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以下簡稱記):從何時開始關注藝校學生的就業問題?
宗庸卓瑪(以下簡稱宗):3年前,有個學校邀請我去做聲樂專業畢業考試的評委。去之前很高興,覺得可以在其中找到幾個好苗子。因為我自己是聲樂出生,當時,國家民委對全國有藝術天份的人都給予部分學費資助,將有聲樂天分的人都送到上海學習。這個政策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沒有了,邊疆少數民族有好多特有天賦的孩子,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上學深造,所以我一直想在云南辦個少數民族聲樂研究班,就算在26個民族里面,每個民族找到一個拔尖的學生也不錯,但一直沒辦成功,這就成了一種心病。
畢業就失業,夢想破滅
記:那次做評委的感受怎樣?
宗:我一共聽了兩天,當中有的孩子一上臺就發抖,部分學生連一首歌都唱不好,這件事令我感觸太大。很多父母不懂藝術專業學校的狀況,以為送孩子上藝校,畢業出來就是大明星了,他們只看到明星非常光輝的一面,卻不知道背后要付出多少艱辛,藝術院校的收費比其他學校收費要高很多,一旦孩子畢業后難就業,父母的夢想就會破滅,落差太大。可擴招后,很多學校一味盲目招生,教學質量怎么保證啊。
記:大學生就業難全國都存在。
宗:是的,我是搞藝術的,就特別關注藝校生,當中關注最多的又是聲樂和舞蹈專業。這些畢業生如果不能上舞臺,連當地的文化館、藝術院團都不能進,甚至連夜場都上不了,那幾年就白學了,多可惜。
擴招應該考慮師資力量
記:你認為造成藝校生就業難的原因是擴招?
宗:從兩面看,首先我認為擴招讓更多孩子有機會上大學深造,同時也注重藝術人才的培養,這是好事。但你想想,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好的音樂學院,每年的聲樂專業都有幾千人來考,但最后只要20人,5年下來也只有100多人,每年都堅決不擴招。但部分綜合院校的藝術專業擴招后,聲樂專業擴招50名,5年下來都有好幾百學生,可他們的師資能夠達到嗎?教學質量能夠保證嗎?
記:對類似問題你是否做了提案或者有什么建議?
宗:來開兩會前,我在飛機上就一直很納悶:到底要不要在會上提一提這個問題,可如果說的話,會打破很多學子的夢想,不說的話,我又常常想起那些來跟我反應的父母,孩子工作難找,學幾年都白學。我只希望各個大學辦的藝術院系師資力量過硬,教學質量上把好關,培養出更多的精品人才。
藝校都成了“避風港”
受訪者:云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某教師
我個人比較認同宗庸卓瑪的觀點,大學擴招后,很多人都可上大學,以前招生對生源是選了又選,擴招后挑選的余地不大,為了要招收到先天素質好的學生,藝術院校的做法多是將文化分數降低,這本來無可厚非,但到了考生那里,就成了文化成績差的學生的選擇,這樣就導致考生一批不如一批,藝校都成了文化差生的“避風港”。前年我去監考,有個考生五音不全,從頭唱到尾沒找準一個音。
該教師說,云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培養的大多是音樂專業老師,這個領域的人才需求量本來就沒有語文、數學的教師那么多,可畢業生都想留在城市,但多已飽和了;鄉村學校的藝術師資緊缺,畢業生多不愿去,這樣的現象,在很藝校畢業生身上都會發生。
藝校有很多精英
受訪者:策展人林善文
2003年,林善文從云南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畢業,進入社會打拼已5年多時間,現是藝術策展人。老藝術家劉曉說:“林善文寫得一手好文章。”林也認為自己是比較自覺的學生:“詩書畫不分家,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藝術能走多遠,所以在校里我是比較自覺鍛煉和塑造自己的一個人,常看專業之外的許多書籍。”
林善文說:“藝術類專業的學生接受能力快,動手能力很強,轉行也很容易,用人單位也多喜歡有一技之長的學生。”林善文說,“我們班上有13個同學,畢業后有人搞設計、有人教書、有人做攝影記者,都過得好好的。”
“學生的素質和擴招沒有直接聯系,才進大學校園的學生可能參差不齊,但他們的人生還沒有定格,在大學校園有很多精英,他們可以互相學習和影響,上進的人自然也會改變自己。進藝校的學生可能懷有藝術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目的還不是為了糊口飯吃。一旦進入社會,面對就業壓力,他們也可以隨時改變自己。”
專業院團不招藝校生
關鍵問題在于,業內人士認為藝校生畢業后應進入藝術院團,風風光光登臺演出,但相關專業院團并不接收。云南省歌舞劇院舞蹈團團長李魯就告訴記者:“現在基本上都不招收藝術院校畢業生,這些年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很難達到團里的標準。如果有什么項目,可能會要藝校畢業生來做臨時演員,跟著鍛煉一兩年,每個月有300塊錢工資。等到有名額的話,再慢慢給轉正。”
找個飯碗易,實現夢想難
受訪者:市民和學生家長
藝術院校希望培養高精尖的藝術人才,實現學生的藝術夢想;另一方面,文化成績不好的學生只為考上大學拿文憑,為找個飯碗增加多一層保險,二者之間形成了較大錯位。
可是,轉行真的容易嗎?有藝校學生及其家長認同林善文的觀點:進入藝校與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可能有一段距離,但如果轉行就業,也非難事,到單位做個接線員,或者到哪個單位接待,可能都擁有自己的優勢。對此,市民劉先生也認為:“藝校生只要有相關藝術特長,到了企事業單位,辦個晚會,舉行個娛樂比賽,都有展露一手的機會。而且現在社會變化快,很多東西都要到社會上再學,藝校生也可慢慢鍛煉就可改變。”
記者采訪中也發現,相關單位一般不問畢業生的專業,只看你愿做什么,會做什么。昆明君豪娛樂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說:“我們夜總會里的崗位可能會比較適合藝校學生,對身高、身材、長相的要求較高。”這樣的話,藝校相關專業的學生就會具有很大優勢。
昆明立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說:“如果學生具備很好的實踐能力和業務能力,同時也有一定的藝術特長,肯定會著力培養,你是哪個專業的,關系都不大。” 廣東發展銀行昆明分行負責招聘的蔣老師說:“確實有些銀行為打造窗口形象,會錄用一些形象好、氣質佳的藝校學生,任大堂經理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