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民辦小學、初中,民辦普高,民辦培訓機構,民辦職高等等,都包含在內。作為一個學生,或多或少的參加過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關心過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曾經也都會痛恨高考因而苦想有沒有其他的出路。民辦教育多少算是一條新路,那么,我們究竟希望看見什么樣的民辦教育呢?其實,作為一個學生,也許我們大部分并不過于關注自己所受訓的機構是公辦還是民辦(當然,普通高中情況有所不同,大部分人更愿意選擇老牌的公辦學校),而是更在乎我們在里面的感受,培訓機構真正能給我們什么。說到底,我們去培訓的原因與目的,無非兩個:為生計學技能,為興趣學 技能。而這兩個目的,對于辦學機構的要求并不一樣。
為生計學技能,是以后就靠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找工作了。抱著這種目的去民辦教育機構學習的人,大多希望學校有專業化、規范化的教學,有足夠力量的師資,有能夠保障的管理,當然最好還能夠解決就業。學校需要正規,不能像“草臺班”似的打一仗就走。哪些教育機構會被選擇呢?小學初中高中自不必說,職高是抱這種目的的人選擇中的重頭戲,還有一些專業技能培訓機構,比如電腦學校、美術學校(包括培養藝術類考生)等。說到底,這類民辦學校需要的是硬實力,才能脫穎而出,才能被更多人所選擇。師資如何,教學如何,升學如何,就業如何,容不得半點馬虎。對于職 高、專業技能培訓機構來說,在這些方面超越公辦機構并不難;對于學生來說,排除學費方面的考慮,如果學校有過硬的業績,恐怕也不會計較這個教育機構是公辦還是私立。
為興趣學技能,就是培養完善一個愛好而已。(值得注意的是諸如為了以后能出彩而學一個特長之類的目的,放在這一類里恐怕并不貼切,歸于上一類“為生計學技能”一類又略顯過火,不妨做一個折中處理)。對于這類人來說,要求的恐怕就不是那么嚴格的專業訓練,而是保持興趣、因材施教,強調學習的快樂。在這里,溫馨的學習場面布置,可親而不那么嚴格的教學 ,個性化培養都顯得十分重要。這些人一般會選擇普通的培訓班 、興趣班 ,當然 ,并不排除因為興趣而進入嚴格的專業技能培訓學校學習的可能。我們看到 ,公辦學校在興趣班等方面的參與度顯然不如民辦教育 ,那么民辦教育只要注重自身發展,取得不錯的效益就不是難事。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來說,教育機構的民辦與否并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我們需要的,是能滿足我們要求的民辦教育機構。
作者:黃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