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2011年美術類專業招生簡章(外省)
浙江工業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浙江省屬重點大學。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簽訂共建協議,浙江工業大學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浙江省杭州市。學校設朝暉、屏峰、之江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200余畝,校園環境優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現有63個本科專業,學科涵蓋理、工、文、法、農、哲學、經濟、醫藥、管理、教育十大門類,設有22個學院2個部。學校現有3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MBA專業學位授予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碩士研究生免試推薦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170余人,專任教師1920余人,正高級職稱教師360余人,副高級職稱教師81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50余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入選各類國家級人才培養計劃24人次、浙江省特級專家4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6人、浙江省特聘教授10人。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35000余人,其中在校研究生5016人(學歷博士367人,學歷碩士4649人);成人教育學生20200余人;留學生500余人。
學校堅持“厚德健行”的校訓,把提高教育質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養能夠引領、推動浙江乃至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精英人才。2003年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年來,學生生源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本科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3%以上。學校對外交流活動日趨活躍,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比利時、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荷蘭、瑞典、奧地利等國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協作關系,開展學術交流、聯合辦學、科學研究等活動。目前,學校招收了來自38個國家、地區的留學生,學習漢語言、中國文化及本科專業課程。
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先后獲得“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分配先進集體”、“浙江省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在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今天,浙江工業大學理應勇挑重擔,努力建成國內知名的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浙江經濟騰飛、社會進步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招生專業及初定計劃(均以當地省教育考試院、招生管理部門最后公布為準)
專業名稱 | 學制 | 科類 | 學費 | 招生人數 | 招生省份 |
美術類 | 四年 | 藝術文 | 7000元/人.年 | 70 | 江蘇、河北、湖南和山東 |
分省分專業計劃
專業 省份 |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 藝術設計 (公共藝術設計) | 藝術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設計 (數字媒體設計) | 動畫 | 當地 招生數 |
山東 | 5 | 3 | 2 | 3 | 5 | 18 |
江蘇 | 5 | 3 | 4 | 2 | 5 | 19 |
湖南 | 5 | 2 | 2 | 3 | 5 | 17 |
河北 | 5 | 2 | 2 | 2 | 5 | 16 |
總計 | 20 | 10 | 10 | 10 | 20 | 70 |
二、藝術學院專業介紹
藝術學院成立于2002年6月,學院現有本科生1200余名,碩士研究生100名;專任教師88名,其中教授6名、兼職教授5名、副教授22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10名,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浙江省教學名師1名,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教學委員會副主任1名。
學院現有藝術設計、動畫、工業設計三個專業,其中藝術設計專業下設環境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設計四個專業方向,擁有設計藝術學碩士點1個,校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校重點建設專業2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
近年來,學院多次承擔教育部和省重大科研項目多項,各類科研到款1000余萬元,出版各類專著、教材70余部。近三年研究的項目包括:申報成功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科技部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人文類項目1項,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項,浙江省科技廳、哲學社科重大項目6項,浙江省哲學社科、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等一般項目9項,廳局級一般項目16項。教師創作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術設計類大展,學生在全國和省級大學生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多媒體設計及動畫設計等大賽中多次榮獲各類大獎。
1、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旨在使學生系統掌握,城市與自然環境相關的藝術設計知識與技能,以建筑為本體,向室內外兩個空間所展開的綜合設計體系。學生一、二年級主要學習專業設計基礎課程,培養學生專業基本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三、四年級主要學習城市景觀規劃體系下的各類公共環境空間藝術造型、材料工藝等工程設計知識。整體培養學生解決專業綜合問題能力,以及關注當今城市人居生活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專業課程設置體現“厚基礎、寬口徑”,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培養模式,關注學生在本科后的繼續深造及適應社會建設發展的需要。畢業生可到建筑設計院、景觀設計院、城市規劃部門、建設公司、設計院校等單位從事設計、研究、教學及施工管理等工作。
2、藝術設計(公共空間藝術設計)
本專業是國內新興的藝術類專業方向,培養在開放性公共空間中進行藝術創造與相應的城市環境設計的專門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通過藝術造型能力的訓練,掌握現代城市的公共景觀、公共建筑、公共園林等空間造型規律和工程設計及施工能力。主要課程有:裝飾基礎、雕塑基礎、材料與工藝、建筑與環境設計、空間形態設計、展示設計、公共景觀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公共設施設計、環境雕塑造型、壁畫與浮雕、數碼圖形處理等。畢業生可到各級市政規劃局、交通部門、建筑和規劃部門、各類設計院所等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設計、研究、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3、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專業旨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培養學生通過對信息進行可視化設計,從而完成有效傳達的能力。本專業注重培養品牌策略與設計,平面設計,產品包裝,材料開發應用與印刷工藝以及展示設計等多方面理論與實踐能力俱佳的高級專業人才。課程設置在前期為以英語、計算機輔助設計、構成、圖形語言、攝影、插圖、字體設計、版面設計等基礎素質與專業基礎理論與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的;在后期將設置標志與企業形象設計、包裝設計、廣告策劃與設計、書籍設計、設計創意、印刷工藝、網頁設計和展示設計等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整合與創新能力、設計管理能力。畢業生可面向專業設計機構、展覽機構、廣告公司、出版社、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企事業單位,從事策劃、設計、教育、品牌建設與管理工作。
4、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設計)
數字媒體設計專業旨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以基于網絡和各種數字媒體的設計為專業主攻方向,充分考慮數字媒體的用戶體驗、信息傳達的有效性、交互的方法、功能與需求、技術與解決方案、用戶心理與舒適度等因素。課程設置注重如何通過設計和媒體手段的運用,滿足人們對信息交流的需求。培養學生如何通過掌握諸如文字、圖像、視頻、聲音等眾多媒體手段的使用,帶來良好用戶體驗的數字媒體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字體設計、圖形語言、版面設計、標志與CI設計、3D與Flash動畫設計、界面設計、網頁設計、設計創意、攝影、媒體與腳本、攝像與剪輯、視頻編輯、音頻編輯等。畢業生可以面向電視臺、電影公司、出版社、交互媒體設計公司、互聯網公司、展覽機構、廣告公司、報紙雜志等相關單位從事策劃、設計、教育、管理等工作。
5、動畫
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影視動畫與動漫設計的專業人才。主要課程有:攝像、插圖、原畫、電腦基礎、模型、動畫設計概論、動畫運動規律、腳本、分鏡頭、Flash動畫、3D動畫、影視編輯、動漫衍生產品設計、動畫創作等。畢業生可到各類動畫制作公司、出版社、影視動畫與特效制作公司、互動娛樂和游戲公司、數碼設計與多媒體公司、相關媒體與電視臺、玩具公司、廣告公司等單位從事插圖設計、漫畫與卡通設計、卡通動畫片、Flash動畫設計、3D圖形創作、影視動畫設計、影視后期創作、游戲設計衍生產品設計等工作。
三、招生錄取原則:
(1) 我校均采用當地省份藝術統考成績,不另行組織校考;
(2) 對專業成績與文化成績均上線的考生按綜合總分排序,統一劃定分數線。綜合總分 =文化成績總分(按高考總分750分制測算)×50% + 專業成績(按總分100分制測算)×7.5×50%。
(3) 錄取時按綜合總分從高分到低分,參考有關科目成績及德智體綜合衡量,擇優錄取。
(4) 英語單科成績原則上要求在75分以上(含75分,按單科總分150分計)
(5) 若以上辦法與國家教育部有關文件不符,則以國家教育部文件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