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第一次填報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網絡填報工作將從6月26日開始。高考大戰的硝煙尚未散盡,另一場不亞于高考的戰斗又將悄然打響,這就是備受考生和家長關注的志愿填報問題。
對于志愿填報,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是“考得好不如填得好”。的確,高考志愿填報不僅影響著考生們能否順利升學,同時也會對其職業選擇乃至未來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一個恰如其分的志愿往往能讓許多考生如愿以償,反之則會令人黯然神傷,要么高分落榜要么錯報專業。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只有闖過志愿填報這一關,才算是戰斗的真正結束。
在以往志愿填報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一些考生陷入了填報的誤區,比如一門心思奔名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各志愿間沒有拉開梯度、不恰當地不服從調劑等,從而造成高分落榜、高分低就等結果。因此,在志愿填報過程中,掌握豐富的高校招生信息資源,了解科學合理的志愿分析填報方法,填報一個高質量的高考志愿,將高考成績利用到最合理、最優的程度,是每一位家長和考生都應做好的功課。
如何規避填報志愿的誤區?考生應注意哪些方面?對此,記者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和蘭溪市招生辦進行了采訪了解,希望這些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能對今年填報志愿的你有所啟發,讓大家“考得好更要填得好”。
文理科錄取分三批進行
今年,是我省新課改高考的第二年,文理科各批、藝術類第二批和第三批、體育類及高職單考單招均設平行志愿,文理科各批提前錄取院校、藝術類第一批仍設傳統志愿。
1.文理科:
文理科各批提前錄取院校設5個院校傳統志愿和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高校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其他各批院校實行平行志愿: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平行二志愿,下同)和降分征求志愿(平行三志愿,下同)均設五個院校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設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高校設6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2.藝術類
藝術類第一批設3個院校傳統志愿,每所高校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藝術類第二批和第三批實行平行志愿: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均設5個院校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設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高校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藝術類考生在填報藝術類第二批和第三批平行志愿時,同一次只能填報下列同一類別的省統考專業:美術類、音樂類、舞蹈類、影視表演類、時裝表演類、播音主持類、編導類、攝制類。
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高職志愿填在藝術類第一批志愿表上的第四個院校志愿位置。
3.體育類
體育類實行平行志愿:體育類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均設5個院校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設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高校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符合體育特招生條件的考生,每批A志愿(限省內高校)作為特招生錄取志愿,其他4個志愿均作為參加后續體育專業錄取的平行志愿。
4.高職單考單招
高職單考單招平行一志愿、征求志愿均設5個院校平行志愿(征求志愿另再增設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高校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高職單考單招按類別平行,考生只能填報相應類別志愿。
5.兼報
藝術類、體育類考生可根據條件兼報文理科各批志愿,但下列情況藝術類、體育類、文理科之間不能兼報。即:藝術類第一批與文理科第一批提前錄取院校不能兼報;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高職與文理科第一批、第一批提前錄取院校、第二批提前錄取院校不能兼報;藝術類第二批、體育類第一批與文理科第一批、第一批提前錄取院校不能兼報;藝術類第三批、體育類第二批與文理科第二批錄取院校不能兼報;高職單考單招不得跨類別兼報。
導報提示:根據平行志愿錄取情況,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專業,進行征求志愿。對征求志愿投檔錄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專業,視情況進行降分征求志愿。
文理各批次最多可降10分。藝術類專業根據錄取生源的實際情況,決定文化降分幅度;海洋運輸、地質勘探、農林漁等畢業后工作、生活條件較艱苦的專業以及監獄管理類專業按其隸屬關系面向監獄、勞教單位招生的,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時,在各批提前錄取的,可降20分投檔;在各批平行志愿錄取的,可在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降分征求志愿;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經征求志愿后仍未完成招生計劃時,在規定的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下降分范圍內(其中少數民族預科班本科為80分、專科為60分,民族班為40分),進行降分征求志愿。
平行志愿拉開“梯度”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錄取批次中設置的若干個平行關系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投檔時,首先根據科類及考試類別按考生總分(文化總分加政策加分)從高到低排序,再按排序對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E院校的順序逐個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比如一個考生排名在全省第5125名,他填報了A、B、C、D、E五個平行志愿的學校。計算機投檔時先看這名考生的分數是否符合A學校的投檔條件,如果符合,就向A學校投檔;如果A學校已經滿額,就會投B學校,如果B學校也滿額了,再看C學校,依次檢索,如果他所填報的5所院校都已滿額,那么這名考生只能參加“征求志愿院校”的填報了。
考生總分相同時,則按文化總分排序,文化總分仍相同時則再按單科順序及分數高低排序。單科順序排列:一類考試科目文科為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自選模塊;理科類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自選模塊。二類考試科目排序,剔除自選模塊,其他科目排列與一類相同。三類考試科目文科為語文、數學、外語、技術;理科為數學、語文、外語、技術。
各批平行志愿及征求志愿分別實行一輪投檔。同一學校并列名次的考生全部投檔。
對高校自主選拔、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等特殊類考生,按有關政策規定,分別單獨提前投檔。
分類分批填報志愿
浙江教育考試網(www.zjzs.net)為唯一填報志愿的網站。
分數線、分段表、名次號查詢時間
6月23日晚左右公布文理科第一批、藝術類第一批和第二批、體育類第一批分數線,浙江教育考試網站提供成績和文理科第一批及高職單考單招成績分段表、名次號查詢;
6月24日晚網上提供藝術類本科、體育類本科綜合分成績分段表、名次號查詢;
7月16日晚公布文理科第二批、藝術第三批、體育第二批分數線,網上提供文理科第二批成績分段表查詢;
7月17日晚網上提供藝術類第三批和體育類第二批綜合分成績分段表查詢;
7月23日8∶30網上提供文理科第二批成績、藝術類第三批和體育類第二批綜合分成績名次號查詢;
8月2日晚公布文理科第三批分數線,網上提供文理科第三批成績分段表查詢;
8月9日8∶30網上提供文理科第三批成績名次號查詢。
第一次填報:
填報院校為文理科第一批及第一批提前錄取院校,藝術類第一批及第二批,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高職,體育類第一批,高職單考單招院校。填報時間具體為:6月11日開通網上填報志愿模擬系統,供考生進行模擬練習;6月20日關閉系統,并清空所有模擬練習填報的志愿信息數據;6月25日8∶30開通網上填報志愿系統;6月26日8∶30~6月27日17∶30網上填報志愿。
第二次填報:
填報院校為文理科第二批、藝術類第三批和體育類第二批院校。填報時間為:7月23日8∶30開通網上填報志愿系統;7月24日8∶30~7月25日17∶30網上填報志愿。
第三次填報:
填報院校為文理科第三批錄取院校。填報時間:8月9日8∶30開通網上填報志愿系統;8月10日8∶30~8月11日17∶30網上填報志愿。
各類、各批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和第二、第三批提前錄取院校志愿填報:
7月5日8∶30~17∶30填報高職單考單招院校征求志愿;7月17日8∶30~17∶30填報文理科第一批、藝術類第二批、體育類第一批院校征求志愿和文理科第二批提前錄取院校志愿;7月20日8∶30~17∶30填報文理科第一批、藝術類第二批、體育類第一批院校降分征求志愿;8月3日8∶30~17∶30填報文理科第二批、藝術類第三批、體育類第二批院校征求志愿和文理科第三批提前錄取院校志愿;8月6日8∶30~17∶30填報文理科第二批、藝術類第三批、體育類第二批院校降分征求志愿;8月20日8∶30~17∶30填報文理科第三批院校征求志愿;8月23日8∶30~17∶30填報文理科第三批院校降分征求志愿。
各批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將根據錄取生源情況決定。
志愿填報、修改、確定
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考生可多次登錄系統進行志愿修改和確定。考生志愿以其網上最后一次修改確定并成功提交的志愿為準,網上志愿填報后不再辦理現場確認手續。
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后,考生不得再進入填報志愿系統修改和確定志愿,建議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盡量提前上網填報和確定志愿。
填報志愿要綜合考慮
考生在填報志愿前,要綜合考慮自己的成績、全省排名情況和家庭經濟狀況。要認真了解自己有意向報考院校(圈定有意向的院校不必過多,一般“沖、穩、保”層次各挑三至五所)的招生章程、專業錄取的特殊要求和限制、收費標準、投檔比例和院校近幾年(至少近三年)在我省的招生計劃、錄取最高分和最低分等錄取情況來確定自己該填報什么層次的院校。
由于大多數高三考生在備考階段全身心投入學習和應考,對我國大學目前的專業設置、培養目標等信息根本無時間顧及,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也沒有一個明確目標。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在選擇志愿上加以正確引導,是很有必要的。但一些家長就怕孩子自己填不好志愿,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方向上越俎代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強制孩子做出某種選擇。
特別要提醒考生:現在的文、理第二批本科包括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考生填報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本科時一定要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因為這些院校的學費比其他院校要高得多。建議家長在孩子填報志愿時,應在考慮孩子自身選擇目標的基礎上,再給出中肯的建議。
冷熱專業辯證看
冷、熱門專業需要辯證來看。一部分學生在填報志愿時比較盲目,缺乏人生規劃,往往是哪個專業熱門、好就業,就業后收入高、社會地位高,就一窩蜂地選擇哪個專業。比如前些年的經濟、管理、外語、法學等熱門專業,學生“扎堆”報考,很多高校也都爭相開設,結果從近一兩年的就業市場來看,這些專業的畢業生明顯供大于求,就業率不盡人意。相反,能源、地質、物流、環境等以前的冷門專業又成了就業市場上的“寵兒”。可見,專業的冷熱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變化的。
因此,在選擇專業前,考生和家長首先要了解與專業對口職業的社會需求情況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應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有利;其次,熱門專業并非都適合考生的發展,建議考生考慮個性差異和興趣潛能等因素,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目前的“冷”與“熱”,該專業是否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此外,要是考生對自己選擇的專業不是熟悉,尤其是一些高校的新增專業和特色專業,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或咨詢有關專業人士。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嚴防密碼泄露
考生必須憑密碼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考生應牢記自己的密碼并嚴禁向其他人透露,因泄漏密碼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承擔。密碼設置要相對復雜,不要以出生日期或有規律字符作為密碼。
考生的初始登錄密碼為考生報名時所設定的密碼,考生本人首次登錄后應立即更改密碼,若忘記,考生在模擬練習期間首次登錄時可輸入本人的身份證號和報名序號進入,并立即更改密碼。在網上志愿填報期間,考生忘記密碼,無法再次登錄時,可到當地招生考試機構填寫申請表,經批準可進行密碼重置,考生本人登錄后應立即更改密碼。
考生可以在網上填報志愿模擬練習期間登錄系統更改密碼,模擬練習數據清空后,最后設置的密碼仍然有效。
提防招生騙局
高考成績公布后,肯定會出現許多招生廣告和某校來金的招生點。如何識別這些院校是真是假,考生只要記住:這所院校出現在我省今年的招生計劃中,要通過網上填報志愿的程序,且經過我省正常錄取批次錄取的,那就是真的。如果這所院校未出現在我省今年招生計劃中,不需要通過網上填報志愿的,不經過我省正常錄取批次就能錄取的,甚至說沒有上線,只要交錢就能錄取的,這肯定是騙局。根據往年一些考生被騙的情況,這些院校要么是成人高校、自學考試輔導班,要么根本什么都不是,到時發給學生的是一張國家不承認的、由學校自己印發的所謂畢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