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對于數十萬計的山東藝考考生而言,有一個天籟之音:《2009年山東省普通高校美術類專業招生全省統一組織專業考試的通知》發布,從明年開始,我省普通高等學校美術類專業招生專業考試實行全省統一考試。這個高考改革進程中的局部糾偏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艱辛”是深深鐫刻于藝考考生心中的兩個字。
藝考的奔波令眾多考生不堪重負。去年曾經有一名美術考生列出自己當年的藝考賬單,報名費(8所學校)約1500元;住宿費(16天)1000元;餐費(16天)900元;交通費1500元;顏料、工具費用1000元,共計5600元。如果再加上考前惡補、早期投入的花費,通向藝術殿堂的確需要有資金支持。時下,許多藝術考生為了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會加大專業補習的強度,考前輔導花費五六千元甚至幾萬元也成為尋常之事。
伴著藝考熱,衍生出一些更為畸形的社會現象,污染了藝術教育這片凈土。考前輔導班就是其中之一。如北京不少知名藝術院校的老師都在校外開有考前輔導班。他們與全國各地的中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高中一下子會有幾百人集體去北京上專業輔導班,并且一上就是幾個月,甚至半年,每月學費3000元左右。
細算起來,一個小小的考前輔導班一個月就可以創收數十萬元。最令人震驚的是,這些考前輔導班幾乎個個火爆,有的甚至供不應求,原因是因為隱藏在輔導班背后龐大的關系網。多數輔導班的老師來自藝術院校,他們本人都是本院校藝考的評委,操藝考生殺大權。于是,許多考前輔導班大膽發出許諾:只要參加輔導就能得到某某藝術院校的專業測試合格證。
藝考統考可謂眾望所歸。截至去年,藝術統考在全國范圍內只有山東省、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三個省市自治區是盲點。藝考統考遲遲未果,與其背后的利益密不可分。根據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2007年我省參加藝術專業測試的考生人次近98萬,15天內在479所本科院校和16所專科(高職)院校的特殊專業(如空中乘務等)走完藝考,平均每名考生參加6場測試,藝考之熱可見一斑。一位有心人曾給2007年山東藝術高考算過一筆經濟賬:全省16.9萬藝術考生,以半月藝考每人投入3000元計算,一個超過5億元的巨型蛋糕赫然出爐。
此次,全省美術統考僅僅對教育部明確的31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和享受同等政策的院校“網開一面”,即美術類本科專業可在全省統考的基礎上進行校考,也可使用我省統考成績。其他所有民辦高校、獨立學院和省內其它二本以上院校的美術類本科專業及所有在魯招生的美術類專科(高職)專業均使用我省美術類專業統考成績,學校不再單獨組織專業考試。
并且, 此次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對實行校考的院校加以限定,規定“所有使用校考成績進行錄取的院校,若在山東組織校考,要向我省提出書面申請,經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批準備案后才能夠在我省設立的考點進行考試。經同意進行校考的院校,要提前將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等考試信息報送承辦市招辦并簽定考試協議”。
由此,十余萬考生省卻風雨中的數十萬次等候;減少考生的多次趕考;減輕了考生的經濟壓力……明年的藝考現場該有怎樣喜人的清靜?大膽假設,美術類專業統考推而廣之,又有多少考生受惠于此?或許,對于藝術教育整體都會有一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