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創辦于1952年3月,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改稱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2月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民委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兩所高校之一。2009年成為廣西新增立項建設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國家首批“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海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資助項目”執行學校、“中國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收高校”。
學校位于廣西南寧市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現有東、西兩個校區,總面積1983畝。設有16個學院,58個普通本科專業,2個一級學科和4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授權點,覆蓋了哲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經濟學9個學科門類。11個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建設項目進入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現有來自32個民族、包括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外國留學生等全日制在校學生17906人。專任教師717人,正高職稱129人,副高職稱2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19人,具有碩士學位304人。近五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20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自治區級優質專業12個,自治區級精品、重點課程18門;承擔了國家、省部級、國際合作或具有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35項,獲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成果獎98項。《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先后入選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設工程,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期刊;其“人類學研究”欄目入選首批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
2000年以來,學校先后與13個國家、地區的70多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共派出6087名在校學生到東盟國家高校學習,招收來自26個國家的留學生4000多人。在57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少數民族干部和各類專門人才。不少畢業生已成為頗有成就的教授、專家、學者、作家、詩人、黨政軍領導干部。
藝術學院簡介
藝術學院成立于2003年7月,其前身為廣西民族學院藝術系。目前開設有6個本科專業,即藝術設計、美術學、音樂表演、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和廣播電視編導。可招收播音主持與語言藝術、少數民族音樂創作與理論研究、少數民族美術創作與理論研究等相關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另設有美術學、音樂學、藝術設計、播音與主持藝術、舞蹈學等成人教育本、專科專業。其中,播音與主持藝術是廣西高校同類專業中最早開辦的本科專業;學院為廣西“電視播音主持理論研究基地”,為廣西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高考聯考點。
學院下設聲樂教研室、器樂教研室、藝術設計教研室、播音與主持教研室、舞蹈教研室、廣播電視編導教研室和綜合實驗室;并建設有民族美術創作研究所、民族音樂表演研究所和民族音樂創作研究所。現有教職工50人,專任教師39人;具有高級職稱1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0人;同時聘請區內外藝術界專家20多人為客座教授、外聘教師。目前,學院在校生共1096人,生源來自全國19個省、自治區,學生整體文化素養及生源結構不斷提高和合理。
近幾年來,學校不斷加大對學院的經費投入,大力支持教學基礎設施和教學環境的建設與完善。目前,擁有適應專業發展的現代化教室、隔音式琴房、舞蹈練功房、標準播音錄音室、專業錄音棚、電視演播廳、藝術設計電腦實驗室、電子音樂實驗室和專業攝影棚等教學實驗室。學院重視課堂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組織學生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廣西電視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文藝演出活動。2009年受邀代表中國赴泰國參加“中泰友誼演唱會”演出,代表廣西參加國慶60周年彩車表演和民族大聯歡演出。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藝術大賽,屢獲佳績,如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尊重知識產權,遠離盜版”大學生公益短片單元一等獎,2007年中國唱片華語音樂大賽“銅獎”等。學院還十分注重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已與多家電視臺、廣播電臺和文藝團體、設計公司簽訂實習基地和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協議,給學生走向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提供機會與平臺。近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一直處于學校領先地位。
學院積極探索藝術教育新途徑,辦學理念及辦學思路明確,依托學校作為多科性大學及其地緣優勢,充分吸收少數民族以及東盟各國藝術精華,努力培養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吃苦耐勞精神,適用型、復合型的一專多能的高級藝術人才。
2010年招生專業介紹
藝術設計(平面廣告設計方向)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平面廣告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較高藝術修養和較強開拓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畢業后能在學校、出版社、形象設計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等機構從事包括商業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廣告設計、展示設計以及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課程設置:藝術概論、現代設計史、中外美術史、裝飾造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Photoshop圖形處理、數字圖形設計基礎(CoreDRAW)、三維動畫設計(3DMax)、字體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包裝設計、影視廣告設計、標志設計、廣告策劃、廣告設計、圖形創意、VI視覺設計、廣告攝影等。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較高藝術修養和較強開拓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畢業后可面向各類設計公司和建筑裝修公司,從事環境藝術設計、項目策劃與管理、工程實踐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從事藝術設計教育、研究等工作。課程設置:設計造型基礎、構成基礎、圖形創意、計算機輔助設計、現代設計史、藝術概論、工程制圖與透視、手繪效果圖技法表現、空間構成與創意、設計模型表達與分析、室內設計原理、家具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專題項目設計、人體工程學、裝飾構造與材料、裝飾裝修工程預算等。
美術學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美術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等部門,從事美術創作、教學、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課程設置: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藝術概論、中外畫論概要、古文字學與古代漢語、書畫鑒定概論、美術與攝影基礎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等能力;能夠在廣播電臺、電視臺、藝術院校、影視部門、文藝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配音、文藝表演、新聞采寫以及教學科研活動的專門人才。課程設置:普通話語音和播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節目主持人概論、文藝作品演播、廣播電視即興口語表達、影視配音、影視表演、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新聞采編、藝術概論、傳播學概論、漢語、中外文學、演講與辯論以及攝影攝像技術、形體訓練、影視化妝等。
廣播電視編導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編導、制作等方面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等能力;具備能夠在廣播電視電影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導、制作、主持以及攝影、撰稿、編劇、社教等方面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課程設置: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藝術概論、廣播電視節目策劃、非線性編輯、紀錄片創作、視聽語言、廣播電視音樂編錄、中國文學、中外電影戲劇史、影視作品分析、新聞采寫、攝影攝像造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廣播電視節目導播、電視節目營銷等。
音樂表演(聲樂方向)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聲樂表演基本理論與技能,基礎扎實,具有較強藝術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在文藝團體、藝術院校、大中專學校、群眾藝術館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表演、文化藝術活動、教學及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課程設置:演唱、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民族民間音樂、中外音樂作品欣賞、歌曲創作、藝術概論、形體訓練、合唱與指揮常識、電腦音樂制作基礎、中外音樂史、東南亞國家民族音樂等。
音樂表演(器樂方向)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有器樂表演基本理論與技能,基礎扎實,具有較強藝術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在本專業領域從事表演、專業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專業主干課程設置:獨奏、合奏(重奏)、少數民族特色樂器演奏、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概論、視唱練耳、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等。
舞蹈學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能從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論研究、舞蹈教學以及編輯等工作的高等專門人才。畢業后能在藝術院校、企事業單位、大中專學校、電視臺及相關的藝術部門從事舞蹈表演、編導、藝術指導以及教學、科研工作。課程設置:中國舞蹈史、中國民間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綱、歐美現代舞史、舞蹈寫作、芭蕾舞、古典舞、現代舞、中國少數民族舞蹈、東南亞舞蹈、編舞技法、舞蹈解剖學等。
(詳情請登陸學校網址:www.gxun.edu.cn或http://zs.gxun.edn.cn)
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 招生 人數 | 學費 (元/每年) | 考試科目 (外省考生) | 招生地區 | 報考 辦法 |
藝術設計 | 80 | 8800 | 素描、色彩 | 廣西、河南、河北、湖南、山東、山西、江西、遼寧、黑龍江 | 符合條件的考生,到當地招生辦報名參加各省(區)的藝術類高考。外省的考生必須參加由我校單獨組織的設置在外省考點的考試。(請考生務必注意我校在各省公布的考點和考試時間) |
美術學 | 25 | 8800 | 素描、色彩 | 廣西、河南、湖南、山東、山西、江西、遼寧、黑龍江 | |
音樂表演 (聲樂方向) | 18 | 8800 | 演唱曲目、視唱、才藝表演 | 廣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東、江西、遼寧、黑龍江 | |
音樂表演 (器樂方向) | 18 | 8800 | 演奏、視唱 | ||
舞蹈學 | 40 | 8800 | 劇目、基本功測試、舞蹈動作模仿 | 廣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東、江西、遼寧、黑龍江 |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80 | 8800 | 自備稿件、指定稿件、即興話題、才藝展示 | 廣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江西、遼寧、黑龍江 | |
廣播電視編導 | 60 | 6900 | 綜合知識、故事寫作、影視作品分析 | 廣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江西、遼寧、黑龍江 |
以考生填報志愿時各省公布的招生計劃數為準。
外省考生考試科目
考生必須憑準考證、身份證(或戶口簿)參加考試。
一、藝術設計、美術學考試科目:1.素描(時間3小時),考試的內容一般以石膏頭像或人物頭像為主;2.色彩(時間3小時)。考試工具:鉛筆、碳筆、顏料由考生自備,用八開紙(統一發放)。
二、音樂表演聲樂方向考試科目:1.演唱曲目自定(3分鐘內);2.視唱(2分鐘內);3.才藝表演主要是學生展示專業以外的藝術才能(如朗誦、小品、聲樂、舞蹈、器樂、繪畫、書法等,3分鐘內)。考試用具:伴奏音樂、表演道具、演奏樂器(除鋼琴)等自備,考場配備鋼琴和播放音樂的CD音響。
三、音樂表演器樂方向考試科目:1.演奏(5分鐘以內);2.視唱(3分鐘以內)。考試用具:除鋼琴以外,其余樂器自備。
四、舞蹈學考試科目:1.劇目(舞種不限,3分鐘);2.基本功測試;3.舞蹈動作模仿。考試用具:伴奏音樂、表演道具、演奏樂器(除鋼琴)等自備。考場配備鋼琴和播放音樂的CD音響。
五、播音與主持藝術考試科目:1.自備稿件(3分鐘內);2.指定稿件;3.即興話題(3分鐘內);4.才藝展示(如聲樂、舞蹈、器樂、小品等,2分鐘內)。考試用具:才藝表演道具、音樂伴奏、樂器自備。考場配備播放音樂的CD音響。
六、廣播電視編導考試科目:1.綜合知識(筆試90分鐘);2.故事寫作(筆試60分鐘);3.影視作品分析(筆試120分鐘)。
經測試合格者,由我校發給相關專業合格證并在網上公布,公布時間約在2010年4月初。
專業錄取規則
1.廣西考生
(1)藝術類各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另定),在廣西藝術高考專業成績合格和全國普通高考文化成績合格的前提下,原則上按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同等條件下參考相關科目成績和專業素質。(2)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以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綜合排名從高到低錄取,綜合成績=廣西藝術高考專業成績×70%+全國普通高考文化成績×30%。(3)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以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綜合排名從高到低錄取,綜合成績=廣西藝術高考專業成績×60%+全國普通高考文化成績×40%。(4)藝術設計、美術學專業錄取條件:無色盲、色弱、夜盲。(5)音樂表演、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男性1.70米以上,女性1.60米以上(專業素質條件突出者可適當放寬身高要求),普通話標準、五官端正、身材勻稱、肢體無缺陷、無色盲、色弱,考慮一定的男女比例。
2.區外考生
只錄取取得我校藝術類專業校考合格證的考生。同時,有聯考的省(市)考生,必須取得所在省(市)聯考專業合格證。具體原則為:
(1)藝術類各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另定),在全國普通考高文化成績合格的前提下,原則上按校考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同等條件下參考相關科目成績和專業素質。(2)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以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綜合排名從高到低錄取,綜合成績=我校校考專業成績×70%+全國普通高考文化成績×30%。(3)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以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綜合排名從高到低錄取,綜合成績=我校校考專業成績×60%+全國普通高考文化成績×40%。(4)藝術設計、美術學專業錄取條件:無色盲、色弱、夜盲。(5)音樂表演、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男性1.70米以上,女性1.60米以上(專業素質條件突出者可適當放寬身高要求),普通話標準、五官端正、身材勻稱、肢體無缺陷、無色盲、色弱,考慮一定的男女比例。
咨詢電話:0771-18978140323、3263069、3260410
廣西民族大學招生辦公室
2009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