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相接的高考已經過去,另一場傷腦筋的“大考”又迫在眉睫——填報高考志愿。今年是新高考志愿填報的第二年,雖說有去年的參照,可志愿究竟該怎么填,很多考生和家長仍舊懵懵懂懂:去年分數線有多少參考價值?填報志愿時如何用好全省成績排名?實行平行志愿后是不是就沒有退檔風險了?
昨天下午,市招辦有著多年經驗的成偉俊老師做客紹興圖書館“越州講壇”,為幾百位來自市區的高考考生和家長現場解答高考志愿填報熱點問題,成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給出了諸多訣竅。
平行志愿投檔:
“分數優先,遵循志愿”
成偉俊介紹,平行志愿投檔時將首先對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也就是根據考生總分名次排序,體現“分數優先”的原則;再根據排序對考生按所填報的志愿從A院校到E院校的順序逐個檢索,體現“遵循志愿”的原則。
成老師提醒,平行志愿只實行一輪投檔,5個院校中只要有一個志愿符合要求,其他志愿就不再投檔,也就是說,一旦投檔后又被退檔,考生只能再次填報征求志愿或降分征求志愿了。
填報志愿遵循6大步驟
“填報志愿可以遵循一些特殊步驟,這樣填報才能更加合理。”成老師說。一、根據自身分數條件與以往幾年各院校的投檔分數、投檔名次號比較,在一定范圍確定擬填報的院校志愿;二、查閱擬填報院校的招生簡章,特別要注意招生院校的特殊要求,如:身體條件、單科成績、外語口試、是否有加試、專業錄取規則、有無專業分差、按大類招生后專業如何確定等;三、經過篩選,縮小填報范圍,大致確定院校梯度;四、查閱當年招生計劃,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喜好的專業及地域要求再次縮小填報范圍并確定院校梯度;五、查閱擬填報院校歷年專業錄取平均分,通過這個分數與批次線的差和自身分數與批次線的差進行比較,參照歷年招生計劃數來確定填報專業和專業梯度;六、根據當年招生計劃,注重專業備注說明和收費標準,參照招生院校的專業安排確定“專業是否服從”。
不放棄提前批院校志愿
成老師建議廣大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前要熟悉招生手冊,查看相關政策,比較往年招生計劃量、確定填報批次。特別要注意不放棄適合自身的提前錄取院校志愿,比如免費師范專業、航海類專業、刑偵類、國防生、軍校、小語種、定向生等。藝術、體育類考生還應考慮兼報文理科志愿。省內高校預留計劃用于招收“征求志愿”高分考生,這些計劃留在征求志愿中填報。
“平行志愿院校填報最好能有梯度。”成老師表示,平行志愿在投檔時,5個志愿也是有先后順序的,因此考生應根據本人的高考名次來定位自己的志愿,并使A至E院校具有適當的梯度,以提高投檔命中率。
成老師說,有加分的考生還要注意院校在錄取安排專業時如何處理所加的分數,這對填報專業志愿時很重要。
密碼要管牢,通訊要暢通
每年在高考結束后的這段時間,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招生廣告和講座。成老師建議,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輕信虛假廣告,謹防受騙。在參加咨詢會時也不要輕信招生院校的許諾,只能作為參考。
需要提醒考生特別注意的,考生須憑密碼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應牢記自己的密碼并嚴禁向其他人透露,因為泄漏密碼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承擔。從現在起到高考錄取結束,考生和家長要注意保持通訊暢通。有的高校在錄取時可能會直接與考生聯系,特別是在專業安排中會征求考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