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要針對我在位于東京都港區元麻布的Kaikai Kiki畫廊舉辦的“美術大學在校學生的當代美展”,談一談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企劃?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企劃?我進入當代美術界已經大約二十年了,我有很多的想法,其中有一個想法,會不會日本的美術大學教育其實從本質上就不好吧?
由于我打心底里就是這么想的,所以在我負責的Kaikai Kiki公司里,幾乎沒有美術大學的畢業生。理由很簡單,因為美大出身的人,“受了美術大學的扭曲教育,無法改變成英美型當代美術模式”,所以不適合加入我的團隊。
可是說不定根本不是上美術大學有什么不好,而是上了美術大學之后一種近似化學變化的教育使他們變得奇怪。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在變成那樣之前,把在補習班學到的構圖法、主題探索、個性創造等,依照相當于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的形式,找出題方向與解題對策,說不定還比較容易成為專業的藝術家。大概從前年開始,我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在與補習班老師交換了很多意見,再與剛進大學但還沒有受美術教育影響太深的學生討論后,在培養當代美術家的前提下,我們想到或許可以制作一些出題方向或對策,所以就辦了實驗性的“美術系在校學生的當代美展”。題目是由補習班老師在成為當代美術家的前提下定的,總共有二十人參加。
我已經有針對現狀的方向和對策,只不過我太性急,不太會教人,如果把我想到的全部告訴補習班的老師,請他們巧妙地傳授給學生,應該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吧!
這讓我想到了一件事,其實我就讀的藝術大學日本畫系一直都有教我們方向和對策。如何才能成為專業的日本畫家?對這個時代的少數收藏家如何投其所好、這種作品能否賣出去、若受到這位評論家青睞就會很順利等,這些就是日本畫這個領域的方向與對策。
但是,在經濟泡沫化的瞬間,這些全部都瓦解、掏空了。所以,大學應該是因為這樣才太過謹慎恐懼的吧!
他們雖然用了“洗腦”這個字眼,但我自己本身卻不太懂洗腦跟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這就是我為什么沒有成為教育者。不過現在我的目的是從事藝術教育,尤其是解放美術大學教育,并切實地進行再教育。來源光明網-讀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