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眾多院校和專業,該如何選擇志愿?記者采訪中,一些“過來人”和市招辦工作人員提醒,填報志愿學問很深,考生和家長要提前做足“功課”。
城市、學校、專業,多因素資訊都需收集
記者走訪中發現,有的考生根據自己向往的城市選擇學校,而忽略了專業;有的考生根據自己喜愛的專業挑選學校,而忽略了城市綜合因素;還有的考生確定專業、學校及所在城市后,卻忽略了該學校該專業的師資力量等因素,致使考生入學后感覺不理想。
“我當時比較喜歡青島這座城市,填報志愿時就稀里糊涂地報了青島一所大學的法律系。可其實我并不喜歡法律專業,大三時又改學了社會學,后來發現我們學校這專業的師資力量比較差。”已經畢業兩年、威海某企業就職的小張說。她在填報志愿時,只盯著城市和院校而忽略了專業這一重要內容,結果造成了難以彌補的遺憾。
先選擇專業還是先選擇學校?這是很多考生和家長都疑惑的問題。
家住高區文化中路52號的叢先生因和孩子在選擇專業和學校方面意見不一,發生過多次爭執。叢先生的兒子學習成績中上等,他想報考南方城市的學校,專業正在考慮中。而叢先生想讓兒子報考北京理工大學,學會計專業。“我不想學會計專業,也不想去北京。”叢先生的兒子對記者說。
對此,山大威海分校招生辦公室孟主任說,考生在選擇志愿時,一個首要參考要素就是喜歡什么專業或今后打算從事什么工作,而家長要充分尊重考生的這一意愿。目前,家長和考生應該多方搜集資料,先查找哪些院校設有考生喜歡的專業,然后再了解這些學校的綜合條件和所在城市,最后綜合考慮城市、院校、專業、師資等因素,成績揭曉后,即可從容做出選擇。
同時孟主任也建議,高考成績不錯的考生,可以先確定學校,然后再從該校中選出自己喜歡的專業;而成績一般的考生,應先確定專業愛好,再選擇學校。考生和家長最好提前了解目標院校的專業特點、學校概況等,找出幾個備選專業和學校,等高考成績發布后再從中擇優確定。
填報提前批與平行志愿“有學問”
記者采訪中也了解到,由于一些考生和家長對提前批和平行志愿不了解,在填報志愿時存在誤解和疑惑,也容易吃虧。
小劉現就讀于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他的家長說,當初,孩子參加了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提前批體檢和政審,但在填報志愿時并沒有選擇這個學校,卻意外地被該校錄取,至今也沒弄明白問題出在哪兒。
市招生辦公室負責人吳大明介紹說,所謂提前批,是指在一批之前錄取的特殊院校,如體育、藝術、軍事、國防、公安等。只要考生通過政審和學校的要求,均有機會被提前錄取,不受其他志愿影響。小劉盡管沒有填報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的提前批志愿,但他一定填報了其他提前批院校,并填寫了“可服從調劑”。
山大威海分校招辦孟主任也提醒,對于軍校、公安等提前批院校,考生如果身體條件沒能達到學校要求,就不要填報。報考軍校、國防生的考生須參加政審、面試、體檢,不合格者軍隊院校將不予錄取。而填報了提前批院校志愿未被錄取的考生,其填報的其他地方高校志愿錄取不受影響。
另外,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序號中的多個并列志愿。平行志愿的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平行志愿減少了高分落榜現象,但也不可能杜絕高分落榜。
“熱門”“冷門”要放長遠看
如今的考生和家長,對社會上所謂的“熱門”專業很關注。幾乎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學“熱門”專業,將來找個好工作;但同時家長也擔心,“熱門”專業報考的考生比較多,競爭比較大。對此,專家提醒,所謂的“熱門”和“冷門”專業不是一成不變的,選擇專業一定要理性,切勿盲從。
畢業于哈工大(威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付敏說,當初他填報志愿時聽說這個專業比較“熱”,可去年畢業后,他找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現在付敏在上海一家外資企業工作,每月薪水兩千多元。而參加工作10年的張先生說,他當時填報的是山大威海分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偏于冷門,畢業后進入一家金融企業從事文秘工作,如今有房有車,工作和生活現狀自己很滿意。
市招辦工作人員介紹說,從近年的招生看,有的學校(專業)報考人數過于集中,形成所謂的“熱門”專業;而有的學校某些專業填報者少,很“冷清”。這樣很容易造成一些成績不錯的考生,因填報的專業競爭激烈而落榜,或被調劑到自己很不喜歡的專業或院校。因此,他建議考生和家長慎重對待“熱門”和“冷門”專業。
山大威海分校招辦孟主任說,“熱門”“冷門”專業不是一成不變的,其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社會發展、百姓需求等在不斷調整。比如4年前,很多考生覺得經濟類專業是“熱門”,而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去年和今年的經濟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很不理想。因此,考生填報志愿,一定要更多地從個人興趣愛好和綜合實力出發,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