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藝考熱逐漸升溫,帶動了全社會對于“藝考”的深層次關注,相關培訓、輔導產業逐年火爆,與其相關的評論、爭論亦隨之應運而生。隨著每年擴招的藝術專業,不斷增長的藝考人數被媒體冠之為“藝考大軍”。許多問題開始浮出水面,讓我們去思考:如何認識藝考?“臨時抱佛腳”可不可以通過藝考?
政策:統考將是趨勢
300分-500分能上什么大學?這對于地處山東、湖北、四川、河南這些高考大省的普通類學生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分數,因為這些省份的本科二批線接近或超過500分。那些在500分以下,無法享受高考分數優惠政策的普通類學生,可能只能上三本或專科。可這樣的高考分對于藝術類考生而言,卻可以上本科。哪邊賺哪邊虧,考生心里自然有桿稱。
有人這樣說“一提起藝考,全國看山東”。山東作為“高考大省”、“藝考大省”,每年有數千人參加藝考,2008年竟達到17萬人,相當于近二十所綜合類院校的總人數。面對著藝術大軍膨脹、淘汰率高增、校考繁多、考生連續趕場疲憊不堪等現象,山東省教育廳不得不做出“從2009年開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類專業招生專業考試實行全省統一考試”的政策。
根據該政策,2009年,除山東工藝美院和山東藝術學院兩所獨立設置藝術本科院校外,其他省內院校的美術類本科專業招生都要使用統考成績,很多高校都不必為藝考再操心了。
政策規定,教育部明確的31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和享受同等政策的院校,其美術類本科專業可在山東省統考的基礎上進行校考,也可使用山東省統考成績;省外其他二本以上院校的美術類本科專業原則上使用山東省統考成績,因特殊原因可進行校考;所有民辦高校、獨立學院和省內其他二本以上院校的美術類本科專業及所有在山東招生的美術類專科(高職)專業均使用山東省美術類專業統考成績,學校不再單獨組織專業考試。
“底子薄弱考生過關難”,青島一位賈老師曾對媒體這樣說,“統考之后,全省統一命題、閱卷,這些學生利用不同學校的考試機會進行‘撿漏’的概率就變得很小,基本會在統考這一關就遭到淘汰。”
山東省開全國“藝考統考”之風,并且受到了全國各大學、各媒體與教育管理部門的肯定,推行到全國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對于大學來說,這項政策減低了工作成本與強度,能夠盡可能地吸納優質學生,而對于媒體與教育部門來說,關于招生腐敗的負面消息也將會少得多,更多的是對于正面的、積極因素的肯定。
該政策的出臺,那些“臨時抱佛腳”的考生顯然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樣去尋求“漏網之魚”,而是應該主動地做好“攻堅”打算,不抱有任何的僥幸心理。藝術考試走向統考化,既是大勢所趨,亦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即使像湖南、浙江、江西等省還未進行藝術類統考,但是也開始呈現出了多校成績互認、某門課程統考以及不同學校命題同一化的政策,這些政策的頒布,實際上就是走向統考的一個征兆。尤其是在近期部分高校召開的關于2009年藝考的工作會議上,關于這個問題也在不斷地達成趨勢性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