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不該只考文化課
2011年高考硝煙已經燃起,眼下最熱的當屬“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了。“掐尖大戰”、“小高考”、“增加考生負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自主招生考試究竟應該考什么?多校聯考利弊得失如何?3月7日,記者采訪了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來自高校的代表、委員。
觀點:自主招生不該只考文化課
采訪對象:全國人大代表、大連海事大學校長王祖溫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大連海事大學剛剛進行自主招生考試,獲得考試資格的1900多名考生中,有1300多人來校參加了考試。與其他高校相比,大連海事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晚了一兩周時間,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一些考生放棄了考試。如果通過該校自主招生考試,高考時文化課成績只要過該省一本線,即可被錄取。
大連海事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科目為英語、數學兩科,體育、藝術特長生還進行了專業加試。不過,王校長對這種類似“小高考”的考試模式并不滿意。“學校要根據自己需要人才的特點,通過自主招生環節,把想招的人招進來。”王祖溫認為,文化課考試應在高考中進行,而不應在自主招生中進行。
觀點:適當“制約”考生有必要
采訪對象: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院長朱鴻民
今年,北京科技大學與北京其他四所水平相當的高校結成自主招生聯盟,獲得五校自主招生資格的考生同一天參加了同樣內容的考試。
朱鴻民贊同這種聯招的考試辦法。他認為,如果每所高校都單獨組織自主招生考試,既造成學生趕場,浪費時間精力,又沒有必要。“有的學生可能會申請10所高校,即使都被錄取了,他最終也只能選擇其中一所。”朱鴻民說,從近幾年高校錄取情況看,考生獲得高校自主招生加分資格后,填報志愿時真正報考該校的比例并不高,如果各校再單獨組織考試,不僅考生負擔加重,也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而高校聯考,資源共享,則比較合理。針對有些聯盟自主招生考試時間撞車現象,朱鴻民則認為,對報考學生適當的制約是有必要的,因為少量人占用大量資源卻未必有用,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觀點:自主招生未必增加選擇機會
采訪對象: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艾洪德
和朱鴻民委員觀點不同,艾洪德代表認為高校聯考招生,有許多問題需認真思考。針對聯考增加了學生選擇機會說法,艾洪德表示,幾大聯盟錯開考試時間,考生可以參加多所高校考試,但多數高校不會考慮第二志愿,學生即使同時獲得了幾所高校自主招生資格,在最終的高考志愿填報中也只能選擇其中一所高校,且只能獲得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聯考本身并沒有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
而對于聯考減輕考生負擔一說,艾洪德也持不同看法。“實行聯考,考生不必分別參加各個高校自主招生考試,表面上降低了考生成本,減輕了學生考試壓力。但實際上許多聯盟高校在聯考后還有自己的特色選拔考試,考生除了要做聯考高校統一出題的綜合卷,還要做一份所選高校的特色卷,試題難度較難把握。”艾洪德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參加考試的成本降低了,可準備考試的負擔卻未必減輕。
自主招生三問
受訪者
北師大校長鐘秉林北大常務副校長柯楊復旦大學博導葛劍雄
1搶高分考生還是選偏才怪才?
“現在就是淪為‘小高考’,這樣選出來的學生高考也能選出來。”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博士生導師葛劍雄委員對現行的自主招生制度并不滿意,坦率地連稱“缺乏意義”。葛委員認為沒有必要為占比1%都不到的偏才、怪才去修改高考制度,這些人完全可以在現有制度下設計一些特殊辦法。“另外這些人一定要上大學嗎?韓寒沒有上大學就很好嘛!高考考不上,可不可以讓他旁聽?”
對于自主招生“有掐尖兒”之嫌的說法,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鐘秉林委員明確表示反對。他介紹說,北師大每年招收2200個學生,拿出不到5%――100個左右名額做嘗試。據測算,全國33所高校自主招生總數也只占全國考生總數的不足萬分之五,“不管從數量角度講還是從公平競爭角度講,都談不上‘掐尖兒’。”
2自主招生關鍵何在?
高考因“一考定終身”而遭長期詬病,因此自主招生一度被寄予厚望。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柯楊委員認為,自主招生把高考“一次性”的考試風險分攤開,不僅中學有一次推薦把關,筆試之外還有面試過程。比如北大醫學生過去只招理科生,實際上好醫生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在面試過程中北大特意安排學醫志愿、心理測試、同情心等人文素質的考察,并且在筆試排名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面試成績。
有人認為自主招生應該擺脫高考的影子,而不僅僅是多了個面試環節的“小高考”。對此,鐘秉林委員表示,高校積極探索自主招生改革理當支持,在制度設計方面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整個過程是否能保證公平、公正,考題設計是否科學有效,試卷評判怎么準確合理等等,非常復雜。”
3理想的自主招生什么樣?
理想中的自主招生什么樣?想招到什么樣的學生?柯楊委員稱,自主招生范圍過小因此沒有理想狀態,高考不改革,就無法做到真正自主,只能慢慢磨合,逐步走向“對所有學生都不以分數為唯一判斷標準”的方向。“國外招生面試時老師有極大權力,老師如感覺某個考生有功利性,即使分數極高,他不用說出原因就可以不要這個考生。”
葛劍雄委員說,從理論上講,自主招生應該全部放開,“為什么我不能自主挑選學生呢?你要靠我培養,對我卻沒有基本的信任。”他稱,真正的自主權包括名額、方式、命題、錄取都由學校說了算,但現階段因地區差異、公立大學等原因還做不到。
更多相關信息查詢請訪問:藝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