專業(在專業代碼上有W和S的字母標識,專業代碼加有“W”者為目錄外專業,專業代碼加有“S”者為在少數高校試點的目錄外專業);其二,產生的時間在1998年以后;其三,這個(些)專業必須是第一次(第一年)招生,或者說是第一次出現在專業目錄上的目錄外專業。
137問:什么是高校新設專業?
答:該校在某年(如今年)第一次被批準可以招生的專業。也就是某專業以前不在該校的招生范圍,今年才新增加的。
138問:目錄新增專業與高校新設專業的區別?
答:目錄新增專業與高校新設專業,這兩者的區別是:某專業為某高校新設專業,但在其他高校可能是老掉牙的專業,如哈爾濱工業大學今年新設的“經濟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今年新設的“社會學”等等。而目錄新增專業則是以前沒有任何學校以此專業名稱進行過招生的,只有在教育部批準后(如今年)才有學校開始以此專業進行招生。
139問:哪些屬于2010年目錄新增專業?
答:據筆者初略統計,屬于2010年目錄新增專業有以下這些:(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新增的航空器適航技術;(2)哈爾濱工業大學今年新增的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3)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今年新增的國內安全保衛、警務指揮與戰術(這個專業湖北警官學院今年也新增了)、網絡安全與執法;(4)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今年新增的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5)北京大學今年新增的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生物醫學英語(論壇),能源與資源工程;(6)中國傳媒大學今年新增的數字游戲設計;(7)浙江大學今年新增的中國學;(8)武漢大學今年新增的仿真科學與技術;(9)長安大學今年新增的工程機械;(10)上海海關學院今年新增的海關管理;(11)北京物資學院今年新增的采購管理;(12)天津工業大學今年新增的光源與照明;(13)上海電機學院今年新增的電機電器智能化;(14)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今年新增的總圖設計與工業運輸;(15)北京外國語大學今年新增的愛爾蘭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馬耳他語。
140問:什么是專業的內涵?
答: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除了憑感覺、憑印象、憑現有對高校及專業的了解外,還必須詳細了解欲報考專業的實質性內涵,即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與能力)、主干學科、主要課程、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就業與升學以及研究領域、師資隊伍、科研特色等等。
141問:了解專業內涵有什么作用?
答:了解專業內涵有以下作用:其一,明白自己將要學什么,畢業以后做什么;這樣可增強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學好、學深、學業有成。其二,將自己最無興趣甚至是厭煩的專業淘汰掉,也就是盡可能不選擇這樣的專業。其三,可避免或減少憑想當然、望名生義就報志愿所帶來的后悔與無奈。現在,隨著人才與市場的掛鉤,一些新專業也應運而生,其專業名稱也很有吸引力。有些大學為了在招生時能吸引考生,將一些不易吸引考生的傳統專業的名稱改成了很“前衛”、“動聽”的名稱,如在專業名稱中加上了“國際”、“工程”、“技術”等誘人的字眼,吸引了大批考生報考。如某省曾有一位獲物理競賽一等獎的考生,看到某著名以工科為主的綜合大學中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就想象這個專業應當是研究航天火箭推進器和燃料的,于是抱著從事航天事業的幻想,毫不猶豫地填報了這個專業,入學后才發現該專業就是過去的鍋爐專業。雖然鍋爐專業也是國家建設所必需的專業,但其對此專業的學習毫無興趣、厭學,且由于該校是工科院校,專業面很窄,轉系、轉專業均不可能,為此后悔不已。
142問:如何看待熱門專業?
答:筆者是這樣看待熱門專業的:(1)許許多多的人都去爭報熱門專業,說他們全都是盲目跟風、趕潮流是不客觀的;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是有辨別力的。(2)熱門專業從現象上看是報考人數眾多形成的,為什么許許多多的人冒著風險去爭報熱門專業呢?難道他們都失去理智了嗎?顯然不是,從本質上看是由社會的需求所決定的;從根子上看是在逐“利”。因為,一般說來,熱門專業,不僅有利于就業,而且工作環境好、薪資待遇高、社會地位優越,對自己的職業、人生都有莫大的益處。(3)說專業的冷門與熱門是經常變化的,幾乎一年一個變,是不科學的,不符合事實的。真正的熱門專業是多少年都不會大變的。(4)在市場經濟下,專業決定就業,重視專業選擇,首先是就業的要求,也是個人成才與發展的要求。(5)進了熱門專業,未必都是前程似錦;入了冷門,未必都是命運不濟。(6)要根據知己的六大要素,選擇最適合自己在大學學習的以及有利于將來職業發展的專業。
143問:如何選擇熱門專業?
答:熱門專業大家都想報,但不是人人都能報的。自身競爭力很強,足以支撐報名牌大學的熱門當然好,但競爭力不是很強,就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兩難中選擇:①力報熱門,降低檔次或批次。②不降檔次或批次,偏離熱門,或選擇冷門。
144問:如何分析熱門專業的就業前景?
答:熱門專業也有其“熱”的規律:一是與市場聯系密切的專業會“熱”;二是與國際化進程相一致的專業會“熱”;三是與信息化程度相關的高新技術專業會“熱”;四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的專業會“熱”。這樣的熱門專業是有其良好的就業前景的。
145問:學校的專業錄取通常有幾種辦法?
答:解讀招生章程,關于考生進檔確定專業的辦法之表述有許多種,可謂是辦法多多,各有差異,缺少注解,不知何意,讓考生摸不著頭腦。但筆者經過分析研究,將其首創歸納為以下通常所用的五種:(1)分數優先的專業確定辦法,也就是專業錄取的平行志愿;(2)專業優先的確定專業辦法,也就是專業錄取的排序志愿;(3)分數優先加級差的專業確定辦法;(4)專業優先加級差的確定專業辦法;(5)先劃預錄線再確定專業的辦法。
146問:什么是專業錄取的平行志愿?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47問:什么是專業錄取的排序志愿?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48問:什么是專業級差?
答:許多院校在確定進檔考生的專業時規定了專業志愿分數級差,簡言之專業級差。專業級差是指錄取非第一專業志愿時的分數差額。例如:某一院校規定專業級差為5分,院校在分配專業時,將第二專業志愿考生的成績減去5分,將第三專業志愿考生的成績減去10分……然后,再排隊確定專業。
149問:專業級差從總體上可分為幾種?
答:專業級差從總體上看可分為四種:①全部專業志愿之間均設有級差;②前幾個專業志愿之間有級差,后幾個專業志愿之間無級差;③專業級差由志愿級差而來。指的是本應設立院校志愿分數級差的,沒有設立,卻轉變成了專業級差。④專門針對第二院校志愿設立的專業級差。
150問:專業級差從級差差值上可分為幾種?
答:專業級差從級差差值上看可分為三種:①級差差值均相同。②級差差值均不同。③級差差值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151問:什么是專業錄取的分數優先加級差?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52問:什么是專業錄取的專業優先加級差?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53問:什么是專業錄取的先劃線再確定專業?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54問:為什么不要放棄填報后續批次志愿?
答:招生錄取是按志愿分批次進行的,不填報志愿就等于放棄了參與錄取的資格。一般而言,考生不要輕易放棄填報后續批次的志愿。(1)從近幾年的錄取情況看,有些高考成績達到了第一批本科批次線的考生,只填報第一批院校志愿,不填報后面批次的志愿,因各種原因,沒有被第一批院校錄取,失去了參與下一批次的錄取機會;有些考生因在每一個批次只填一個院校志愿,不填其它院校志愿,減少了參加投檔錄取的機會,也可能會落選。(2)還有些考生在每一個批次只填一個第一志愿,不填第二志愿,這實際上也是減少了參與投檔錄取的機會。雖然第一志愿的錄取比例較大,但還是有些院校需要錄取第二志愿,如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職高專錄取第二志愿的比例要大一些。考生如果第一志愿落選,只要第二志愿填報恰當,還是有錄取機會的。(3)錄取過程中,部分院校對考生有照顧性政策。高考分數不夠這些院校同批次線的但可享受照顧性政策的考生,也可以填報這些院校的志愿。
155問:什么是高校招生錄取體制?
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統一領導下,由各省級招生委員會實行屬地化管理并負責組織實施。教育部在《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明確要求,高等學校招生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高等學校必須按在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布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招生錄取工作要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156問:“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含義是什么?
答: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即: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參加體檢、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并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由高等學校自行確定,高等學校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各省級招辦組織實施向高等學校投放合格生源電子檔案,并監督高等學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的行為。
157問:哪些考生在今年具有保送資格?
答:“(1)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0〕28號)和《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教基〔2001〕1號)要求,在高中階段被評為省級優秀學生的應屆高中畢業生。(2)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包括: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3)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競賽(包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一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4)高中階段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獲得一、二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5)高中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6)根據高等學校外語專業對生源的特殊要求,經批準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可向語言類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外語類專業推薦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優秀且高中階段均在本校就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7)符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6部(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體人字〔2002〕411號)中有關保送要求的退役運動員,即曾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和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田徑項目運動健將、武術項目武英級和其他項目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退役運動員。(8)符合公安部、教育部印發的《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暫行規定》(公政治〔2000〕138號)的公安英烈子女。”
158問:哪些外國語中學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
答: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名單:天津外國語學校、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長春外國語學校、濟南外國語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杭州外國語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南昌外國語學校、武漢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太原外國語學校、成都外國語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含浦東校區)、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重慶外國語學校)。
159問:教育部規定哪些考生在今年可加分投檔?
答:(1)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0〕28號)和《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教基〔2001〕1號)評選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者;(2)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者;
(3)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或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者;(4)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者;(5)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者;
(6)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或全國性體育比賽取得前六名者(須出具參加比賽的原始成績);(7)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且在報考當年通過省級招生委員會會同體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測試并被認定的考生。(8)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20分投檔。
160問:教育部規定哪些考生在今年可降分投檔?
答:(1)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2)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3)烈士子女。
161問:教育部規定哪些考生在今年可同等優先?
答: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殘疾軍人、因公犧牲軍人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的子女報考高等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殘疾人民警察、因公犧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子女報考高等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在與漢族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162問:同一考生符合多項投檔加分可否累加?
答: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過20分。
163問:同一考生符合多項投檔降分可否累計?
答: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降低分數要求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數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
164問:什么層次招生可補錄或不可補錄?
答:教育部規定:各省級招辦對所有高等學校的本科層次招生,一律不得在常規錄取工作結束后再行組織補錄或換錄;對新生報到流失率超過本校高職計劃總量10%的有關高校,經學校申請、省級招生委員會同意,有關省級招辦可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未錄取的生源范圍內,根據考生志愿及相關錄取要求,組織有關高等學校進行專科層次的補錄。有關省級招辦在高職(專科)補錄工作開始前,須將補錄工作方案、參加補錄的高等學校名單及擬補錄人數報教育部備案。補錄工作結束后三日之內,須將補錄考生錄取數據庫上報教育部。
165問:新生入學后可否轉專業?
答:新生入學后,能否調轉專業,高校各有各的政策。相當多的高校可以按規定調轉專業,但有些高校明文規定不能調轉專業。具體參見各高校招生章程及其有關轉專業的相關規定。例如北京師范大學,新生入學第二學期末,按照學生申請,院系考核合格,按本屆學生總數的5%擇優調整專業。北京工業大學新生入校后,可以有一次機會提出跨學院轉專業申請,經過學校組織的考核,考核合格可以實施轉專業。詳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600余所高校可轉專業知多少。(原創作者:張藝執)
更多藝考信息請訪問:藝路網藝術高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