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高考結束后再準備填報志愿也來得及
距離2013年高考越來越近,很多高三考生及其家長至今還絲毫未考慮志愿填報問題,甚至很多家長認為這是高考結束后的工作,到時再考慮也來得及。
秘笈:1700多所大學
400多個專業6天時間
高考志愿填報涉及高考政策、院校信息、錄取規則、個人性格興趣、專業與行業發展、專業與就業等諸多因素和海量信息,要等高考分數出來到上交志愿的6天的時間在1700多所大學、400多個專業、4萬多個選擇里找到適合自己分數、性格興趣、符合國家社會發展需求的學校和專業將十分困難。因此,在志愿填報中家長們不知所措,甚至在忙亂中將招生計劃中廣告上的學校都填了上去。
可見,高考志愿填報早作準備是必須的。不少考生和家長到交志愿前對一些基本政策和錄取規則都缺乏準確的了解,導致志愿填報失誤。當然考前考生的主要任務還是沖刺更好的成績,但父母可以在孩子興趣性格的觀察判斷、職業方向、政策熟悉、學校綜合實力、學校歷年錄取情況等信息收集準備上多花一些功夫,為考后提供決策支撐。
秘笈:加分政策錄取規則
院校變遷
在準備高考志愿填報的過程中,考生及家長一定要重點關注以下一些政策的變化:
加分政策:加分政策會對考生成績產生直接影響,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一些重要的政策在家長的眼中看來只是幾行短短的文字,一晃眼就過去了,在連篇累牘的文字中毫不起眼。但是這種忽視卻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平臺、命運產生質的影響,造成巨大的偏差。特別是對加分政策適用的對象、學校適用范圍等都要仔細研究。
錄取規則:每年全國各省的錄取規則、各個高校的錄取標準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個省份不同年份的錄取規則都存在變動。這些變動會給考生帶來風險,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的機遇。特別是提檔比例、退檔理由、專業是否有級差等具體規則都要詳細了解,但是由于家長和考生對錄取規則缺乏了解,會錯過很多機遇。
院校招生政策變動:如院校升格、院校擴招、院校合并升級、院校批次變動、院校名字變動、大小年等一些變動會給考生的報考帶來一定的風險,但同時也隱藏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