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高考志愿是高校招生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考生和家長非常重視,招生部門、高等學校也很重視。考生填報高校志愿的過程是個人興趣愛好和特長的表述過程。
考生填報的志愿在招生錄取中是招生院校調檔和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填報志愿又是十分具體細致的事項,填報志愿是否正確、得當,會直接影響到錄取結果。因此,請每位考生積極、認真、慎重把握好機會,切不可草率從事。
(1)實事求是原則。考生要根據高等學校的特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和專業進行綜合分析,全面考慮、統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確填報志愿的基礎,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脫離實際,難以實現自己愿望;但也不要偏低,偏低影響將來發展與成才。去年年三中一名藝術類考生,專業和文化課成績都較高,保底學校都填的較好,結果被撞了下來,后來補錄才上的普通二本。
(2)留有余地原則。考生在同一批次內選報院校志愿時,相鄰兩個順序志愿之間應有一定的“差異”。即第一志愿院校選定后,填報第二志愿時不要集中于同一層次,應注意拉開檔次。同時,做到有進有退,退是為了進,在專業上退是為了院校上的進,在院校上的退是為了專業上的進,要充分留有余地,以爭取更多的錄取機會。
(3)突出重點原則。例如今年藝術類高校錄取工作分為幾個批次、幾個階段進行,一個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多所院校和多個專業,要想每個志愿都能夠發揮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對眾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根據本人情況有重點地選讀有關資料,設計與自己志向相一致又與自己平時成績位置及估算的高考成績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4)志向決定志愿原則。考生要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氣質類型、能力狀況等情況,確定自己的專業愛好。分析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是動手能力強,還是善于動腦,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藝術修養、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是適合學習基礎理論,將來從事藝術教育,還是各類設計動漫等等,確定自己適合從事什么職業,不適合從事什么職業,最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選報志愿是一個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的過程,它直接影響到考生今后的發展道路,選擇的志愿要符合自己的志趣,這樣能激發自己的潛能,在今后事業發展上更容易成功。
填報藝術院校(專業)志愿需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知道志愿批次,第一批次省外重點,只能填一個學校,用校考成績,第二批次省內本科,可填兩個學校,用省統考成績,第三批次省外二本,只可填一個學校,也用校考成績,第四批次三本院校。同一批次拿到幾個合格證就難選擇了,既要自己喜歡的院校,又要確保能考上。
第二,藝術類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成績、文化成績和招生院校(專業)的錄取規則選擇院校志愿。這兩年都是知分填志愿,要知道錄取學校文化課和專業課的錄取比例是3:7還是4:6或5:5來錄取,根據專業成績、文化成績的綜合分算出你在該校的大概名次錄取是否有把握,并且選擇院校要有沖刺的院校,也要有保底的院校,這樣才能確保考上。
第三,考生所填報的藝術類院校(專業)志愿須達到或符合招生院校(專業)對專業成績要求的標準。否則,填報的志愿無效。要知道有的院校限制文化課單科成績,如有的英語限制70分,你英語如得到這個成績,錄取的可能性就很大。去年有兩個學生同時拿到天津工業大學專業合格證,其中一個專業合格分并不高,但英語過了70分被錄取了,而另一個英語沒過,合格分較高,據說還找到人了也沒被錄取。
第四,不同的招生院校(專業)錄取規則不盡相同,例如,有些招生院校(專業)實行按照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相加后綜合排名,擇優錄取的規則;有些招生院校(專業)實行文化成績上線按專業成績排名,擇優錄取的規則;還有一些招生院校(專業)對單科文化成績劃定最低分數線等。
第五,從近年來的錄取情況看,大多數本科層次的藝術類院校(專業)第一志愿生源均比較充足,因此,考生要按專業考試情況和文化考試成績積極穩妥地填報好自己的第一志愿。
提醒藝術類考生注意:按照錄取順序,藝術類院校(專業)安排在本科一批院校錄取前進行,因此,藝術類考生可以兼報除提前本科、提前專科院校以外的其他文史類或理工類院校志愿。錄取時,藝術類院校(專業)先錄取,文史類或理工類院校志愿后錄取,兩者互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