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南大學藝術類專業招生專業介紹
(分學院介紹)
設計學院
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學院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是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經過50年的建設,已成為國內高層次設計與藝術人才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學院的辦學水平和整體實力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學院是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學院聚集了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專業學術帶頭人,擁有豐厚的設計教育資源。經過長期實踐積累,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和設計與科學的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為中國設計界和設計教育界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材和技術學術骨干。
學院設有“產品系統設計與理論”博士點,具有“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和“藝術碩士(MFA)”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注重國際化的教學,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瑞士、日本、韓國、意大利、荷蘭、丹麥、芬蘭等國際上多個著名設計院校和設計企業在教學和研究方面保持著常態性的教學和科研合作。
今天,設計學院建立了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藝術設計相關專業領域為支撐的“藝、工、文”的教學、研究和服務體系,將繼續引領中國設計教育方向,為中國城市化進程及城市產業轉型尤其是創意服務業的崛起作出重大貢獻。
工業設計(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品牌專業)
本專業是國內該領域中創建最早、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通過50年的發展建設,已形成“藝工結合”為核心的鮮明的教學和學術研究特色,并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本專業立足于設計、藝術、工程相結合,形成了特色鮮明、較系統的教學、科研、設計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具有創新的設計理念和較全面的相關學科知識以及具有較高設計創意能力、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能在企事業、高等院校和研發等單位從事輕工和其他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開發、教學、研究和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可報考本院博士、碩士研究生。
藝術設計(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是我院創建較早的專業之一,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江蘇省首批的特色專業。本專業包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文化創意與策劃設計方向。二十多年來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和鮮明的教學特色,本專業注重藝術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的綜合協調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與市場應對能力的培養,注重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知識以及國內外藝術設計領域里前瞻性的理論和學術成就的教學。培養具有國際化與本土化雙重視野,從事藝術設計和教學、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可報考本院博士、碩士研究生。
美術學(師范)
本專業建于1984年,是培養中等學校美術師資的師范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在專業教學中,注重傳統與現代、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動手能力和創意思維的結合,注重培養具有現代專業知識和技能創新,適應藝術教學和藝術創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本專業在西畫、中國畫、書法、篆刻、綜合藝術等方向形成了一支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師資隊伍,在理論研究、藝術創作和人才培養中取得了一批矚目的藝術成果。多年來培養的畢業生大部分已成為我國中等學校美術師資的骨干力量,受到社會的好評。
數字媒體學院
江南大學數字媒體學院是以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動畫系和信息工程學院數字媒體技術系為基礎,吸收國內外數字媒體領域造詣較深學者,為滿足發展日益迅速的數字媒體產業對高端設計人才的需求,于2009年成立。學院由數字藝術系、數字媒體技術系和實驗中心組成,其中實驗中心包括“數字化虛擬實驗室”、“數字影像實驗室”和“數字化交互技術實驗室”等。學院具有設計藝術學與計算機科學和技術兩個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專業可免試推薦和報考本院的碩士研究生。
學院擁有一支充滿活力,開拓進取的師資隊伍。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了大量的包括國家863項目、教育部和江蘇省科技支撐項目等科研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學院堅持“注重實踐環節、培養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融合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理念,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特色鮮明、實踐能力強、創新素質好的特點,深受國內外用人單位的歡迎。
動畫(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是順應數字化的發展而興起的新興學科,緊緊圍繞藝術與技術結合、融合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形成了嶄新的教學與科研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本專業主要學習在新媒體藝術、動畫設計、虛擬展示設計、數字影視創作、數字娛樂設計、交互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理論以及相關專業知識。培養既有創新思維和實際動手能力,又有國際文化視野以及較高藝術修養的能在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數字藝術設計、動畫創作和教學、管理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紡織服裝學院
紡織服裝學院設有紡織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制漿造紙工程博士點,紡織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5000m2的實驗大樓。在2009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二。學院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300余名。藝術類學生在省級以上和行業大賽中獲獎達數百人次,本科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豐碩成果,2005年以來,研究生在各類學術刊物和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700多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近百項。獲得江蘇省研究生創新計劃3項。
通過不斷總結和凝練,學院已形成了集紡織工程、輕化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于一體的產業鏈學科集群辦學優勢,突出了高素質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特色,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學院畢業生以綜合素質好、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知識面廣,受到國內外用人單位的尊重和歡迎。學生遍布高校、科研單位、國家機關、跨國公司、外資企業等。學院近五年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98%以上。
服裝藝術設計方向(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特色專業)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創辦于1985年,是國內設置該專業較早的院校之一,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本專業是集藝術性與科學性、現代與傳統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培養具備一定藝術修養和較扎實的服裝學科基礎理論,有一定創新實踐能力,能獨立進行服裝設計、服裝制作、服裝文化研究,流行趨勢分析、服裝市場營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學術氛圍濃厚,國際、國內學術交流頻繁。學生多次在國內外重要的設計大賽中獲獎。本專業可免試推薦和報考本院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紡織品藝術設計方向(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方向旨在培養掌握藝術設計學、全面了解和初步掌握紡織品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現代設計理念和較強運用色彩以及圖案設計理論與實踐能力、從事開發紡織產品藝術設計的復合型高級設計人才。具體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在具有較強的藝術修養和較扎實的造型設計技能基礎上,熟悉各種紡織原料的性能,基本掌握紡織品加工技術的相關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具備運用紡織設計CAD的能力;學習掌握紡織品管理及貿易的基礎知識;具有獨立開展紡織品設計、紡織新產品開發的能力。本專業可免試推薦和報考本院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服裝設計與表演方向(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特色專業)
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成立于1996年,是國內創辦該專業較早的院校之一。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本專業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和鮮明的教學特色,已成為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特色方向。培養高素質時裝表演模特,兼具時裝表演組織、形象設計以及服裝設計與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專業素質的培養,學生多次在國內外重要的模特和設計大賽中獲獎。本專業可免試推薦和報考本院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是由原藝術學院、教育學院、文學院于2010年1月整合組建而成,學院下設舞蹈系、音樂系、中文系、教育系、教育技術系、影視傳播系、實驗中心、田家炳教育科學學院、江南人文藝術研究院、國家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基地等研究機構。近年來,獲得國家、省、部級課題40多項,發表高水平論文300多篇,出版著作50余部;2009年,由舞蹈專業編排的《羌山紅》榮獲文化部“文華獎”;由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老師撰寫的人文系列專題片《說吳》榮獲第六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十大紀錄片獎。建有國內一流的教學實驗、實踐中心,為培養創新型的人才提供了一流的育人環境。
音樂學(師范)
音樂學專業創建于八十年代中期,是培養中等學校音樂師資的師范專業。多年來培養的畢業生大部分已成為我國中等學校音樂師資的骨干力量,受到社會的好評。該專業注重理論與藝術實踐的有機結合,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努力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較強藝術表現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音樂教育復合型人才。該專業師生2004年獲江蘇省第五屆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2006年第十三屆“將軍杯”城市歌手大賽中獲民族組金獎;2007年在教育部舉辦的全國師范類高校教師聲樂比賽中獲二等獎;2009年在江蘇省文化廳舉辦的“藝術院校教師專業技能比賽”及中國合唱協會舉辦的“魅力校園合唱匯演”中分別榮獲一等獎;2010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的第四屆“至高榮耀”國際青少年音樂節上“江南美”女聲合唱團榮獲第三名。
舞蹈編導
舞蹈編導專業創建于2002年,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集舞蹈編導、表教合一雙向發展的復合型藝術人才,依托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多學科、多專業、多資源以及專業間相互交融、相互補充、相互提升,形成辦學優勢,辦學幾年來受到社會及舞蹈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該專業擁有一支年輕有為、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并聘請俄羅斯舞蹈專家長期任教,始終將教學管理、學術研究、藝術實踐緊密結合,在國內外交流演出中取得了矚目的成果,曾代表中國大學生舞蹈團出訪新加坡交流演出。2009年獲全國第八屆舞蹈大賽“文華舞蹈表演”三等獎、2008年獲江蘇省藝術專業組基本功大賽一等獎、2007年獲華東地區六省一市大學生專業舞蹈大賽最高獎——評委會大獎、2006年獲第八屆“桃李杯”全國舞蹈大賽優秀劇目獎、2006年獲江蘇省第五屆大學生文藝匯演專業組特等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