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高分落榜體現分數公平
今年我省高校招生實行平行志愿的政策公布后,引起了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不少考生和家長致電本報,詢問這對考生有什么好處。日前,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實行平行志愿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不同分數的考生“各得其所”,更好地體現高考的公平性。
每年高考成績出來后,怎樣根據考分合理地填報志愿,對考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大難題。盡管近年來,我省為增加上線考生特別是高分考生的錄取機會,采取了省內高校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以及補報志愿等保護性措施,但還是難免會出現一些“高分低就”甚至是高分落榜的考生。
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說,平行志愿客觀上讓填志愿“容易”一點。考生在每一批填報的3個或5個平行院校志愿間沒有分數級差,也就是說填報的3個或5個院校都是“第一志愿”,在錄取時,所有考生按分數進行排隊。比如說,有3個考生分別在各自的A、B、C三個平行志愿中填報了浙江工商大學,投檔時,根據這3個考生的分數,誰分高誰先“走”,不管他把浙江工商大學填在A還是填在B或C,這樣做就更好體現了在分數面前的公平。
同時,平行志愿也使選擇范圍比以往大。比如說,一位考生特別想讀數學專業,他可以填報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數學專業,一個個“試過來”,只要有一個能“中”就可以,但在以往他只能在這3個院校中“押”一個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的設置,還可以降低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高分低就”和高分落榜現象。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舉例說,一位高分考生,今年在第一批院校中,可以A填北京大學、B填浙江大學、C填浙江工業大學,如果他的分數進不了北京大學,可以到浙江大學“排隊”,如果浙大也“擠不進”,還可以排到浙江工業大學的隊伍里,只要他的分數夠了,他就有可能“跨進”其中的一所大學。但在往年實行“志愿優先”的錄取原則時,這位考生在他的第一志愿中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所。即使把這3所學校分別填在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參考志愿的話,一旦他進不了北大,即使分數比浙大、浙工大最低投檔線高,也進不了這兩所高校。
最后,平行志愿還能有利于避免高校生源“撞車”或“斷檔”現象。從江蘇省、湖南省這幾年平行志愿的投檔情況看,重點院校生源集中、投檔線有所提高;一般院校各得其所。省教育考試院同時提醒考生和家長,因為今年是實行平行志愿的第一年,往年考生填志愿的“經驗”可能派不上用場,考生和家長在填報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作者:記者 張冬素 通訊員 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