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建省正式出臺并向全省印發了《福建省教育廳2011年工作要點》。
我省明確提出今年將推進多項高招錄取辦法改革,除了新實行“高職單招”“一檔多投”錄取模式外,年內還將開展高校按大類招生試點,考生高考后填報志愿時,可直接填報該大類名稱,新生在本科階段用一兩年時間統一學習基礎課,然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雙向選擇的原則進行專業分流。
2011年全省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推動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確保全省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達99.5%以上,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達98%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4%以上;適齡幼兒入園率達91%以上;力爭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9%以上。
學前教育 糾正“小學化”傾向
在學前教育方面,我省明確規定要加快發展公辦園,重點加強農村學前教育,實現農村每個鄉鎮、城市每個街道至少有一所公辦園目標。通過擴大幼教師資培養規模、轉崗培訓農村小學學科富余教師、招聘非幼教專業師范畢業生、引導培訓非幼教專業高校畢業生等方式,多渠道補充幼教師資。
制訂舉辦學前教育機構的基本條件,實行幼兒園年檢制度,堅決治理無證辦園和亂收費。堅持科學保教,推進0-3歲嬰幼兒教育指導工作,防止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中小學教育 嚴格控制中小學生家庭作業量
義務教育方面,推動中小學布局與城鎮發展同步規劃、建設。加快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按標準配置教學儀器設備、體育藝術教學器材和圖書資料。完善小學免試就近入學、小學升初中招生劃片或電腦派位等辦法。
我省明確規定,今年除嚴肅查處全省各中小學違規舉辦重點校、重點班行為外,將加大對違規組織學生節假日集體補課的查處力度,規范中小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嚴格控制學生的家庭作業量、考試次數和難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我省還明確要求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平等接受教育。
此外,今年還將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定額標準,適當增加小規模學校公用經費。
普通高中 鼓勵開設職教選修課
普通高中方面,調整優化普通高中布局,向市區、縣城集中辦學。加強優質高中內涵建設,發揮示范輻射作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求。鼓勵普通高中開展富有特色的課程建設、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及各類教育。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開設與職業教育相關的選修課程,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
中等職業教育方面,鼓勵各地各中職學校開展職業教育改革試點。指導泉州市和晉江市開展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18個縣(市、區)開展職業教育專項改革試點及70所中職學校21個專業的專業規范化建設、專業改革和課程改革試點。
高招改革 開展大類招生試點
在推進高招錄取辦法改革方面,完善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投檔模式、藝術類專業考試辦法,實行“高職單招”“一檔多投”錄取模式。推進普通高校招生改革,開展高校按大類招生試點,規范加分政策。
所謂按大類招生,就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按一個專業大類招生。考生填報志愿時,直接填報該大類名稱即可。通過該方式錄取的學生,在本科階段用前1年到2年的時間統一學習基礎課,然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雙向選擇的原則進行專業分流。比如某所高校今年在我省的招生專業有數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經濟學類等多個大類,那么考生在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時,就可以選其中一個大類進行填報志愿。假設該考生比較喜歡經濟學方面,但又把握不準具體學經濟學的哪個方向,那么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只需填報該高校的經濟學大類即可。因為經濟學大類下含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等具體專業。考生一旦填報了這所大學的經濟學類專業,當該考生被錄取后,考生可以先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高校入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再選擇經濟大類中某一具體專業。
高等教育 推動廈大建南方海洋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方面,加快推進廈門大學“985工程”、“211工程” 和福州大學“211工程”建設。推進新一輪省部(辦)共建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工作,推動農業部與省政府共建福建農林大學、集美大學。組織實施一般本科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辦學水平提升計劃。推進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遴選4所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推動廈門大學建立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加快推進高校債務化解工作。
公布支持高校重點增設專業名單,組織開展年度高等學校專業結構調整工作,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組織開展人才培養培訓調研,制訂實施海洋經濟、文化創意產業、師范教育等人才培養培訓專項規劃。
更多藝術類高考信息查詢請訪問:藝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