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估分志愿應把握技巧
“準確定位”是考生填報志愿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是準確填報志愿的前提。我省實行考后估分填報志愿方式,此種方式考生估分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程序正確。應在不看答案的前提下,先自己獨立做一遍題,然后再對答案,千萬不要邊看答案邊估分,因為這樣受思維定式的影響;
(2)估分時應注重地點的選擇,在安靜的場所自己獨立估分比許多同學在一起估分準確率要高;
(3)估主觀題時,文科考生不要單純比較語言形式,要仔細研究采分點,注意抓關鍵詞;理科考生在二卷大題估分時要考慮步驟分。同時,考生在估分時要及時向任課老師請教,爭取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甚至可以跨班級、跨學年向一些參加過高考評卷的有經驗的老師請教,爭取得到他們的幫助。特別需要提出的是,估分時還需結合自己的性格和情緒。
二、走出專業選擇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忽視個人潛能
考生在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時,不能盲目從眾。在填報志愿前,應認真對自己的性格、興趣、潛能進行剖析。如性格外向型的孩子,可選擇記者、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市場銷售人員等專業;性格內向型的孩子,可選擇會計、編輯等專業。選擇專業時,參照職業能力要求,結合自身特點、興趣和潛能有利于考生的長遠發展。
誤區二:亂擠熱門專業
熱門專業不但錄取時分數高,競爭激烈,就業時也面臨同樣的壓力。且熱門專業并非都是學校的名牌專業。專業熱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考生、家長單純從眼前就業、待遇、收入來決定專業的選報,而未考慮考生是否能學到真本事。而且熱門專業并非都適合考生的發展,在選專業時,適合自己最重要。
誤區三:忽略專業內涵
填報專業志愿時,不能只看專業名稱忽略專業內涵。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如許多高校都開設的材料工程專業,在哈工大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關,既有金屬材料,還有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而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的則是紡織材料,因其前身是天津紡織工學院。因此,選專業時,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主要包括該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什么,是否屬于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
三、填報志愿須準備充分
填報志愿時,家長應協助孩子對擬選的大致學校和專業進行認真準備和了解。具體做法是:1.收集信息,包括招生政策、錄取形式、照顧政策;2.院校的歷年分數段變化情況;3.孩子的興趣、性格、氣質類型和潛能,為將來的選專業做一些積淀;4.了解院校和專業的歷史沿革、歸屬、實力,以及學校的錄取規則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相關信息如“小語種招生”、“院校自主招生”藝術、體育特長生等;5.搜集一些填報志愿的錯誤案例,作為借鑒;6.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以及相關科目成績實力的強弱,以便根據考生的實力不斷調整擬報的學校和專業。
四、報志愿別忘“大小年”
所謂高校錄取中的“大年”是指某院校或專業在某一年特別火,報考人數多,錄取分數線高。“小年”則相反。“大小年”多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因此,填報志愿參考院校或者專業往年錄取分數線時,要分析高校錄取中隱藏的“大小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