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一、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各專業介紹
(一)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班
2010年北京服裝學院增設“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實驗班”,以國家級“藝工融合應用型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依托,致力于培養既具有深厚藝術素養,又具有工程素質,兼具藝工經管知識結構的現代服裝高級人才。
學校配備由校內外教師、專家及企業精英共同組成的優秀教學團隊,以我校強大的服裝設計研發平臺為支撐,通過實行工作室制、校企聯合以及國際交流等多種培養模式,強化專業教育,開闊國際視野,培養創新能力。
實驗班獨立設置,2011年共招收40名學生,其中藝術類學生20名,非藝術類學生20名。實驗班采取新生入學后加試的辦法,擇優組建。實驗班的教學和管理實行特殊政策,學生畢業時,依據學生入學生源類型授予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或藝術設計專業學位。畢業生擇優推薦工作和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
1.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較高藝術設計修養、創新能力、獨立人格和扎實的服裝學科基礎理論,具有國際化和多學科視野,能獨立開展服裝創新設計,并具備創業精神的高級設計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業務上:具備較寬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及較高的藝術設計修養及審美能力,具備獨立的創新設計素質和能力,能從國際化視角分析和解決問題,具備扎實的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服裝設計、產品策劃和開發、服裝結構與工藝的原理及基本技能,具備獨立開展服裝創新設計的能力,獲得從事服裝設計、產品策劃和開發、服裝設計和品牌管理、服裝技術、服裝營銷等工作的系統訓練和實踐經驗。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具備應用服裝CAD相關軟件進行服裝款式、紙樣和工藝設計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備較好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3.主要課程
女裝結構與紙樣、男裝構成、女裝設計、立體裁剪、服裝CAD應用、服裝材料概論、服裝史。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服裝設計方法與實踐、服裝工藝基礎實習、女裝工藝實習、服裝設計實習、服裝綜合設計、設計策劃與實踐、畢業設計(論文)。
5.主要專業實驗
服裝結構實驗。
6.未來發展和職業目標
攻讀碩士研究生;國際一流服裝院校繼續深造;國際國內知名服裝公司設計師;自主創業等。
(二)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符合時代需要和社會發展的具有一定藝術修養和服裝學科基礎理論,具備創新實踐能力,能獨立進行服裝設計創作構思和產品策劃,能從事流行趨勢分析、流行時裝設計、服裝市場營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獲得藝術設計的基本訓練,系統掌握服裝設計和產品開發、服裝材料、服裝結構、服裝紙樣與工藝、服裝市場營銷、服裝CAD所需的相關理論知識及技能。
3.主要課程
服裝效果圖、服裝設計原理、服裝設計元素、女裝設計、男裝設計、服裝創意設計、服裝品牌與產品策劃、中國服裝史、外國服裝史、服裝結構基礎、女裝結構、女裝紙樣與工藝、立體裁剪、服裝材料概論、服裝市場營銷、服裝CAD應用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服裝工藝基礎實習、女裝工藝實習、針織服裝工藝實習、服裝設計實習、服裝市場調研實習、畢業設計等。
5.就業去向
各類服裝品牌公司、服裝設計公司或工作室、服裝行業協會等企事業單位、服裝零售業、服裝高職和中專院校、服裝媒體及網站等。可從事服裝設計、服裝品牌和產品策劃、服裝營銷和貿易、服裝教育及相關工作。
(三)藝術設計(時尚傳媒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一定藝術修養和服裝學科基礎理論,有一定創新實踐能力,能從事時裝媒體編輯、企業形象策劃、服裝品牌策劃和推廣、時裝影像、流行趨勢分析、平面設計與展示設計等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獲得藝術設計和服裝設計專業的基本訓練,系統掌握服裝設計、時尚傳播和時裝媒體策劃、時尚流行和評論、時裝展示設計、時裝品牌推廣的相關理論知識及技能。
3.主要課程
服裝效果圖、服裝設計原理、服裝設計元素、女裝設計、時尚流行與鑒賞、時尚評論與寫作、時裝媒體策劃與推廣、時裝展示設計、中外服裝史、服裝結構基礎、女裝結構、女裝紙樣與工藝、服裝市場營銷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服裝工藝基礎實習、女裝工藝實習、時裝媒體設計實習、時裝展示設計實習、畢業設計等。
5.就業去向
各類時裝媒體和廣告公司、服裝品牌公司、服裝行業協會等企事業單位、服裝零售業、服裝高職和中專院校、服裝媒體及網站等。可從事時裝媒體策劃與推廣、服裝企業和品牌形象策劃與推廣、時尚評論、時裝展示設計及相關工作。
(四)表演(服裝表演)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修養和服裝專業基礎知識,經過服裝表演系統訓練和實踐,能從事服裝模特、服裝表演編導、模特經紀管理、模特教育、整體造型設計及服裝市場營銷的高級專門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服裝表演理論和技能,具備較豐富的服裝表演、服裝表演編導和策劃的實踐經驗,具備一定的藝術及人文科學的基本知識和較高的審美能力,獲得從事服裝模特、服裝表演編導、模特經紀管理、模特教育、整體造型設計及服裝市場營銷等工作的基本訓練和實踐經驗。能較熟練使用計算機,具備應用相關軟件進行服裝表演編導和策劃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備聽、說、讀、寫、譯的初步能力。
3.主要課程
服裝表演概論、形體訓練、舞蹈基礎、服裝表演、音樂基礎、化妝造型、服裝表演編導與策劃、影視表演基礎、文化經紀人管理、整體造型設計、時尚奢侈品管理、時尚評論與寫作,美學基礎、構成基礎、中外服裝史、服裝效果圖賞析、服裝設計原理、服裝市場營銷。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服裝表演實踐、服裝表演編導實習、畢業設計等。
5.就業去向
模特經紀機構、服裝品牌公司、服裝行業協會等企事業單位,服裝零售業、服裝高職和中專院校、時尚媒體及網站、廣告或公關公司等。可從事服裝表演、服裝表演策劃與編導、服裝模特經紀人、服裝品牌推廣、服裝營銷、服裝模特教育及相關工作。
二、藝術設計學院各專業介紹
(一)藝術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時尚審美趣味,熟悉室內軟裝飾整體設計、服裝面料設計,能夠在紡織品藝術設計等領域從事設計、開發、營銷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裝飾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和染織藝術設計方面的整體理論知識,了解這一領域的發展趨勢,并具備紡織品面料設計、時尚設計、室內設計的整體綜合能力。
3.主要課程
織物設計基礎、印花面料圖案設計、家紡設計、傳統手工藝、織物與產品設計、室內紡織品整體設計、纖維藝術、織物與空間環境設計、織物創新設計、品牌策劃與設計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除了畢業設計環節以外,還在專業課的教學中安排一定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設計類型的工藝制造特點與材料的實際應用,與企業聯合開發設計項目實踐,安排江蘇南通、浙江海寧、余杭、紹興等紡織基地的實習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在家用紡織品公司、服裝公司、圖形設計公司、家居陳列公司以及紡織藝術設計相關行業從事設計研發等工作。
(二)藝術設計(首飾藝術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懂工藝、會鑒賞、具有較強產品設計開發能力,能夠在珠寶藝術設計、裝飾產品設計領域從事設計、開發、營銷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裝飾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和珠寶首飾設計的形式規律以及制作技術工藝,了解材料、市場、生產流程和這一領域的時尚流行趨勢,并具備時尚設計、珠寶首飾設計、裝飾產品設計的綜合能力。
3.主要課程
圖形設計基礎、雕塑基礎、專業表現技法、首飾與制圖、珠寶CAD、金屬工藝基礎、首飾設計與制圖、首飾與鑲嵌工藝、首飾與琺瑯工藝、首飾與鑄造工藝、寶石鑒定與琢型、珠寶檢測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除了畢業設計環節以外,還在專業課的教學中安排民族民間工藝采風及國際高端珠寶展會采風、本專業的實習基地課程以及國際國內的各類設計大賽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在珠寶首飾行業以及與裝飾藝術相關的設計行業從事產品設計、制作以及品牌管理和營銷工作。
(三)藝術設計(皮革藝術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強的時尚產品研發設計能力,并能夠在服裝服飾產品設計、時尚配飾設計、時尚傳媒設計、戶外及運動產品設計及其開發、營銷等環節從事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相關藝術設計規律、審美原則和市場流行信息,了解裝飾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和皮革設計的形式規律以及制作技術工藝,了解材料、市場、生產工藝流程和這一領域的時尚流行趨勢,具備皮革產品設計及相關戶外運動飾品設計的整體綜合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市場調研、流行預測、鞋靴箱包三維系統建模應用、網頁、商業美術設計水平等。
3.主要課程
設計素描、皮革材料裝飾與工藝、時尚鞋靴及設計與造型、戶外及運動鞋靴設計與造型、帽設計與造型、箱包設計與造型、皮裝設計與造型、鞋楦及腳型功能性研究、鞋靴造型CAD、箱包造型CAD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以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新百麗(深圳)集團為依托,將在專業課的教學中組織安排一定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讓同學親赴企業生產第一線進行產品工藝流程的學習,注重產品設計的工藝制造特點與材料的實際應用,與企業聯合開發設計項目實踐。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從事時尚類以及戶外運動類的鞋、箱包、皮裝、帽、裝飾配件設計以及服飾品牌策劃和營銷管理。
(四)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視覺信息設計與傳播的專門人才,主要從事印刷出版物設計,商業品牌包裝與推廣,綜合媒體廣告設計與策劃、互動網頁設計、展示與活動設計及教學與研究工作。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理論知識與設計方法,并具備文字的設計與編排、插圖的繪制,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操作與實踐及相關設計項目的設計實踐能力。
3.主要課程
文字設計、版面設計、攝影、圖形設計、信息設計、包裝設計、商業環境與活動設計、書籍整體設計、商業插圖設計、海報設計、綜合媒體廣告設計、商業形象設計、綜合材料表現以及桌面出版與印刷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除了畢業設計環節以外,還在專業課的教學中安排一定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如:設計市場調研、印刷工藝實踐、與企業聯合開發設計項目實踐、網絡媒體考察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在廣告與設計公司、出版與報刊雜志社、印刷企業、影視傳媒機構、網絡媒體公司和各類相關企業從事相關信息傳播與視覺推廣的應用工作。
(五)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室內、景觀、展示、建筑、小區規劃等有關環境藝術設計及教學、研究工作的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建筑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并能運用藝術設計規律進行設計。
3.主要課程
制圖基礎、設計基礎、設計創意、室內外表現技法、模型制作、建筑史、建筑法規、建筑施工預算、家具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小區規劃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除了畢業設計環節以外,還在專業課中安排一定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如:模型工藝制作訓練、家具制作、建筑及室內環境測繪、建筑裝飾材料及構造、社區建筑調研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在建筑設計研究院、室內裝飾設計或工程公司、景觀設計工程公司等各類相關行業企業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和建筑設計工作,可在大專院校等教育單位從事該專業的教學工作,也可在房地產開發公司或政府部門從事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發應用工作。
(六) 藝術設計(產品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產品用戶研究分析、外觀設計、產品結構設計、產品形象規劃、產品系統設計、主題產品設計、產品包裝與展示設計等設計開發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產品設計方面的理論知識,了解這一領域的發展趨勢,并具備產品系統設計、產品結構設計、產品專項研發設計以及產品形象規劃等方面的能力。
3.主要課程
設計概論、設計程序與方法、工業設計史、造型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表達、材料與加工工藝、人機工程學、流行趨勢設計、產品模型技術、概念產品設計、主題產品設計、環境與展示設計以及視覺傳達設計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除了畢業設計環節以外,還在專業課的教學中安排一定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在設計項目中強調用戶、環境特點、加工制造特點與材料的實際應用,與企業聯合實際設計項目實踐。
5.就業去向
消費類產品生產企業的產品設計部門、工業企業設計研發部門、主題性產品開發企業、工業設計公司、產品設計公司、企業宣傳與展示部門等從事設計和管理工作。
(七)藝術設計(傳媒設計與公關藝術)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傳媒策劃與公共關系管理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創意設計、時尚管理、整合傳播和全方位的媒體推廣策劃的基本技能,能夠獨立從事媒體創作設計、受眾調查分析、項目策劃運作、危機處理、市場拓展推廣等文化傳播與策劃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通過傳媒設計與公共關系管理的系統性訓練,熟悉專業領域內的基本理論、發展趨勢和最新動態,對媒體創意設計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領悟,具備豐富的傳媒策劃和公關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同時能把良好的藝術修養與實踐緊密結合,在傳媒策劃、市場推廣、危機管理、及整合營銷傳播等方面表現出靈活的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
3.主要課程
創新思維設計、攝影基礎、當代藝術精品賞析、廣告設計、公共關系原理、廣告學原理、品牌設計與推廣、傳播學、公共關系與中外禮儀、形象設計、商業市場化運作、傳媒經營管理、影視傳播策劃及項目執行、項目團隊管理、傳媒公關策劃實踐、信息設計、視覺傳達綜合設計、時尚情報解析、設計管理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日常專業學習過程中加強理論的實際運用,突出市場調研、公司實習、社會實踐以及與成功傳媒策劃企業的合作,注重畢業設計和論文的實用價值。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時尚內容策劃與編輯、媒介公關、影視文化傳播、平面媒體設計、營銷策劃、品牌推廣及運營、文化發展、會展咨詢及策劃、廣告策劃、危機公關及企業形象維護等領域從事相關工作。
(八)攝影(時尚、廣告攝影)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國際化的眼光和視野,了解時尚業的策劃、經營與管理等運作規律,從事廣告攝影、時裝攝影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趨勢和前沿藝術與技術發展動態;全方位掌握人像攝影、時裝攝影以及廣告攝影的高級技術;具備現代的攝影意識和創作風格;掌握商業攝影的市場運作規律,多角度掌握其他攝影門類的主要風格和技能;具有開拓和創新的學習和創作精神。
3.主要課程
創意與表達、攝影基礎、影像設計、數碼攝影、廣告攝影、時裝攝影、暗房技術、攝影企劃與實踐、版式設計、多媒體與網頁設計以及展示設計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商業攝影市場調研、攝影公司與攝影機構、廣告公司實地學習、在專業教師的工作室實踐學習、畢業設計,以及在具體課程中安排的攝影棚、暗房等實踐。
5.就業去向
攝影公司、廣告公司、娛樂文化公司,圖片社、報社、雜志社、企事業單位攝影部門、影視公司、出版社以及攝影器材等方面的公司。
(九)動畫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卓越的、具有開放性、實驗性的青年動畫藝術工作者,可以在動畫產業以及動畫媒介所能涉及的領域中有所作為,創造快樂并獲得快樂,技能扎實、觀念開放、具備思考和行動能力。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動畫設計、制作、創作的基本方法與基礎技能,了解專業相關領域的前沿發展趨勢,具備從事動畫創作職業所需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培育個人特質,勇于嘗試新穎想法實現創意。
3.主要課程
動畫原理、造型探索、原動畫訓練、故事與繪本創作、影像表達、視聽語言、動態肢體語言、聲音設計、劇場構成、實驗影像與動畫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創作與研究課題項目、創意人與工作室考察、游學與畢業實習、畢業創作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在動畫公司、影視制作公司、電視臺、多媒體廣告公司、游戲公司、數字內容機構從事各類動畫創作工作以及進行獨立動畫創作。
(十)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在信息產業從事數字娛樂內容設計、信息資訊系統設計、軟件界面設計、數據庫視覺化設計、科學視覺化設計等虛擬設計實踐,具備科學精神以及藝術創新能力的交叉型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熟悉新媒體發展現狀,具備基于交互平臺的彩信、動漫、游戲等數字內容設計以及數字體驗設計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信息設計的思想和方法。
3.主要課程
創新思維訓練、時尚圖形設計、圖像符號設計、概念設計、腳本及故事板、視聽語言、數字音效、影像表達、界面與交互設計、信息設計理論與實踐、網絡動畫、網絡游戲、數字短片及后期特效、綜合媒介研究以及新媒介藝術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本專業非常重視實踐環節,除畢業設計外,主要有以下內容:移動媒介數字內容設計、各類比賽、實驗室橫向專題研究、網絡媒體調研、采風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信息產業的內容提供商、服務提供商、軟件開發企業、公共信息管理部門、展覽館、博物館、移動終端開發商以及廣告、出版和影視傳媒企業從事內容設計、信息設計以及設計管理等工作。
三、造型藝術系各專業介紹
(一)繪畫(油畫)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強的藝術創作與研究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適應社會需求的有關繪畫創作、藝術教學、藝術設計和研究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美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造型基礎;掌握繪畫藝術語言和表現技能;了解和掌握中外藝術發展概況和國內外現代藝術發展的動態并具備專業創作實踐的基本能力。
3.主要課程
素描、油畫創作與研究、油畫人物組合、油畫風景寫生、創作、設計基礎、綜合材料應用、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畢業創作(論文)、創作實踐、藝術考察、外出采風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在與繪畫創作及藝術設計相關的單位工作或從事藝術教學工作以及獨立的藝術創作工作。
(二)繪畫(中國畫)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強的藝術創作與研究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適應社會需求的有關繪畫創作、藝術教學、藝術設計和研究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美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造型基礎;掌握繪畫藝術語言和表現技能;了解和掌握中外藝術發展概況和國內外現代藝術發展的動態并具備專業創作實踐的基本能力。
3.主要課程
素描與速寫、書法、工筆人物寫生與創作、水墨人物寫生與創作、花鳥寫生與創作、綜合材料應用、中國畫論、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等。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畢業創作(論文)、創作實踐、藝術考察、外出采風等。
5.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后,可在與繪畫創作及藝術設計相關的單位工作或從事藝術教學工作以及獨立的藝術創作工作。
(三) 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以培養裝飾繪畫創作、環境壁畫與景觀設計為主要目標,兼具平面設計、動畫圖形設計等相關專業能力的設計及教學、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造詣,掌握公共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趨勢和前沿動態,熟悉各類工藝材料的特性及制作方法,具備壁畫藝術與景觀設計、裝飾繪畫創作以及相關的平面設計、動畫圖形設計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3.主要課程
素描、色彩、三大構成、裝飾基礎、雕塑基礎、中國傳統裝飾畫研究、中外壁畫臨摹、人物線描、人物重彩、裝飾畫創作、壁畫與陶瓷工藝、壁畫與漆藝工藝、壁畫與金屬工藝、超寫實繪畫、動畫造型、廣告圖形創意、多媒體輔助設計、景觀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和專業外語。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專業設計課的實施中強調對不同材料、不同工藝的實際應用,強調市場調研、公司實習、采風、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5.就業去向
畢業生可在與公共藝術設計相關的包括城市環境規劃與設計部門、裝飾公司、動畫公司、廣告公司、雜志社、科研、企事業等單位從事壁畫與景觀設計、平面設計、展示設計、動畫圖形設計及其研發應用、教學工作。
(四) 藝術設計(裝飾雕塑設計)專業
1.培養目標
以培養雕塑創作、城市雕塑與景觀設計為主要目標和相關專業的設計及教學、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2.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造詣,掌握裝飾雕塑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熟悉各類工藝材料的特性及制作工藝,具備雕塑藝術設計和相關的景觀設計方面的能力。
3.主要課程
素描、色彩、三大構成、裝飾基礎、雕塑基礎、金屬工藝基礎,中外雕塑藝術研究、雕塑設計與材料制作,景觀藝術設計、模型翻制工藝、電腦二維軟件、電腦三維軟件和專業外語。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專業設計課的實施中強調對不同材料、不同工藝的實際應用,強調市場調研、公司實習、采風、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5.就業去向
畢業生可在各級市政規劃局、園林局、裝飾公司、動畫公司、雜志社、科研、企事業等單位從事雕塑設計、景觀設計、動畫造型設計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發應用、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