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位知名人士建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目前,藝術院校正在進行的美術、表演等專業考試,掀起了2009年高考第一輪考試熱潮,同時也攪熱了社會對高考制度的新一輪關注。日前50多名知名人士參加“第三屆信孚公益論壇”時,建議的藝術院校招考舍棄外語科目成了爭議的熱點。
●熱點建言
藝術院校招考舍棄現行的外語考試
在當天的發言中,高考制度改革成為熱點,其中包括非戶籍人口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存在的現實問題等。曾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導的知名畫家陳丹青提出的“藝術院校招考舍棄外語考試”更是引起共鳴。
“我只能在自己比較熟悉的人文藝術學院這一塊提出建議,因為我最早曝光的事情是外語考試。”
陳丹青提出,凡是史論專業的外語考核當然要和其他學科一樣,史論專業外語要求非常高的。“此外,部分專科如演奏、舞蹈、繪畫、表演等等專業,廢除外語考試,嚴格貫徹業務優先擇優錄取,這個在50、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都是奏效的。”陳丹青說,“這個政策先從附中招生開始實行。”
作為知名畫家、也曾引起社會廣泛爭議的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丹青說:“藝術教育的特殊規律,少年時期、13到17歲左右可以說是一生當中最關鍵、最奏效的業務技術學習階段,此一階段不能全身心投入技藝培訓,而荒廢在外語考試當中,是不可挽回的浪費和糟蹋。同時不但對人文藝術學生,也要對所有專科學生加強中文教育,中文教育不合格應該被視為嚴重的甚至首要的缺陷。”
陳丹青建議可以仿效歐美國家藝術學院做法,對不同年齡、身份、性別的藝術熱愛者開放,藝術面前人人平等,其中優秀者可以給結業證書。西方藝術學院包括日本,70、80歲的人都可以上,根本沒有考試這一說,你喜歡藝術你來就是,很簡單,所以不影響生源不影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