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天美传媒_日韩欧美国产wwwww_亚洲啪啪91_日本一区二区不卡高清更新

資訊
報考
查詢
資料
獨家
各省美術高考分站
美考首頁 > 美考資訊 > 美考資訊
高校實施:入學無“專業” 一年后再“填志愿”
整理:中國美術高考網   |  來源:   |  作者:  |  發布時間:2011-05-04 09:03:00
分享到

  近幾年,省內不少高校在本科生招生培養計劃中都引入了一個做法,即先按大類招生,然后再分專業。

  該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生對自己人生規劃的認知把握能力,而上海大學日前剛剛公布的本科生招生計劃,再次引發關注。該計劃在本科生招生培養中引入市場機制,這意味著不受市場青睞的專業今后將面臨淘汰。專家認為,該做法在培養實用性人才上是種有益嘗試,值得江蘇高校借鑒。

  “他山之石”很新穎

  作為上海招生規模最大的“211”大學,上海大學2011年在滬本科計劃招生2400人,其中第一批本科1600人。按其公布的最新本科生招生培養改革方案,今年上海大學在招新生時,不再提前細分專業,而是將全校近60個本科專業(藝術類與中外合作辦學除外),統一分為人文社科大類、經濟管理大類、理學工學等三個大類,并在三大類下開設三個基礎班。

  進入三大類以及三個基礎班學習的學生,第一學年都將無專業身份。在經過一年的通識和基礎培養后,第一學年末分流時,學生可依據本人意愿填滿所在類內的所有專業,然后按照學生入學時的高考成績、第一學年績點排序,參考個人綜合表現,依據各專業最大可容納學生數,按填報志愿的順序分流到各專業。屆時,學年績點排序進入前80%的學生,將可在類內選擇任何專業學習;其余學生,則面臨繼續分流。上海大學副校長葉志明解釋,此舉是希望學生在充分了解專業和自身特點的情況下,作出專業選擇。

  上海大學引入“市場機制”的最大看點在于,今后一些在就業市場不景氣、不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都將可能面臨招不到人、進而被淘汰的命運,由此來增加各院系的危機感,調動教師、學生教與學的主動性,逐步改變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的僵化狀態。而與此同時,對于一些較為“冷門”的基礎性學科,學校則會設立一些專門的策略來引導扶持其發展,如啟動“經濟杠桿”,通過全額獎學金等方式來吸引優秀學生入讀。

  省內高校要敢于引入淘汰機制

  記者了解到,按大類招生的做法,其實江蘇不少高校已經有過先例。如南京大學,在2009年就開始推行按院系和專業類招生,學生入校經過一兩年基礎培養后再選擇專業。此外,南理工、南工大等高校也在個別院系進行了大類招生的試點。南工大學生處處長吳勝紅認為,專業分得過細,不利于學生今后就業,而本科教育最主要還是打好基礎,因此,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人才已成為大勢所趨。

  但是在具體做法上,省內高校還存在著諸多不徹底。首先,這些高校按大類招生的專業范圍還偏窄。高校在按大類招生的過程中,面臨著專業需要重新歸類、厘清脈絡結構的問題,對理工類專業來說,由于存在學科交叉和教學側重點的不同,比較困難。此外,由于涉及到學科建制等問題,各院系間的協調難題也需要大費周章。所以,按大類招生只限于局部。除此而外,最大的問題在于,按大類招生容易陷入流于形式的窠臼。相關人士指出,按大類招生的精髓在于,賦予學生選擇權,但是很多高校在對大類專業進行二次細分的時候,并沒有“放權”的意愿:在對各專業的教學規模、班級組織結構上限制過死,學生志愿訴求得不到尊重,按大類招生的實質意義體現不出來。“市場機制”自然也就形同虛設。

  引入“市場機制” 讓專業優勝劣汰

  “從就業導向上看,沒有就業市場的人才培養,算不上成功的人才培養。”三江學院副校長武正林認為,在人才培養戰略中引入市場淘汰機制,是大勢所趨,對當今國家所大力提倡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一種促進。這就要求學校在制定招生計劃時,充分與市場接軌。但是對于基礎性學科的人才培養,高校不能輕言放棄,應該結合實際制定彈性培養計劃,順應市場做適時調整。

  武正林認為,目前南京很多高校還在沿用傳統招生方法,上海大學的做法值得借鑒。各高校在寬口徑、厚基礎地培養人才的基礎上,還應充分考慮學生未來的遠景規劃,比如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繼續深造,有的則直接面向社會就業,還有的會選擇自主創業。學校不妨根據學生的未來人生規劃,有選擇地對這些學生進行指導性教學,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人生。

  “各所大學在招生時候,每個專業都制定了招生人數,不管報考情況如何,最終都會按招生計劃來分配學生,這顯然沒有科學依據。”業內相關人士認為,傳統的專業設置方式完全由學校單方面說了算,并不科學。很多學校為了求全求大,不顧師資和資金條件,盲目“增設新專業”;在對已經不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的改革上,步履拖沓。而由于填報志愿時“服從調劑”選項的存在,有些專業明明早該淘汰了,卻由于生源無憂,始終位列招生計劃之中,這不僅不利于學術革新,也助長了衙門作風。

  數據顯示高考生源持續降 部分高校面臨生存挑戰

  近日,教育部下屬的中國教育在線發布《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高考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部分高校將因生源枯竭面臨生存挑戰。

  報告稱,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國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達歷史最高人數1050萬后,開始全面下降,最近兩年累計下降了200萬,并呈現速度加快趨勢,這一態勢將可能延續至2017到2020年前后。

  而生源下降的同時,高校招生計劃仍在緩慢增長。最近3年,全國高考平均錄取比例快速增長,已從2008年的57%迅速增至2010年的69.5%。據統計,目前已有8個省市的錄取比例超過80%,部分省市已超過85%。這種錄取比例不僅表現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過去“上大學難”的生源大省也出現了快速增長:山東省2010年高考錄取率達到79.72%;湖南省2010年因生源下降,直接攀升至81%左右;黑龍江2010年錄取比例甚至突破了90%。

  還有其他原因加速了生源的減少。連續三年來,出國留學人數分別增長了24.4%,27.5%,24.1%,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高中畢業出國人數。同時,在高中畢業生中,放棄高考、放棄考試、放棄報到的“三放棄”現象逐漸顯現。

  錄取比例的快速上升,給高校招生與生源質量帶來了直接影響。援引報告數據:安徽2010年在本科及專科層面,分別有10%到20%左右的學生放棄報到。而部分地方的專科錄取分數線已經很低,算下來平均每門課業的分數不足30分,生源質量大幅下滑。

  報告認為,在我國普通高校,學生學費收入在學校日常運行中占據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閉將不可避免。

更多藝術類高考信息查詢請訪問:藝路網

掃碼關注美考官微,獲取各省統考信息
美術生的報考神器:美考網—美術高考報考指南

← 輸入專業分,測測你想上的學校,需要多少文化分?
← 實時發布最新的藝考資訊,解讀藝考最新政策、招生簡章、錄取規則。
← 解答在藝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程提供藝考報考最佳方案。

免責聲明
(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二)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郵件:mkaocn#163.com (發郵件時請將#替換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措勤县| 渝北区| 沧州市| 富阳市| 米林县| 谢通门县| 浪卡子县| 通河县| 双牌县| 新巴尔虎左旗| 雅江县| 灵石县| 波密县| 马关县| 江陵县| 府谷县| 青川县| 科技| 常州市| 招远市| 玛纳斯县| 南康市| 武邑县| 江山市| 黄骅市| 北辰区| 府谷县| 毕节市| 始兴县| 天台县| 湘潭市| 桃源县| 安溪县| 道孚县| 疏附县| 镶黄旗| 桐柏县| 宜黄县| 霸州市|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