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音樂學院
長春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始建于1977年,2003年正式成立音樂學院,2006年獲得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授予權。
音樂學院現有近7000平方米的教學樓。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專任教師50人:教授副教授16人,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90%以上。現設舞蹈學、舞蹈表演、音樂學、音樂學(中外合作辦學)、音樂表演專業。
音樂學院注重辦學思路和指導思想的前瞻性,鼓勵教師積極從事音樂專業理論研究,打造了一支具有較高理論素養的教學團隊。近年來在教學、科研、藝術實踐等各項工作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音樂學專業為吉林省首批特色專業,《合唱》課程被評為省級優秀課,《合唱指揮》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器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獲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項目20余項,在全國各類音樂刊物上發表論文和作品近500篇(部),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等多種重要獎項。
建院以來,經過幾代音樂人的共同努力,在辦學條件、教研水平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成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果顯著、專業特色鮮明、教學設施完善,有著良好社會聲譽的學院。中央電視臺原任戲曲音樂部主任、導演、高級編輯孟欣,戰友歌舞團郭鼎立大校均為音樂學院培養的優秀校友代表。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以培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較高音樂素養的音樂教育師資為目標,在課程設置上依托學院雄厚的理論研究基礎,結合學院的辦學特色,科學構建人才培養模式,以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美術學院
長春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成立于1988年,前身為美術系,1999年更名為美術學院。美術學院是長春師范學院重點建設學院之一,學院下設美術學系、藝術設計系、動畫系、繪畫系,本科學生987人,專業教師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講師18人,是一支素質精湛,結構合理,造詣高深的年輕教師隊伍。經過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美術學院已成為省內知名的藝術院校,形成了為業內聞名的注重基本功訓練、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點的辦學特色。
近年來,學院深化教學改革,銳意進取,實力顯著提高,學院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發展,為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學院配備了設施完善的電腦機房、多媒體教室。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學院在教學、科研、創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教師和學生的作品頻頻在國內、省內大展中參展,多次獲得重大獎項。學院的就業競爭力明顯增強,連續幾年,學生的初次就業率達95%以上。
傳媒科學學院
長春師范學院傳媒科學學院是長春師范學院重點建設學院之一。傳媒科學學院現設有教育技術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廣告學、戲劇影視文學和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七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700多人。目前有信息技術教學論、教育技術學碩士授權點2個,校級重點學科1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學院下設教育技術理論、現代教育技術、廣播電視理論、影視制作、播音與主持、舞臺美術設計、廣告設計、戲劇影視文學等8個教研室。專任教師40余人,副教授以上教師8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40余人。
學院目前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課題16項,出版教材10余部,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獲省級以上獎勵30余項,校級獎勵10余項。
學院教學、實驗和科研條件優良,具有一流的實驗教學環境,擁有1100多萬元的實驗設備,實驗室面積2500多平方米。設有信息技術與發展應用實驗中心,建有大型綜合演播室、攝影實驗室、廣告設計與制作實驗室、微機原理實驗室、數字錄音室、播音主持訓練室、形體訓練室、電視編輯室、非線性編輯網絡實驗室、空乘模擬教室和圖書資料室,形成了數字化的信息傳媒教育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提供了高水準的實踐平臺。
傳媒科學學院把握時代脈搏,找準人才市場,始終堅持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生命線,加強管理、深化改革、銳意進取,培養了大批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突出的傳媒業精英。
藝術類專業介紹
(一)音樂學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具備從事音樂制作、編輯與策劃、傳播工作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聲樂演唱、鋼琴或器樂演奏、舞蹈表演能力,掌握音樂學及音樂制作與傳播的基本理論、掌握對不同風格及題材的音樂分析方法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
課程設置包括聲樂、鋼琴、器樂、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基礎、曲式與作品分析、民族民間音樂、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合唱、指揮、歌曲作法、復調、名著欣賞、小型樂隊配器。音樂學專業畢業生可以在中高等學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音樂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備較高的與國際接軌的文化素養、較強的藝術表現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能夠勝任音樂課堂教學、指導藝術活動、參與文化環境建設的高素質音樂教育工作者。課程設置包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復調、合唱與指揮、中外音樂史、聲樂、鋼琴、中外樂器演奏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以及雙鋼琴、室內樂、藝術指導、聲樂藝術史、鋼琴藝術史、樂隊風格史等引進課程。音樂學專業畢業生可以在中高等學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音樂表演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通過學習音樂表演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本專業嚴格的技能訓練,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具有較高的指揮或演(奏)的能力,并具備音樂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等相關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課程設置包括表演、音樂技術理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重奏(唱)、合奏(唱)等。本專業畢業生可到電視臺、歌舞劇院(團)、電視劇制作中心、宣傳部門、文教事業單位從事演唱、創作和音樂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四)舞蹈學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適應于舞蹈編導及教育發展要求的、掌握舞蹈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具有較高素質、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既有系統的舞蹈專業知識和一定的舞蹈表演技能,又適應于基礎的舞蹈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學的應用型人才。課程設置包括中國民間舞、劇目、中國古典身韻、中國舞蹈史、舞蹈學概論、舞蹈賞析、舞蹈創作心理學、舞蹈編導、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舞蹈教學法、現代教育技術、高師技能等。學生還可以選修鋼琴、聲樂、人體解剖學、芭蕾舞、現代舞、音樂基礎理論、視唱練耳、把子課、毯子功等課程。舞蹈學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專業表演團體、群眾文化藝術機構、學校、科研單位、演藝機構從事舞蹈表演、編導、研究以及藝術策劃與指導工作。
(五)舞蹈表演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舞蹈表演與編導的基本理論與專業技能,有較好的審美感和創造性思維,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備在各級文藝團體、企事業文化機構、藝術傳媒中心和學校從事舞蹈表演、編導與策劃以及學校美育教育工作能力的高等復合型專門人才。課程設置包括芭蕾舞基訓、古典舞基訓、古典舞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藝術概論、中外舞蹈史、現代舞、舞蹈創編與寫作、舞蹈欣賞、舞蹈排練(劇目)。舞蹈學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專業表演團體、群眾文化藝術機構、學校、科研單位、演藝機構從事舞蹈表演、編導、研究以及藝術策劃與指導工作。
(六)美術學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著重培養具有一定美術專業技能,廣博人文社科知識,深厚藝術修養的美術學專門人才。美術學專業包括油畫、中國畫和藝術設計等各學科的學習,按照教育部加強素質教育,拓寬專業口徑的要求,注重發揮不同專業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專業培養有主有輔的特點,堅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相結合的原則,努力構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同時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科研成果不斷創新,碩果累累。其中,油畫課程為省級重點建設課程。課程設置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方法論、教育實習、中外美術史、素描、色彩學、中國畫、油畫、構圖學、水彩技法理論、綜合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創作等。學生在畢業后適合考研深造,適應大、中、小學藝術教育,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藝術編輯、藝術設計等領域從事教育學、藝術策劃與創意工作。
(七)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非師范)
本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設計文化視野、中國設計文化特色、適合于創新時代需求,集傳統平面(印刷)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在專業設計領域、企業、傳播機構、大企業市場部門、中等院校、研究單位從事視覺傳播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課程設置包括藝術設計史、裝飾設計、圖形創意、版式插圖設計、標志設計、書籍設計、廣告設計、VI設計、展示設計等。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在廣告公司、設計公司的平面設計部門擔任平面設計師;在電視臺、報社、雜志社、大型網站等媒體單位的平面設計部門擔任美術編輯;在企事業單位的策劃部門擔任平面設計師;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八)環境設計專業(非師范)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在高等藝術學校從事環境設計或教學、研究工作,在藝術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并具備項目策劃與經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質環境藝術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課程設置包括建筑設計史、構成設計、基礎制圖、人體工程學、居住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酒店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景觀設計、公共藝術等。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在建筑設計研究院、室內裝飾設計或工程公司、景觀設計工程公司等各類相關行業從事建筑室內外設計、景觀規劃設計、展覽展示設計、裝飾陳設設計、家具設計等工作,也可在大專院校等教育單位從事該專業的教學及科研工作。
(九)動畫專業:(非師范)
本專業培養從事動畫創意、設計和編導及二維、三維動畫、無紙動畫創作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專業人才。具備能在動畫教學、新聞出版、電影電視、網絡、影像、游戲、廣告等媒體制作崗位上獨立進行教學、科研、創作、設計、編導、管理和適應其他相關電腦美術工作的應用型和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課程設置包括動畫專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動畫素描基礎、色彩構成、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動畫編劇、視聽語言、分鏡頭臺本、無紙動畫、后期合成、動畫短片創作等主要課程。
(十)繪畫專業:(非師范)
本專業培養具有繪畫藝術創作、教學 、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單位從事教學、創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主要學習繪畫藝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藝術思維與繪畫造型的基本訓練,具備繪畫創作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設有油畫和國畫兩個方向。
中國畫專業教學研究方向旨在以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的優秀傳統,重視生活與藝術的關系,提倡創新,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合理的技能結構,活泛的變通能力,全面的素質基礎,符合社會需求的美術專業人才。課程設置包括中、外美術史、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素描、白描、書法、構圖、創作、藝術實踐等。
油畫專業教學研究方向為省級重點學科。教學研究方向旨在培養德才兼備,專業基礎理論及專業技能較強,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油畫及影像媒體專門人才。課程設置包括素描、色彩、構圖、平面構成、色彩構成、抽象畫、傳統油畫材料技法、現代油畫材料技法、油畫、創作等。
(十一)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非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播音學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能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復合型應用語言學高級專門人才。隨著當前大眾傳媒對各類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和細化,我國傳媒產業政策在不斷地調整,頻道專業化以及媒體的碎化與整合已成為必然趨勢,因而對“播音主持”的人才需求也就越來越多、要求更是越來越高。我們致力于培養集采、編、播一體,勝任傳媒行業各個角色的實用型復合型傳媒工作者成為我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優勢;根據個人特點,實行“模塊式”教學是我校播音主持專業的特色。課程設置包括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播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主持、電視播音主持、文藝作品演播、播音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新聞采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等。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畢業生面向廣播、影視媒體及相關部門,從事普通話新聞播音、專題播音、節目主持工作,文化策劃、現場主持、播音教學與研究以及新聞發布等工作。
(十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非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備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等方面的能力,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專業人才。該專業確立了“寬口徑、厚基礎、強技能、重實效”培養目標,主要學習藝術、文學、美學、廣播電視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行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創作、管理廣播、電視節目、欄目、頻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課程設置包括文學史、基礎寫作、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影視精品賞析、電視攝像、攝影藝術與技術、視聽語言、電視節目剪輯、大眾文化研究、電視新聞采寫、紀錄片創作、非線性編輯、AE包裝等。在專業課學習中,通過“課堂教學、創作實踐和參賽交流”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和增強學生的專業水平,拓寬專業思路和就業渠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生面向包括電臺、電視臺欄目或頻道的策劃、編導,節目主持、節目統籌、撰稿,新聞類節目的采訪與編輯制作人員,電視臺、影視節目制作公司、電視廣告制作公司等傳媒機構的節目攝像、策劃與制作,網絡媒體和傳統媒介、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宣傳實務和管理;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的采訪、編輯、攝影等。
(十三)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非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深厚的文學底蘊、扎實的影視基礎,熟練掌握戲劇、戲曲和影視基本理論和各類劇本的創作能力,符合文化產業要求的社會適應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為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廣播電視系統及其相關部門策劃、創作腳本和編輯,具有節目編導能力的高級文案、文學腳本創作及編輯和理論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課程設置包括表演與導演藝術基礎、詩歌創作、臺詞與朗誦、中外詩歌名著導讀、戲劇概論、戲劇創作、中外戲劇史、攝影藝術基礎、中國當代文學、世界電影發展史、文化觀念與文藝批評、文藝心理學、西方文化史、視聽語言、新聞采訪與寫作、藝術概論、影視廣告策劃與文案寫作、電影文學劇本寫作、電視策劃與編導、電視專題片寫作、MTV策劃與文案寫作、尺牘公文寫作、文化市場學等。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畢業生適合在文藝創作單位、專業劇團、電影制片廠、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單位從事戲劇影視創作、評論、導演及制作工作;在大專院校和專業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在文化傳播公司、文藝節目制作公司、文化事業公司、影視廣告公司及文化產業領域進行創作、策劃、編導、制作等工作。
(十四)廣告學專業(非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備廣告學理論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的廣告學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在加強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和注重綜合素質培養的同時,著重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塑造,該專業特色定位于適應新媒體網絡化、數字化、電子化的符號表達的需要,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視、聽覺信息傳達手段,并通過配合各方面的學習與實踐訓練,在使學生掌握策劃創意的思維方式與技能的前提下,進一步理解、掌握廣告公司管理與廣告運作的程序和方法,使其能夠勝任廣告行業的策劃、管理與制作等方面的工作。課程設置包括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史、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經營與管理學、廣告媒體研究、廣告攝像與攝影、實用美術與廣告設計、電腦圖文設計等。廣告學專業畢業生面向新聞媒體、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等工作,如平面設計師、影視多媒體策劃、企業、集團形象設計、宣傳等。
(十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非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創作規律,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觀察、概括生活的能力,能夠運用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的技巧獨立創造舞臺和銀幕、熒屏藝術氛圍,具備戲劇、戲曲、影視和其他舞臺演出的美術設計(含燈光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布景繪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劇院(團)、電影廠、電視臺、影視制作中心、廣告設計與制作單位從事美術設計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強調學用結合,培養能在影視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概念藝術創作、數字建模、氛圍設定、影視插圖等方面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級型應用人才。課程設置包括戲劇、戲曲、影視美術設計、戲劇史、電影史、舞臺美術史、中外美術史等方面的基礎理論課程。學生因此受到繪畫、美術設計的基本訓練,掌握場景設計、服裝道具設計、化妝造型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國內各大電視臺、影視公司、游戲公司、出版社、高校等領域從事影視美術設計、故事版可視化、場景特效、虛擬人物和生物建模、影視概念設計、電視頻道包裝設計、形象設計、美術設計、美術編輯等工作。
(十六)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專業(非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精通國內外航空服務業務,能夠熟練掌握所學專業技能,具備較高外語水平、團結協調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能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適合民用航空事業需求與發展的空乘、地勤等領域的高級服務管理人才。學生通過學習空中乘務與禮儀知識,接受空乘服務、英語、計算機等方面的技能訓練,能夠熟練地運用專業技能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同時通過文化素質課程和專業實習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文化素養高、專業技能強的高級空乘或地勤人員。課程設置包括民航發展史、客艙服務與管理、客艙設備使用與管理、民航乘務英語、民航空乘禮儀、客艙服務程序及標準動作實操、應急設備種類使用方法、空姐面試指南、民航服務心理學、乘務員CBT軟件系統培訓等。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專業畢業生可推薦到國際及國內各大航空公司擔任民航乘務員、民航安全員或從事安檢、VIP服務、值機、票務、海乘、路乘等工作,也可推薦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空乘院校從事管理、文秘、教師等工作。
(十七)動畫(動漫設計與制作)(非師范類)
本專業重點培養從事動畫策劃、動畫編導及二維、三維動畫、漫畫創作與制作方面的雙師型專業人才。課程設置包括文化課:英語、中外美術史、美學 原理、職業生涯規劃、體育、動畫 素描、動畫色彩、動畫構成 、運動規律 、雕塑等 ;專業課程:劇本創作、動畫概念設計,分鏡頭臺本、鏡頭設計稿, CG繪畫,后期合成、三維動畫建模,動做調整,短片創作等主要課程。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動畫公司、漫畫公司、游戲公司、影視制作公司、電視臺、影院及與設計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動畫編導、概念設計、原畫設計、動畫設計、漫畫設計、角色場景建模師、特效渲染師、后期剪輯制作師及與設計相關的崗位工作,也可在高校、培訓學校從事動漫教師工作。
(藝路網—藝術院校招生考試在線——第1時間為您傾心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