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幕已落,高招工作正緊張進行。6月11日,市高招辦舉行2011年高招政策咨詢會,市高招辦負責人就今年高招政策進行了解讀,來自全市各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共140余人到現場咨詢。市高招辦負責人表示,今年高招錄取率較去年將有所提高,考生最好掌握多方面的情況,填報志愿時要仔細斟酌。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全省共有288616名考生報名,比上年311651人減少23035人;我市共有37523名考生報名參加考試,報考人數比去年減少了3332人。今年江西省招生計劃數為21.5萬,其中本科10.3萬,高職(專科)11.2萬。由于考生人數的減少,今年的錄取率相對會有所提高。據了解,2010年全國在贛招生普通高校錄取我省考生總數為248120名,完成招生計劃的113.5%,錄取率達79.6%,去年我市共錄取34477名考生,錄取率為84.38%。
對于考生來說,高考過后距離理想的大學校園還有填報志愿這一道關口。據介紹,2011年我省高考志愿實行2次網上集中填報和5次缺額院校網上征集志愿填報。今年我省的高考志愿有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兩種模式,其中,文史、理工類一本、二本、三本批次,體育類二本、三本批次,美術類二本批次實行平行志愿;其余批次仍實行梯度志愿。2次集中填報志愿為:在6月14∽16日考后估分網上填報提前本科志愿和取得自主招生資格考生填報的自主招生院校志愿;第二次是知分填報,即6月28日至7月2日,考生知分、知線、知位后填報一本、二本、三本、高職(專科)批次志愿。
平行志愿怎么填?
“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個錄取批次的院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院校,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具體地說,就是投檔時,在同一個批次中將考生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隊,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四個平行志愿,如果A志愿符合要求,則被投檔到A志愿院校,如果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愿,依次類推,直到檔案投入符合條件的院校。
過去考生只能填報1個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選,即使其分數達到或遠遠高于第二志愿所報院校的投檔線,也只有在這所院校第一志愿沒有投滿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被投檔。實行平行志愿后,考生選擇的機會由1個增加到4個,大大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擴大了選擇范圍,減輕了心理壓力,減少了博弈成分,提高了錄取機會,“撞車”概率更小,尤其是高分考生落選機率將大大減少。
市高招辦負責人介紹說,一本、二本、三本平行志愿考生一次可填報4所院校,每所院校可填報5個專業,實行平行志愿后是沒有二志愿的,在規定時間內考生上網填報,確認無誤后就可提交,提交后不能更改。這里要提醒考生,志愿確定后,就應該立即上網填報,不要拖到最后一刻,使得沒有核對時間,導致忙中出錯。
“平行志愿”投檔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根據高校最終確定的招生計劃及投檔比例,先對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分數高的考生先投檔。第二步,投檔時按照排序逐個對考生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D院校的順序進行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
填報院校要謹慎排序。對單個考生而言,平行志愿所填報的4所院校排序有先后順序,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檢索投檔的順序,考生應將自己最希望就讀的院校排在平行志愿的前面,否則就可能出現“高分低就”的情況。
為增加錄取機會,提高志愿的有效性,4個平行志愿的院校之間要有梯度,填報志愿時應適當拉開差距,從第l到第4所院校應按優到次的順序填報,而且最好是要有1所院校保底(放最后),以確保不落選。除特別高分考生外,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同一檔次的院校不宜超過3個。
在平行志愿中,專業志愿的選擇是成功的關鍵。如果考生同意調劑專業志愿,則被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則被退檔的可能性大。因此,考生填報志愿時,要正確評估自己的綜合實力,合理搭配專業志愿。如果優選院校,就要做好次選專業的準備,如果優選專業,則要做好院校要降一檔次的準備。考生要自己掌握其中的平衡問題,因為好的大學也有弱的專業,一般的大學也有強的專業。考生認準了一所院校,并且對專業沒什么挑剔,則填報服從專業志愿調劑,以求穩妥,不要輕易填報專業不服從調劑。
梯度志愿填報有講究
今年我省仍有提前批本科、美術、體育類三本、高職(專科)批次實行梯度志愿。
在梯度志愿錄取中,第一志愿是省教育考試院在有關錄取批次中,首先投檔給招生院校供其選擇錄取的考生志愿。考生應根據自己的分數、興趣、學科偏向、身體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院校作為第一志愿。
如何科學、合理地選報第一志愿呢?市高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自己今年的分數(高出分數線分差)參考近三年各高校投檔錄取線,把相近的高校全部列出;在列出的院校中,根據院校所在地,篩選出自己認可的;根據院校的辦學實力、影響力、知名度等因素篩選出自己所認可的;根據院校的專業特色結合自身的專業志向進行篩選;根據院校的招生計劃數(包括分專業計劃數)和自己的分數競爭力,權衡并篩選。通過以上五個步驟篩選出2∽3個候選院校,最終確定一個為第一志愿。
二志愿是作為考生在一志愿落選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所以二志愿填報的院校應該比第一志愿的院校有一個落差。考生在選報二志愿時,務必明白一點:參與二志愿投檔的院校必須是一志愿錄取不滿額的院校,也就是一志愿上線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的那些院校。
第一志愿選定以后,第二志愿填報要慎重,不能輕易放棄不填。在考慮第二志愿時,盡可能選擇近幾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這些院校如:農業、林業、水利、地質、礦業、石油以及中小城市的院校,尤其是邊遠地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