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緊隨而來的高考志愿填報也無一例外又會在考生、家長們的請教、研究、焦慮中度過。如果你真下工夫研究它,是可以找出一些規律和訣竅的,譬如,志愿填報里面蘊含的熱度是可以預測的,而且這個熱度年年不一樣。2007年除了軍校、名牌高校、藝術專業、大城市等老熱點持續升溫外,還出現了以下八大新熱點,讓我們一起分享。
2008奧運,讓北京成為“火焰山”
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填報志愿的新熱點,許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北京的高校,這樣等到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一家人去北京,既看奧運會比賽,也看了孩子,其魅力有多大啊!奧運會的召開,大大加快了北京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帶動了體育、會展、外語、經貿、傳媒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許多高分考生都期望借著奧運會的東風,乘上北京高速發展的快車,他們甚至愿意降低一個層次進京讀書。
因此,北京的高校在各省錄取線都很高,拿河南省來說,2006年北京重點大學錄取線比河南省重點線平均高出45分左右,北京一般本科大學比河南省二本錄取線平均高出50分左右,也就是說河南考生想上北京的二本高校,起碼要有一本的成績才行。可見競爭之激烈!
2008年就是世界矚目的奧運會,北京能不熱嗎?其報考難度也是可想而知,要考北京高校的學生,一定要有過“火焰山”的準備!
港澳高校向內地拋出橄欖枝
“去香港上學是貴點,四年下來要40萬,可香港高校有著融匯中外文化,多元的辦學理念、享譽全球的辦學質量、良好的就業前景,花這些錢很值。”陪兒子來報名的王女士堅定地說道。他們一家已經為孩子準備好了上學的費用。
從教育部獲悉,2007年,香港將會有12所高校在內地25個省份招生,其中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仍參加內地高考統招,并列入提前批次錄取。其他10所高校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珠海學院。
另外,澳門也有6所高校在內地招生,它們是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旅游學院、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和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
雖然2007年港澳大學繼續在內地擴招,但考生還是應該持謹慎態度。港澳高校分數與學費的“雙高”,對香港高校的不了解,畢業后的出路不明朗等因素,希望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要充分考慮。
黑馬乍現——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
2007年3月“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這個振奮人心的重大舉措,使得師范院校成為考生志愿填報的“黑馬”。
根據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06年師范專業已經是市場需求量較多的專業。而且師范類院校的畢業生大都將享受國家公務員待遇,工作比較穩定。在目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師范類院校成為考生心目中的“香餑餑”。師范類院校將成為繼部隊、公安院校后的又一熱點。錄取分數線會較往年更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免費”是有條件的,一般享受“免費政策”的學生和學校之間會簽訂一份協議,保證大學畢業后必須從事教育事業多少年,甚至有的學校可能還有就業的地區要求。如果畢業后不執行協議,那么四年內免除的費用必須全部返還。(具體學校規定不同,以各校招辦公布的政策為準。)
高考競爭攀新高,二本院校正走俏
2007年3月8日,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石愛中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將從今年開始控制高校擴招,著重提高高校辦學質量。
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教育部已經放緩了擴招的步伐,加上近年來高中畢業生一年比一年增多。河南省每年高考報名考生都增加10萬左右,然而高考錄取計劃卻變化不大,所以錄取率連年下降。這就是為什么近年來河南、山東等考生大省錄取率下降的原因。
可見,今后一段時間,高考競爭熱度不會輕易散去,而錄取人數所占比例較大的本科院校競爭自然接近白熱化。近年來,一些成績優秀的復讀生一方面瞄準重點大學名牌院校,另一方面為求“穩”,也肯屈就二本院校。二本院校生源都特別好,好一些的二本院校,如北京、上海的二本,錄取分數超過重點線。河南師范大學被當地考生稱作“二本的小清華”,錄取線接近一本。
所以,中等生選擇志愿時,眼光不宜太高,選報志愿時,要把這些熱度因素考慮進去。選擇外地高校更要小心謹慎。
熱門專業:風水輪流轉,各領風騷若干年
據人事部報告,2006年就業比較好的專業有:機械設計與制造類、計算機科學與應用類、信息與電子類、市場營銷、管理類、建筑類、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英語、醫藥衛生和財會專業。這些專業每年錄取時“門檻”都很高,預計今年仍然會是考生追逐的熱點。
但對專業的冷熱要辨證地看待,冷門與熱門之間并沒有一條絕對的分界線。幾年前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絕對是報考的熱門。但從目前就業情況看,外貿企業需要的是有工作經驗、能拉來大單子的成熟型人才,對應屆生往往不屑一顧。當年的熱門成為如今的冷門。相比之下,幾年前因報考的學生不多,學前教育專業收納了不少調劑志愿考生,在2006年12月,南京曉莊學院舉辦的校園招聘會上,其畢業生被“搶購一空”,成為如今的熱門。
高職高專:受寵的“輕騎兵”
中國各地紛紛傳出高級技工告急的消息。今年“兩會”期間,有關領導也特地呼吁重視高職高專的招生工作,提出以后高職高專每年將以10%的速度擴招。 高職高專學校面對市場設置專業,培養大批“藍領”階層,就業率一直很高是它受到廣大考生的青睞的原因之一。而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對于低分段考生來說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是金子放在哪兒都會發光。”考生選擇高職高專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出國留學:向大眾普及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出國留學人數快速增加,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出國留學正在不斷從過去的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隨著出國渠道和模式的不斷豐富,作為解決就業途徑之一的出國留學也必將會越來越熱。
當然,家長為孩子辦理出國留學時,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量力而行。相對而言,目前歐美國家出國留學費用比較高,而亞洲國家費用相對便宜。其次,家長在對孩子學習基礎充分了解的情況下,要做一個長遠規劃,涉及學成后是否回國工作、是否選擇移民等因素。
農業、工業、服務業:引領人才需求的潮流
據權威部門統計,到2010年農業科技人才缺口將達到218萬。目前,我國共有涉農院校43所,在校學生大約9萬人,教學和科研人員為3.5萬人,130萬大中專畢業生中已有80萬人離開了農業部門。目前,國家對農業采取“反哺”政策,加快了農業的現代化建設,農業發展急需大量科技、管理人才。
我國大學生中38%為工科類學生,但是畢業人數還遠遠達不到需求量。振興我國工業需要大量的工程師,主要集中在IT、微電子、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條碼技術、鐵路高速客運技術等領域,預計到2010年,人才缺口將達到1 220萬。
服務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量早已“嶄露頭角”,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詢。預計到2010年缺口為32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