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默 制圖/劉真
4月中旬,中、高考前第二次模擬考試將全面拉開序幕,而5月將進行“三模”考試。這兩次模擬考試,是考生之間實力對比較為客觀的依據,特別是“二模”成績。因為“二模”考試的試題通常是各個區對高考“考試手冊”與命題方向深度解讀后的“結晶”,也是考生第一輪復習后的一次全面大檢測,其成績基本上能如實反映考生的現有水平,也能揭示考生在考生群體中的相對位置,因此“二模”成績對填報志愿無疑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高考篇
“二模”后根據全區總排名確定填報
閔行二中高三年級組長陳秋波分析,一般來說,“三模”考是對“二模”的查漏補缺,重在增強學生考試的自信心,難度一般不會很大,其成績的參考也不一定夠準確。所以,填報志愿,可以在“二模”考后,將自己的成績排名放到一個大的坐標系中去考量,一般情況下,由于多數學生模擬成績會低于高考成績,可以根據全區的總體排名來確定自己應如何填報志愿。區縣排名應是考生家長最需要重視的。通過多年的高考錄取統計發現,在區、縣每年模擬考試中排名相當的考生,在高考時被錄取的學校層次也大體相當。一般來說,考生越多的區、縣,誤差概率就越小,排名結果參考越準確。
由于各高校招生規模的相對穩定性,各高校每年的錄取線常常與各地區的高考排名有著較準確的對應關系。考生知道了自己的幾次重要考試成績在本地區考生中的大致排位,就可以結合往年的錄取數據和當年本地區的招生計劃,估出自己能被哪個層次的大學錄取。另外,還要根據本區近幾年來的文理科錄取的百分比來最終填報志愿。
根據“二模”成績的在校排名定位
向明中學高三年級負責人張亞泉表示,填報志愿時,排名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家長可根據考生所在學校的層次定位,比如市、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還要看是否是教育質量高的區)、普通高中等。一般來說,市示范性高中如上海中學、復旦附中等的“一本”率在90%以上,一般市示范性高中“一本”率也在70%-80%左右。而如果是升學率較好的區示范性高中,一般全校排名60%的學生能進“一本”線。
此外,學校排名也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出考生的位置。具體辦法就是可以了解自己學校上幾屆和自己排名相同的考生考入了哪個層次的高校,可以通過學校老師來了解相關的信息。一般來說,中學的規模和層次越高,參考數據就越準確。此外,班級排名往往能直接反映出考生的學習狀況,通過班級排名可以看出考生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了解到考生近階段復習的效果,調整學習策略。
“二模”發揮失常了怎么辦?
在模擬考試中也可能存在這樣的現象:有的成績優秀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考“砸”了,也有原本實力一般的學生突然“放衛星”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容易打亂學生和家長原有的填報計劃,而一但出現這種情況,考生該如何應對呢?閔行二中高級教師許織云表示,首先,考生要對模擬考試成績進行實事求是的理性分析,看是不是因試題的難易程度,命題的范圍,考生考試時的狀態等“可變性”因素造成的,以便準確判斷模擬考試中自己是發揮正常,還是發揮超常或偶爾失利,如是發揮正常,則可以據此成績作為選報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如是發揮超常或偶爾失利就不能完全以此為依據,而是要綜合既往的考試成績,做出適當的志愿填報。
最后,許織云提醒考生注意:如果“二模”成績不理想,千萬不要灰心,更不要放棄最后的拼搏。根據往年經驗,只要不放松努力,高考時成績肯定會有較大提高。一般來說,各區組織的“二模”考難度系數一般比高考稍高;閱卷給分尺度上一般從嚴掌握;考生還有一個月的復習時間,因此,考生有理由相信——成績是可以再提高的。
此外,提醒考生家長除根據模考成績以及排名參考外,同時還要了解填報志愿的相關政策,結合其他一些報考技巧,比如要報考某所高校時,還要了解往年該校的提檔線一般在某批次線上多少分。即便如此,還要對考生高考時可能出現超常或失常發揮也要做好預案。此外,還要考慮到各種客觀因素,比如復讀生、各種參加特殊招生的考生、政策加分考生的人數情況等。
中考篇
填報志愿要拉開學校層次
據了解,2011年上海中考考生人數為85895名,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率為98%(包括中職校)左右。而今年考生人數將在8.2-8.5萬人左右,今年或將繼續保持去年的錄取率。近期,各區縣“二模”考將陸續拉開帷幕,對于中考生來說,該如何根據成績填報志愿?黃浦區招生考試中心主任時詠梅表示,相對高考來說,中考志愿填報相對簡單。一般來說,中考試卷比之前大多數區縣所組織的模擬考試要簡單一些,這就預示著考生即使估算的分數比模擬考試高一些,家長不應盲目樂觀,而應作些縱橫比較,冷靜估分。家長在填報志愿時最易陷入三大誤區:一是上普高不愿上職校;二是選重點高中,不上普通高中;三是填報志愿不科學,沒有梯度,可能導致高分“落榜”。時詠梅建議家長,在“二模”考后,根據成績挑選相應檔次的學校,在這一分數段的學校中,要遵循“沖、穩、保”的次序要訣,兩頭“沖”和“保”的學校要拉開層次和梯度,切忌一味填報同一層次的學校。
時詠梅說,從以往經驗來看,家長存在較多誤區。一些家長和考生抱著“非名校不考,非名校不上”的心理,導致中考志愿填報的選擇面過于狹窄,所填報的志愿同水平、同層次的高中學校過于集中,而缺乏梯度。“一窩蜂”填報通層次學校,容易導致第一、二志愿缺乏合理的梯度,從而造成優秀考生高分落榜。因此,志愿填報要理性分析,適當拉開檔次。
每年各校升學比例穩定,不能只看分數
時詠梅表示,不少家長認為初三“一模、二模”考試是對中考的模擬和仿真性考試,科目齊全,難度接近中考,可以用“一模、二模”的考試分數作為志愿填報的重要參考,甚至作為唯一參照。一般來說,模擬考試的分數不能作為唯一對照,家長還是應著重看考生在學校和所在區縣的定位。一般來說,每個中學每年考入各類學校的比例比較穩定,考生可根據自己在學校的排名,看自己在哪一檔次,然后分別跳高和調低一檔進行有層次的填報。
要參考校內總分排名,家長不能單純依靠“二模”分數作為孩子選擇高中學校的重要依據。家長和考生也應依據初二、初三兩年來的幾次重要的過程性考試成績,確定考生在班級、在年級的總體水平如何。通過班主任和學校提供的有效信息確定考生學業發展水平,再確定考生適宜的高中學校。具體說,在填報志愿時,要了解考生所在學校的層次,考生在本校所處的位置及本校歷年在各批次學校的升學比例數。
把握自己排名的方法是:一是要明確自己平時在所在學校團體內的相對位置;二是要知道在本次中考中自己的估分成績與所在學校全體考生成績預測的比較;三是要通過任課教師了解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在全市的大致位置;通過這樣的綜合分析,便可大體明確自身的相對位置。學生在全市的中考排名不知道,但是在校內的排名情況要心里有數,往年學校多少名的學生能報什么樣的學校,可以作為參考。中考前的模擬考試在很大程度上很能說明考生在同班、同校、同區考生中所處的大致位置。
最后,時詠梅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孩子不喜歡的學校,千萬不要填報。在選擇學校方面家長一定要多聽老師的意見,不要太過受外界信息的影響,應仔細分析孩子的特點,做出有目的的選擇。不能一聽到哪個學校好就跑過去,一聽到某個家長為自己的孩子選了什么學校自己也跟風。家長心態要平和,情緒更要理智,不必跟風。
相關資料:中國藝術留學網 留學預科 中國美術高考網 報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