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學理科,三模考了310分,報考什么樣的學校合適?”“孩子的文科成績達到了本一線,省內哪些高校文科專業比較好。”隨著高考“三模”分數的出爐,最近此類問題家長比較關注。對此,專家建議,“三模”對考生在高考中的“走向”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家長可以提前考慮為孩子填報志愿的事了。
1
關鍵詞:預估線
理科本一310分,文科本一308分
2013年高三“三模”分數已經出爐,近日預估線也已公布,理科:本一310分,本二285分;文科:本一308分,本二282分。
相比高考的難度,邗江中學副校長徐廣衛認為,“三模”試卷的難度相對較大,特別是數學,但試卷整體仍較平穩,較容易拉開差距。結束試卷講評與試題分析后,考生從“三模”中查漏補缺是關鍵。
“這次聯考對考生的檢測作用很強,但模考難一點,對高考不是壞事。”徐廣衛表示,高考會考慮到整體的學生,難度還是比較平穩的,即使是試卷比較難,也只會放在后面的幾道大題目,前面的題目還是會以基礎題為主。
相比去年高考理科本一線340分,本二線312分,文科本一線341分,本二線311分,徐廣衛解釋,三模成績只能算是一個參考,能反映學生總體的學習情況,但由于試卷的難易度不一樣,不能代表高考成績。
2
關鍵詞:定位
根據名次和比例來確定填報批次
模擬考試結束后,面對孩子的分數,不少家長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如何利用分數來指導高考。對此,徐廣衛告訴記者,三次模擬考試,能起到一個讓家長“心中有數”的作用,家長可根據2011、2012年各高校在我省的分數線,對照自家孩子三次模擬考試的名次,大概知道孩子能上什么學校。
徐廣衛提醒,學生不要根據自己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來作為填報志愿的依據,而是要在模擬考試中,跟老師詢問一下名次,根據名次定位,確定能被哪些學校錄取。
“學生可以根據在所在中學的排名,這種排名是指綜合平時成績和多次模擬考試成績,對照往年該校相同情況下考生報考學校情況,決定所填報的志愿。”徐廣衛解釋,各校被各批次錄取的學生比例與往年大致相當,學校往年的各批次錄取比例,對于確定今年的報考重點,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另外,往年與自己相同情況考生被錄取的學校,也可以作為填報學校的參照。
3
關鍵詞:擇校
成績一般,最好先選學校再選專業
“我孩子是理科,三次模擬考試都在330分左右,能報考怎樣的大學?”最近不少家長在致電本報時,都會詢問哪一所大學名氣更響一點,哪一所學校實力更強。
對此,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學生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仔細分析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特色,同時,學校歷史與傳統、畢業校友、發展定位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每年到了高招季,各個不同版本的“大學排行榜”也會出爐,不同高校之間不同的排名,也讓不少家長提出疑問:“究竟該信哪一個?”
“這些排行意義不大。”熊丙奇指出,目前國內發布的大學排行榜缺乏參照性與可信度。“根據排行榜來填報志愿是不科學的,考生填報哪所院校、何種專業應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定位。”熊丙奇建議,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應該在遵從個人愛好、興趣的前提下,在選好專業的基礎上,挑選好學校。對于成績一般的考生,學校與專業兩者難以兼顧,建議先選學校,再選專業,盡量讀名校。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考生,優先挑選專業,畢竟就業是第一位的。
4
關鍵詞:專業
勿以“熱門”“冷門”來界定專業
高考專業選擇對學生未來學業和職業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采訪中,揚州大學招辦主任顧松明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都喜歡用“熱門”和“冷門”來分類專業,但這樣并不科學,因為“熱門”和“冷門”總是相對的。
“最近幾年,報考財經類專業的學生特別多,是很多家長眼中的"熱門",但是不是財經類專業就業就真的很容易?農學、生物科學類專業分數線走低,就代表這些專業就業前景不好呢?”顧松明解釋,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能只看眼前的就業狀況,因為學生進校到畢業工作有4年時間,社會的需求量在變化,現在的信息并不代表在4年后也是對的。
顧松明舉例,前幾年,國際貿易專業、計算機類等專業都比較熱門,但是現在在就業上卻出現了遇冷的情況,這主要跟高校“一窩蜂”地開設相關專業加上連年擴招有關,造成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市場幾近飽和。
顧松明表示,在選擇專業時,還是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處理好專業興趣與志愿填報的關系。“在考慮興趣后,選取一個好專業才是至關重要的。”顧松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