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考試院:高考錄取期間謹防詐騙
七月份以來,高考錄取工作開始,各種名目繁多、五花八門的學校紛紛進駐淮安開始招生,這期間將是違法犯罪分子進行詐騙的高發期。因此,對于那些成績不想的考生來說,要想上一個正規的院校就需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
未志愿填報就被錄取
今年參加高考的張田考試成績并不理想,雖然還未開始填報志愿但是家里已經陸續接到好幾個錄取通知書了,大多來自山東、河北等地,這讓張田一家很是驚訝。張田的爸爸就打電話到錄取學校咨詢,學校承諾“正規教育、正規學歷”。
對于這一類現象,市教育考試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高考錄取期間,都會有一些人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與其他學歷教育招生的區別,進行宣傳招生。考生以為上了理想中的大學,其實就讀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等。因此,考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時,只要跟自己所報考院校是否一致進行一下比對就可以判斷真偽了。“正規填報文科類、理科類本三、高職(專科),以及體育類、藝術類高職(專科)院校志愿是在7月27日至8月1日。7月28日在市體育館會有一場招生咨詢會,建議廣大家長到會上進行咨詢并填報志愿,只有這些學校才是正規、公辦院校。”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當心以下詐騙方式
據介紹,除了混淆各類教育形式讓考生及家長無法分辨外,有的騙子還掌握考生和家長急于拿到高校錄取通知書的心理,騙取考生考號、姓名、錄取院校等資訊,再通過郵局、快遞等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其銀行賬號,騙取家長錢財。“如果對收到的高校錄取通知書有疑惑,可通過兩種途徑進行核實:第一種是登陸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網址:www.jseea.cn;第二種是向各市、縣高校招生辦公室查詢。”市教育考試院的工作人員提醒廣大考生。
此外,曲解“自主招生”也是各非正規院校常用的手段。有些非法中介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不要分數線,花錢就可以入學,讓家長誤以為自主招生就可以無視考生成績,僅由學校說了算。事實上,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須通過院校測試,錄取時才能享受一定的優惠政策。除上述詐騙方式外,市考試院還總結了冒充招生工作人員、假借軍校名義欺騙家長、冒充藝體類院校工作人員、建立虛假網站等幾種常見騙術。
以網上志愿為準
“事實上,高考錄取都以考生的網上填報志愿為依據。正常的程序是考生的成績達到省最低控制線,(今年是304、305分)。在規定的時間內填報并確認志愿,省考試院組織統一錄取并公布結果。只有遵循這個程序拿到的通知書才是真正的合格的通知書,考生切忌不要上當受騙。”市教育考試院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