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醞釀已久并引發爭議的“新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案”和“新居民基本臺帳法案”,在參院全體會議上,以多數贊成的結果獲得通過,兩部法案由此成為法律,3年內實施。
與以往幾次入管法的修訂不同,此次新入管難民法的審議,在政府內部提出草案和討論時,就引起人們極大關注和廣泛議論,新入管法,廢除了實施了多少年的由地方政府發行“外國人登錄證”的制度,改由中央政府發行記錄有照片和在留期間的“在留卡”,統一管理在留外國人的相關信息。其它幾個重大變化是:就外國人研修制度規定,企業拒發工資或扣押研修人員護照屬重大不法行為,將受到懲處;據新居民基本臺帳法,逗留期間超過3個月的外國人,可與日本人一樣向地方政府申請獲得居民證,向外國人發行居民基本卡(即“在留卡”);法律規定外國人有義務在搬家時進行登記,以便政府正確了解其最新居住地等。
對入管法進行如此大規模修訂,目的就是要更加嚴格和有效地對外國人在留制度進行管理,盡可能地減少非法滯在者人數。在草案審議階段,外務省入國管理局就明確表示:“非法滯留本來就是不希望出現的,減少(非法滯留)人數是修正案的目的之一。”同時,對于合法在留外國人,法案將盡可能提高他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品質,提供優質的行政服務。
法務省最新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到2008年底,在日本登錄在冊的外國人達到221萬7426人,占了日本總人口的1.74%,兩個數據均創下新高。其中中國人(包括港臺地區)最多,達到65萬5377人,占全體外國人的19.6%,多少年來一直獨占鰲頭的韓國·朝鮮人,有58萬9239人(同比26.6%),退居第二。第3至第6位的依次是巴西、菲律賓、秘魯和美國。
對入管法進行如此大規模修訂,目的就是要更加嚴格和有效地對外國人在留制度進行管理,盡可能地減少非法滯在者人數。在草案審議階段,外務省入國管理局就明確表示:“非法滯留本來就是不希望出現的,減少(非法滯留)人數是修正案的目的之一。”同時,對于合法在留外國人,法案將盡可能提高他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品質,提供優質的行政服務。
法務省最新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到2008年底,在日本登錄在冊的外國人達到221萬7426人,占了日本總人口的1.74%,兩個數據均創下新高。其中中國人(包括港臺地區)最多,達到65萬5377人,占全體外國人的19.6%,多少年來一直獨占鰲頭的韓國·朝鮮人,有58萬9239人(同比26.6%),退居第二。第3至第6位的依次是巴西、菲律賓、秘魯和美國。
但是,隨著外國人人數的增多,也給日本社會帶了很多負面影響,其中最令人頭痛的,就是所謂的“不法滯在者”問題,已經由此引發的非法就業和有組織犯罪等,為此,日本政府從2004年開始指定了一系列新政策,重點和徹底打擊非法滯在者。同時,從2007年起,除在日韓國·朝鮮人等特別永住者外,在所有16歲以上外國人入境時采集指紋。強化管理的結果是,截至今年1月,超過在留期限的非法滯留者約為11萬人,與5年前相比減少了將近一半。
從此次通過的新入管法內容上看,容易引發問題的外登證制度被廢除后,取而代之的是“在留卡”制度,其具體做法是:對于合法滯日的外國人,將發行在留卡,有關相關信息還會記載在住民基本臺帳上,如果外國人搬家等變化住址,自治體會及時將變動告知法務省,法務省進行一元化的統一管理;針對雇傭外國人和會社,以及有外國學生的教育機構,有義務將本單位內的外國人的情報提供給政府的相關管理機構;在提高外國人服務方面,在留期限從現在的最高3年,延長到5年,與日本人一樣被編入地方政府的居民基本臺賬,成為行政服務對象;外國人一年以內的再入國,可不再需要申請許可。
從此次通過的新入管法內容上看,容易引發問題的外登證制度被廢除后,取而代之的是“在留卡”制度,其具體做法是:對于合法滯日的外國人,將發行在留卡,有關相關信息還會記載在住民基本臺帳上,如果外國人搬家等變化住址,自治體會及時將變動告知法務省,法務省進行一元化的統一管理;針對雇傭外國人和會社,以及有外國學生的教育機構,有義務將本單位內的外國人的情報提供給政府的相關管理機構;在提高外國人服務方面,在留期限從現在的最高3年,延長到5年,與日本人一樣被編入地方政府的居民基本臺賬,成為行政服務對象;外國人一年以內的再入國,可不再需要申請許可。
新法通過后,今后的主要問題是對于那些約11萬人的“黑戶口”如何取締,因為他們屬于新制度管理對象以外。但也有人提出擔心:那些非法滯在者更加會“潛入地下”,走向犯罪的可能性加大。政府在加強打擊力度的同時,采用懷柔政策,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日本法務省官員就曾經指出:如果那些人(非法滯在者)可以被承認在留資格,就予以辦理相關手續,據悉,日前頒布的在留特別許可新指針,其一系列新政,就是希望那些“潛在地下”的外國人能夠自己“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