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家的孩子,今年高考“落榜”了。但是他心態很平和,分析自身的缺陷,把“落榜”當成一個新起點,準備去讀技校學門技藝,當一名有出息的技術人員。他說:“我平時學文化很吃力,可是我言情手快,學個技藝應該會很適合我。”父母很支持他的選擇。
然而,很多落榜考生卻沒有這種心態。一些平時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高考,結果卻以幾分之差或填報志愿失誤與大學失之交臂。原來活潑開朗的學生現在便整天大門不出,沉默寡言的,萎靡不振。不僅是孩子,連很多家長也隨著孩子的狀況或喜或憂。這樣是很不好的。
確實,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但是理想并不一定是現實,有些時候可能還有不少差距。高考“落榜”僅僅是失去了一次機會,只要還有信心在,把“落榜”當成一個新起點,同樣會到達理想的彼岸。評判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是多方面的。在其他事業上奮發有為,只要持之以恒,同樣可以取得成功。
常言道:“榜上無名,腳下有路”。其實,有非常多的高考“落榜”生,在別的領域同樣創造了美好的人生。所以,對待“落榜”生,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的成才觀,學生自己也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激勵自己不斷奮進。只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好好分析社會所需,對自我進行準確判斷和定位,確立一個切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去不懈努力,一樣可以有個美好前程。 考生們加油吧!為了明天!
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http://www.yilu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