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劉俊華
前日,一名藝術高考生曉欒(化名)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他在武昌區一家畫苑上培訓班,準備參加湖北美術學院的高考招生藝術專業測試。畫苑負責人前段時間向學生表示,如果愿意交2萬元,他可安排“槍手”代考,保證學生獲得專業合格證。一些學生通過家長聯系,請畫苑幫忙安排“槍手”。
根據曉欒提供的3名考生名單,記者找到該院招生處反映了這一情況。該院負責考務的副院長周向林非常重視,當即安排考務組老師核查這3名考生。當時已是上午9時,考試結束時間為11時30分。時間緊迫,為了弄清涉事考生的相關信息和所在考場,考務組的8名老師要翻閱8000多份考生報名資料。
10時30分,三名考生資料相繼被找到。因考生分布在三個不同考點,周向林帶著記者驅車往返。經考務組的老師一一仔細核對,發現舉報人反映的三名學生均為本人參考。興師動眾的一場突查,并沒有發現“槍手”,記者感覺十分過意不去。
周向林介紹說,湖北美術學院今年的專業考試報名人數達4萬多人次,考試成績與高考錄取密切相關,涉及到每一個考生的切身利益。在已經結束的一場考試中,學院查獲3起代考行為,并做出了取消舞弊考生資格的處理。雖然這次突查并沒有發現“槍手”,但排查過程表明了學院維護公平、公正考試環境的決心。
聽周向林副院長這么一說,記者感到釋然了很多:是啊,無論是記者采訪調查,還是老師們費心費力排查,不都是為了維護考試公平公正?但愿以后考場上都不存在“槍手”。采訪“落空”不也是一件好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