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經結束,志愿填報已經擺上日程。那么,選學校、選專業哪個該放在首要位置?專業強不強哪個說了算?怎樣才能挑選到合適的專業?哪個專業最熱門……從考試結束到成績發布還有兩周時間,考生和家長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記者特邀揚大招辦主任紀開東為大家支招。
對職業生涯做出初步規劃
“考生與家長首先要明確一點,考試結束并非萬事大吉。在放松心情的同時,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紀開東說,按照教育廳安排,高考成績會在6月25日公布,25日劃定省控線,中學一般會在6月26日、27日集中組織考生填報志愿。
“可以說時間相當緊。考生如果在這段時間無所事事,填報時肯定會無所適從,或者盲目跟風,別人怎么填,你就怎么填。填報志愿最忌跟風,一定要克服從眾心理。每年總會有一些家長事前不做好準備工作,盲目填報志愿,最后導致考生落榜。”
“考生選擇了何種專業,也意味著將會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考生當務之急是要想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里?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后,考生就要對專業進行了解,看看自己想學些什么。當然,考生中意的專業可能不止一個,那你就要理一理思想看自己最想學什么?其他還想學什么?這個問題一定要由考生自己做決定,家長可以一同參與討論,但家長絕對不能包辦代替。”
入門第一步:
估分
“我省采用知分填報志愿方式,即高考后公布了考生成績,公開了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再填報志愿。即使如此,考生也應該在高考成績、分數線出來之前,對自己的成績進行估分。”紀開東說,考生估分既要估自己的選測等級,還要估一估自己的分數,估一估自己的成績是在本科一批還是在本科二批。“考試結束后,許多報紙都會公布標準答案,考生可以據此估分。當然,考生還要結合自己平時成績,特別是幾次模考成績。將二者進行對照,看一看估出來的成績有無波動,從而確定自己的位置。”
入門第二步:
專業選擇
“高考過后,學校會發兩本書供考生參考:一本是招生計劃,另一本是白皮書,上面有各學校歷年的錄取分數線。考生可以根據這兩本書來挑選專業和學校:自己喜歡哪些專業,在自己成績所處的位置上,自己可以上哪些學校?了解學校一定要有目的性,可以通過網站,也可以通過大型咨詢會直接向學校詢問。需要了解的內容包括,學校概況介紹、師資隊伍建設情況等。”
入門第三步:
熟悉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院校進行錄取的‘法律依據’,考生報考之前一定要認真了解。除了看選測等級外,考生要特別注意招生章程對一些特殊專業的報考要求,主要包括對外語的要求,對藝術類、體育類、特長生有何特殊要求等。如果考生報考的是工業設計或者建筑設計專業,還可能對某一項有要求,比如說有無美術基礎、要不要進行專業加試等;護理專業一般只招女生;國防生或某些專業對身體的要求等。”
“至于院校的錄取方式,考生可以不予考慮。因為所有院校錄取時的配檔模式不外兩種,一種是志愿優先,一種是分數優先。”
文理分開增大填報難度
“不過,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最大不同在于文理分開,即分開計劃、分開劃線。”紀開東說,而在去年我省只劃一條線,“這就是說,去年各院校的錄取分數已經失去了參考價值。這大大增加了志愿的填報難度。”
不過,紀開東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考生大約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某學校近三年本一線錄取的比例;二是考生自己的名次;三是省招辦所公布的各分數段人數統計表。”
第一批次招生院校有哪些?
根據我省今年的招生方案,今年的錄取共分提前錄取院校(含軍事院校、公安政法院校、航海院校及其他本科類院校);體育類、藝術類公辦本科院校;體育類、藝術類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二批本科院校;第三批本科院校;體育類、藝術類高職(專科)院校;第一批高職(專科)院校;第二批高職(專科)院校。
其中,第一批次一般安排“985”、“211”工程院校和部委屬全國重點院校以及當地省級招辦同意安排在第一批次錄取的院校或專業。由于第一批次錄取主要是全國重點大學,因此其錄取控制分數線,又叫重點線。記者孫智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