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專業
藝術設計 學制四年,每學年學費10000元,色盲、色弱者不取。
動畫 學制四年,每學年學費10000元,色盲、色弱者不取。
二、招生地區和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 科類 | 招生計劃 |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福建 | 湖南 | 四川 | 天津 | ||
藝術設計 | 文理兼收 | 24 | 5 | 5 | 5 | 5 | 5 | 5 |
動畫 | 文理兼收 | 24 | 4 | 4 | 4 | 4 | 4 | 4 |
三、招生對象和條件
獲得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有美術基礎、初步設計能力及具有良好藝術素養的考生。
四、專業考試報名和專業考試
考生參加考生所在省組織的專業統考報名及專業考試(具體考試安排請考生向所在省級考試院了解)。
五、錄取規則
⒈ 專業考試成績:各省專業統考成績總分同濟大學按滿分為400分折算。
⒉ 文化考試成績:各省高考文化考試成績總分同濟大學按滿分為600分折算。
⒊ 考生專業統考成績均須達到所在省美術類專業統考合格線,取得專業統考合格證(其中上海考生美術類專業統考成績同時要求達到同濟大學規定分數線),且高考文化成績達到各省級考試院劃定的藝術類本科文化分數線后,才有資格進入同濟大學錄取程序。
⒋ 同濟大學按考生的專業統考成績和高考投檔成績計算合成分(合成分=專業統考成績/專業統考滿分*400+高考投檔成績/高考文化滿分*600),以合成分為依據從高到低擇優錄取(不分文理)。
⒌ 同濟大學以第一學校志愿招生錄取,當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滿招生計劃數時,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余下招生計劃補錄非第一志愿考生。
六、填報志愿
同濟大學招生計劃分配到各省,考生可在當地高考志愿表上直接填報。
專業介紹
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專業隸屬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是在同濟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的基礎上孕育、發展起來的專業。工業設計專業于1986年招收本科,是國內設置該專業最早的大學之一。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藝術設計系擁有幾十名從海外著名大學歸來的和國內知名大學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專業教師,是國際藝術設計與媒體聯盟的成員,被2006年美國《商業周刊》雜志評為歐亞著名的設計學院。本專業與世界著名的設計師、設計事務所、大學等保持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同濟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有著豐富的設計實踐、扎實的設計理論基礎、成熟的設計教學經驗。藝術設計專業設有碩士點、博士點方向。
藝術設計專業設三個方向:
① 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環境藝術設計方向是同濟大學藝術設計專業最具特色的專業方向。她與本學院的建筑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專業方向有密切的聯系。同濟大學環境藝術設計方向的師生們參與了2010世博會規劃設計、上海市戶外廣告設置規劃設計、上海科技城的主要室內展示部分、金茂大廈室內與展示等重大項目,得到社會的公認與好評。
② 工業設計方向
工業設計方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設計實踐能力,積極參與產、學、研活動。同濟大學工業設計專業與上海汽車集團公司合作建立了汽車設計中心,學生在設計中心實習時能使用當今最先進的SGI圖形工作站OCTANE及Alias/wavefrant的AutoStudio軟件進行設計。工業設計學生的作品在意大利米蘭雙年展、米蘭家具雙年展、美國底特律展、威尼斯雙年展等多次展出,并在國際、國內設計競賽中屢屢獲獎。
③ 視覺傳達與電腦多媒體設計方向
視覺傳達與電腦多媒體設計方向不僅開設了圖形、招貼、包裝、編排、CI等課程,還著重增加了網頁、多媒體、電腦動畫設計等課程,并邀請國外教師進行課程設計。本專業方向與上海電視臺、上影集團有很密切的聯系,畢業生遍布上海電視臺、上影集團、水晶石等主要數碼設計單位。學生設計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吉祥物被在中國首次舉辦的世界級運動會正式采用。學生設計的會標被上海工博會采用,學生作品在國際、國內屢屢獲獎。
本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設計圖學、設計基礎、設計思維與表達、環境設計及原理、室內設計及原理、建筑設計及原理、展示設計及原理、裝修構造、建筑技術、產品設計及原理、機械原理、電子技術原理、人機工程學、視覺傳達設計原理、圖形設計、招貼設計、包裝設計、CI設計、網頁設計、多媒體設計、電腦動畫設計、價值工程學、銷售學、計算機輔助設計、世界設計史論等。
動畫
本專業是上海市重點高校中最早開設的動畫本科專業。教學上,以繼承中國傳統動畫和吸取現代數字化動畫的創作手法為前提,引導學生開拓在動畫藝術與技術領域的國際視野,為培養能夠將動畫編導、藝術設計和制作融為一體的復合型創新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中外動畫史、立體造型、繪畫基礎、動畫視聽語言、動畫運動規律、動畫劇作、動畫導演、動畫美術設計、二維和三維動畫軟件設計及應用等。
畢業去向:動畫公司、游戲產業公司、大眾傳媒機構、圖書出版、廣告公司等動畫相關領域。
就業形勢:隨著國內外動畫產業的迅猛發展,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同濟大學教務處招生辦公室
二○○八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