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已結束,2011年中高考已進入倒計時。很多考生異常焦慮,天天按部就班地復習備考、做題,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考不出什么效果,考生心里很沒底。有的家長甚至失去信心,再過幾十天就要中高考了,認為臨陣磨槍、臨時抱佛腳已經沒用了,即使能夠提高分數也長不了幾分。
中高考專家提醒考生家長和考生,4月和5月是中高考的“提分黃金期”。考生必須提煉復習點,把握得分點,抓住得分點,才能集中這有限的時間沖擊最高的分數!
案例
近日,本刊熱線接到一位高三生的求助電話,學生說:我是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三學生,原來成績還可以,但進入高三后,感覺學得越來越吃力了,也越來越怕考試了,父母對我期望很高,天天變著法的給我做好吃的,我上學期期末考的不好,他們很失望但還是鼓勵我。我心里特別內疚,剛剛結束的一模也感覺發揮的一般,我總是失眠然后通宵復習,感覺什么都看了,可做起試卷來卻大腦一片空白。我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了,為什么還是一樣的學,就是學不進去了呢?
苦學無果,通常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導致學習效率降低。距離中高考還有不到六七十天的時間,考生們紛紛進入緊張的沖刺備考狀態。時間緊,任務重,難免胡子眉毛一把抓。專家指出:這種備考方式實際上是不科學的。學生的學習類型各有不同,而備考沖刺也是各有“竅門”,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讓考前復習事半功倍。
學生:自我分析,適時調整
尖子生:高效復習重在提升
尖子生在復習時通常會遇到一個問題:老師的課太“淺”了。作為尖子生,必須意識到 “聽講”的意義在于要把這個過程變成考驗基礎與思維能力的“練兵場”,利用老師講到的內容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變被動為主動,在注重基礎的同時,追求更高的復習效率。文章來自藝路網
中等生:
在被忽視中實現自我突圍
同時面對著幾十名學生,老師是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個體的,而位于中間層的學生則是最常被“忽視”的一類。教育專家給中等生的建議是,在備考過程中,根據自己學科的優劣,有意識地針對性復習,揚長補短。
偏科生:最忌“以強補弱”
教育專家指出:此種做法并不科學:考生某一科目越強提分空間就越小,而最后的“拔高題”更不是每個考生都能全分拿下的。相反,對“弱科”而言只要夯實基礎知識就會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賈教授建議考生:增加弱科的復習時間,根據“一?!痹嚲矸治龀隹梢蕴嵘牟糠?,針對性地量身定制提分方案,進行“定點”復習。
家長:不妨學會“聆聽和沉默”
不少家長反映,這段時間不知該怎么對待家里思想壓力大的考生。想幫幫忙,卻無從下手。
專家建議,家有中高考生的家長,不妨適當“聆聽和沉默”。首先,要用坦誠、信任給孩子設計輕松的臨考情景??记埃⒆有木w繁雜、凌亂,家長若能坦誠相待,孩子會主動找你溝通,釋放考前壓力。沒有信任,孩子壓力釋放就沒有渠道。
其次,在平等、聆聽、沉默中構建科學的疏導渠道。臨考前家長叮囑孩子時,一忌過度呵護,二忌措辭不當。家長宜拿換位思考的眼光來給孩子出謀劃策,在孩子遇到復習困難、郁悶發急時,可幫助孩子與老師溝通、協商,統籌安排、合理引導;在孩子煩躁、失眠、抱怨不知所措之時,可用愛的話語化解百憂。
科學疏導包括聆聽,這是中高考前后最能表示父母真誠地關愛孩子、尊重孩子的方式。聆聽是給孩子提供反饋自己思想動態、學習狀態、釋放壓力的機會。沒能聆聽,壓力就沒有緩釋出口,父母也難以發現臨考問題,從而錯失對癥下藥的時機。
此外,還包括學會沉默,古羅馬思想家西賽羅說:“沉默蘊含著一種藝術,沉默也蘊含著雄辯?!睍r至今日,這句話依舊有現實意義。
更多藝術類高考信息請登錄藝術院校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