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抱佛腳”考生越來越少
高三學生小醇報考了山東某高校的鋼琴專業,距離考試還有一天,她仍然保持著每天練琴2個小時的習慣,沒有因為馬上就要考試而“加班加點”或者惴惴不安。“我不太緊張,從5歲我就開始學鋼琴,都過了8級了,沒啥可緊張的。”小醇媽媽談起即將到來的高考也十分輕松:“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童子功,水平已經在那了,臨陣磨槍也沒什么作用,只要發揮好就問題不大。”
這種狀態在招生老師那里也得到了印證:“這幾年的學生‘臨時抱佛腳’的明顯少了,童子功、長期的音樂教育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考場上考生、老師都比較放松,反而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記者了解到,考題的多樣化、全面化以及即興因素也從客觀上擋住了“臨時抱佛腳”考生。據悉,很多音樂學院在考試中除了聲樂演唱、器樂演奏的自選曲目外,還會為考生挑選曲目讓考生臨時演唱、演奏。個別學校在初試后,會精心挑選考生基本沒有任何基礎的曲目讓學生回家練習,兩天之后再來表演。僅這一關,就淘汰了很多臨時突擊、只會彈規定曲目的學生。
李聰院長介紹:“目前,我們招收的學生中從高中開始‘臨時抱佛腳’的極少,除非是很有音樂天賦的。我們學院專業課程當中的作曲、和聲都需要一定的音樂積累和水平,‘臨時抱佛腳’的學生根本駕馭不了,很快就會被淘汰。學生和家長都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臨時抱佛腳’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