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選擇志愿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依據本省市的填報高考志愿安排是考前填報、估分填報還是出分填報,針對三種不同的報考安排,考生及家長所應采取的策略是有區別的,所以參考的信息也就不同,因此要區別對待。
通常情況下考生應該在填報志愿的過程中要考慮如下問題:
1、 選擇和明確興趣取向或是未來長遠規劃的目標。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而且首要的概念,也是相當數量的考生比較難以事先明確的。這個選擇可以說是考生在高中階段選擇文理(部分地區不分)這個更大范圍志愿取向之后又一個重大的選擇。有一部分考生在興趣取向比較明顯的情況下,比較容易,但相當部分考生一直在應試教育的積累下,未能在素質教育中體現出個人的特點、才能等,多半是在受社會廣泛視點,家長親友的經歷認識經驗的共同作用下決定的。特別對考前報志愿的地區,家長因不希望這些問題影響考生而在做這項決定中起決定作用。
2、選擇地區及大學
通常選擇學校的同時也是選擇升學區域,一般經驗下根據考生的分數狀態分為:高級目的為大城市重點大學為首選,本地區的優秀大學為次選,基本目的為較偏遠地區的重點大學為首選,冷門學校為次選。也就是說選擇地區分為三類:北京、上海、省會等大城市的大學,本省的大學(計劃多、把握大),偏遠地區的大學(上同等情況下的重點大學或把握大的學校)。而選擇大學時通??紤]問題包括:超一流的大學、重點大學、本省計劃考的大學、專業強勢的大學、冷門大學。選擇大學要與上面的第一點及第二點相互補充以及考生個人分數、能力的水平而綜合考慮決定。當然考生選擇大學也是依據周圍知識參考群體的認識中對學校范圍有一定局限,也與各大學的宣傳等有關系。
3、選擇專業
一些固有的思想認為選擇專業也就是選擇未來的職業,在現在的人才市場上雖然體現的不是那么直接和全面,但是至少影響力是非常大。選擇專業也是與前兩個要點緊密聯系,選擇專業要考慮的問題一般可包括:考生興趣、未來就業和職業定位、考生特長、所報學校專業的冷熱程度,所報學校在專業方面的優勢。
4、高考評估與落榜可能
高考評估主要是在估計個人分數段與高考的各批次控制線的關系以及各高校分數線,專業分數線與各批次控制線的關系。這要參考大量的歷史信息來進行評估,落榜可能是要考生決定是否將選擇放寬,放寬選擇落榜幾率要小,反而意愿只想去某地區、某高?;蚰硨I,而在志愿上體現報得很單一。落榜可能性就要加大。
上述四點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考生必須是同時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但要考慮四個方面哪方面是第一位的,是作為考生報志愿作決定的首要因素,其他作為補充,只有盡可能準確合理的確定四點之間的位置以及每點中要優先考慮的小項,是幫考生能夠理想升學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