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影視劇作”方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依托于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等國家重點學科,注重培養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使命感,熱愛影視事業,具備人文社科基礎知識,系統掌握影視基礎知識,訓練有素地進行影視劇本創作,養成較強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養成較強的文字功底、社會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二、培養要求
1.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使命感、責任感和人文關懷意識。
2.培養能夠適應我國影視產業需要、具有藝術創新潛力、創造型的編劇人才。
3.培養在劇作專業領域內有進一步創作理論研究能力的人才。
4.密切關注和了解廣播電影電視界、文化藝術界的最新動態和最新成果。
5.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三、核心課程
電影劇作理論與技巧、電影劇本寫作、短片創作、電視劇創作、電影視聽思維、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史、紀錄片理論與制作、電影理論、影視作品精讀、社會實踐。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著眼于廣播電視學科發展及產業前沿,致力于培養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高素質、強技能的創造性人才,適應于廣播電視節目編導、頻道欄目策劃與制作等工作,為廣播電視系統及其他傳媒機構輸送各類廣播電視編導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使命感、責任感和人文關懷意識。
2.通過系列專業課程和創作訓練,熟悉掌握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作品讀解、視聽語言、電視創作與制作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3.具備相應的文學和藝術素養,具備借鑒和弘揚優秀的人類精神文化遺產的能力。
4.密切關注和了解廣播電視界、文化藝術界的最新動態和最新成果。
5.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和想象力。
三、核心課程
廣播電視編導、視聽語言、非線性編輯、廣播電視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創意與策劃、傳播學概論、中外電視比較、紀錄片創作、短片創作訓練、電視文化傳播等。
導演專業:
一、培養目標
切合當下中國特定環境要求,適應影視產業和其他文化創意產業的迅速發展。本專業旨在培養素質全面,基礎堅實,具有文學藝術修養和歷史知識,有較高的美學鑒賞能力,系統掌握影視導演創作的基本規律和熟練的視聽表達能力,在創意、敘事、造型、聲音等方面有較高的綜合運用技能和較強的組織能力,意識領先的影視導演創作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和藝術理論修養。通曉影視藝術尤其是導演專業的理論知識;對藝術批評有敏銳的鑒別和反饋能力。
2.熟練掌握影視導演的職業技能,具有獨立承擔導演工作的全方位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影視導演教學和研究后續學習的基礎。
3.以影視創作為基礎,具備泛視聽傳播產品的創作技能,兼有在整個創意文化產業中的其他專業領域從業的延伸能力。
4.基本掌握一門外語,具有獲取專業前沿知識和信息、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的能力。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全球化影視創作環境要求
三、核心課程
表演藝術、錄音技術與藝術、攝影技術與藝術、紀錄片創作于分析、劇情片創作與分析、劇作基礎、短片劇作、剪輯技術與技巧、影視導演研究、視聽語言、電影場面調度、影視作品分析、影視產業實物。
表演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適應現代影視事業發展的需要,系統掌握影視、戲劇表演創作基本技能,基礎扎實,技藝精湛,能獨立創造鮮明人物形象,在影視戲劇作品中擔任重要角色,并具備對表演藝術理論研究的能力、知識更新的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具有良好的表演基礎理論和堅實的專業技能,熟練進行表演藝術創作,能夠在影視與戲劇作品中擔任重要角色。
2.掌握表演創作基本理論,了解影視戲劇創作的全過程和當代狀態。
3.具有一定的人文、藝術知識和良好的藝術修養。
4.具有獲取世界范圍內的專業前沿知識和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的能力。
三、核心課程
表演藝術基礎、角色創造、舞臺表演創作、影視表演創作、戲劇影視表演理論、語言藝術課、形體動作課、聲樂課。
攝影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數字影視攝影藝術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數字影像制作能力,能夠從事圖片攝影、影視廣告攝影、紀錄片創作、影視劇攝影創作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熱愛攝影和影視藝術;
2.掌握攝影專業技能,具有較高水平的圖片攝影和影視攝影的制作能力。
3.系統掌握圖片攝影和影視攝影專業的技術與藝術理論,掌握獲取新知識和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的方法并具創新能力。
4.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
三、核心課程
繪畫基礎、攝影基礎、造型藝術構思、視頻攝錄技術基礎、Final Cut軟件應用基礎、攝影鏡頭和濾鏡、照明技術、影像質量的控制與評價、紀錄片創作、影視攝影造型技巧、影視照明技巧、影視劇攝影創作、導演基礎、電影聲音、平面與影視廣告創作、數字后期制作軟件的應用。
四、教學方式
采取課堂講授與拍攝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大量技能訓練和創作實踐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和藝術創作規律,再進一步用理論指導實踐,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藝術創作的水平。
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藝術創造力。
注重培養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適應現代化影視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面向和服務于中國電影產業及相關影像傳媒領域,系統掌握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有影視創作能力的職業影視美術視覺造型設計師。
二、培養要求
1.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影視文化產業建設的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地掌握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方向)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能,具備較強的影視美術設計能力和創新精神,基礎扎實、適應性強,能在電影、電視及相關影像傳媒領域獨立承擔美術設計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掌握影視藝術創作的基本理論,了解影視創作的全過程。具有一定的人文修養和良好的藝術素質。
3.基本掌握一門外語,具有獲取專業前沿知識和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的能力,以及自我提高、自我創新的能力。
4.具備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養成科學鍛煉身體的習慣,達到大學生體質健康合格以上標準要求。
5.樹立正確、高尚、進步的審美觀;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具有一定的感受、理解、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核心課程
影視美術制圖、影視畫面透視學、影視美術設計(場景、人物、道具)、影視模型與置景、影視鏡頭畫面、影視美術設計(總體造型)、影視美術創作、影視美術造型基礎(素描、色彩、速寫、創作)。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系統掌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能夠從事數字媒體藝術創作及相關工作。
二、培養要求
1.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使命感、責任感和人文關懷意識。
2.系統掌握數字媒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3.具有扎實的文藝理論功底和良好的藝術修養及藝術創作能力,掌握科學理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分析方法。
4.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5.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獲取專業前沿知識和了解本學科國際、國內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發展動態的能力,以及自我提高、自我創新的能力。
6.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
7.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和想象力。
三、核心課程
數字媒體藝術造型基礎(素描、色彩、雕塑)、數字媒體藝術概論、造型語言轉換、數字圖像、網絡數字技術基礎、綜合材料實驗、傳統文化修養(民俗、建筑、服飾、家具、書法)。裝置與公共藝術、新媒體實驗電影、互動數字媒體藝術、策劃與方案。
繪畫專業——“文物修復”方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系統掌握文物修復專業方向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能夠從事文物修復及其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使命感、責任感和人文關懷意識。
2.系統掌握文物修復專業方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3.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際操作能力。
4.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獲取專業前沿知識和了解本學科國際、國內文物修復專業方向發展動態的能力,以及自我提高、自我創新的能力。
5.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
6.樹立正確、高尚、進步的審美觀,對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美具有一定的熱愛、理解,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7.特別強調培養文物修復專業方向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核心課程
繪畫基礎課(素描、速寫、色彩、雕塑)、中國畫技法、中國書法、中國文物、中國石窟藝術、中國金屬裝飾藝術、中國陶瓷藝術、數字技術基礎、考古與鑒賞、中國傳統文化修養。中國書畫修復,中國歷史典籍修復,中國金玉裝飾品修復,中國陶瓷藝術品修復,中國石雕藝術藝術品修復,中國木雕、漆器藝術品修復,中國紡織繡品修復。
錄音藝術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訓練和開發對聲音感受的潛在能力,通過對聲音記錄的技術知識的學習,對聲音在視聽媒體中,遵循人對聲音感受的應用,從而完成系統地感受世界和通過聲音表達自身感受的能力!通過聲音,了解自身的感受;
通過錄音,了解人類留下技術遺產的精髓,了解社會;通過電影,了解自身和自身在自然社會中的位置,了解社會。從中掌握制作電影聲音的標準,掌握電影制作的標準,乃至是掌握做人的標準。
二、培養要求
認真學習基礎課程; 掌握和理解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動手實驗,培養感受和感受表達的能力。即完成對聲音的認識和利用聲音表達感受,認識聲音和人類自身;同時也掌握對聲音感受學習相應的知識、技術,從而完成國家規定的大學本科基本要求。
三、核心課程
聽音辨別、視唱練耳、音樂基礎、音樂作品賞析、聲學(自然聲學、生理聲學和心理聲學)、計算機基礎和數字音頻工作站、聲音處理設備、電影聲音、電影初識、同期錄音、后期聲音制作、影視聲音創作 、影視導演、影視攝影、影視美術、影視文學、電影史、編劇 。
動畫專業:
一、培養目標
強綜合、厚基礎、重實踐,學以致用!教學最終的目的是與社會需要接軌、與就業接軌,更與本行業未來的發展及國際先進的動畫創作、生產系列接軌!
在培養良好的動畫藝術相關素養的同時,著重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創作能力和實戰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掘學生的潛力并使其專業能力與中國現實相適應,培養能為中國動畫未來做出貢獻的、具有動畫創作與制作實戰能力的各方面人才。
二、培養方式
育人為本!傳承北電六十年人才培養經驗,因材施教、突破創新。
由于動畫是涵蓋領域豐富、應用范圍廣闊的行業,為避免人才培養“泛而不專,畢業失業”的現象,本專業從市場人才需求的實際出發,借鑒國際動畫人才培養優勢,采取“厚基礎,精專長”的培養方式,即先學扎實專業基礎再精選方向專攻。學生在具備良好專業基礎與素質后,按各自興趣所長,選擇四個方向精攻其一,分別是:二維手繪、三維動畫、實驗動畫、偶動畫。確保學生學有所長、學所所專,既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與志趣,又保證其畢業后的立足、謀生、追求、發展。
三、教學方法
1. 第一學年級,除了學校總的電影基礎課之外,動畫專業學生通過共同的專業基礎課學習,使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并利于發展的專業基礎;
2. 第二年以后根據學生特點和成績,因材施教、雙向選擇,逐漸轉向具體的四個方向:二維手繪、三維動畫、實驗動畫和偶動畫不同的專業方向。
3. 第三年到第四年著重強調創作和制片,學生逐步進入專門的工作室,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分別進入到2D、3D和偶片的中短篇創作和制作中。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專,發揮各自的天賦和特長,更好的深入到創作和制作中去,鍛煉自己的實戰能力,做好與社會實踐結軌的充分準備。
四、核心課程
動畫概論,世界動畫史,動畫精品分析、動畫劇作、動畫聲音、動畫美術設計、動畫運動規律、畫面分鏡、動畫表演和動作設計、3D動畫制作、實驗動畫的創作與制作、偶動畫的創作與制作,電腦后期特效制作及電影剪接合成等。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影視藝術創作基礎和較高的經營管理能力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同時也為其它媒體機構培養從事媒體經營、管理、策劃以及項目運作、受眾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1.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有良好的表達、撰寫論文和交流能力。
3.具有現代經營、管理和法律的基礎知識以及大眾文化傳播的基本能力,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影視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和研究。
4.掌握影視方面綜合知識,具有創新意識以及獲取新知識和了解本科學發展動態的能力。
三、核心課程
電影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基礎,藝術概論,管理學,影視經濟學,影視財務管理,影視統計學,影視法律,影視信息管理,媒體管理,影視制作基礎,電影市場營銷,影視制片管理等。
大學第一、二學年是通識教育,第三學年之后定向三個專業方向之一:影視制片管理,電影市場營銷(電影發行放映院線管理),新媒體管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