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省外一些地區,諸如山東、上海、北京等地都紛紛傳來了藝考降溫、報名人數減少的消息。四川省2012年藝考報名近日將啟動,不管最終報名人數如何,競爭者多寡,省招考部門相關人士提醒,理性報考仍是始終不變的主旋律。
數據:報名人數逐年增長
因為四川省藝考起步較省外稍晚,連續多年人數都在增加。2006年,四川藝考考生才3.2萬人,到2009就增加到近6萬,報名人數幾乎翻了一番。2009年,藝體類專業招生報考人數達58783人,2010年報考人數63751人,2011年報考人數共有68775人。
對此,省招考部門有關人士分析認為,考生選擇藝考的理由大多有三:興趣愛好、明星夢、高考分數相對較低。該人士表示,由于近年來藝考報名火爆,藝體類專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高考,錄取比例不到十分之一。同普通高考過半的錄取率相比,藝考是名副其實的“獨木橋”。
2012年各校的藝考報名已經開始,具體數據還在統計之中。據分析,沿海一帶報名人數去年已經開始下降,但四川因為起步較晚,并不能提前預示出2012年的報名人數是增是減。
一邊是報名火熱“小高燒”不退,一邊是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對此,省招考部門有關人士指出,藝術類學生并非人人都能走上“星光大道”,報名和就業時都要放寬視野、拓寬渠道,才能在就業競爭中占據主動。
分析:錄取比例僅有達145.7∶1
記者走訪了一些家長和考生后發現,在藝考路上,考生備考情況各有不同。有從小就開始學習藝術的學生,有不少在高中階段才開始沖刺復習。在川音附近有很多遠道而來復習的學生,報考傳媒大學文藝編導專業的陳莉評價自己是“半路出家”,甚至連文藝編導將來做什么都不大清楚,參加藝考只是因為“文化課成績要求低”。從廣元來到成都復習的劉蕓蕓表示由媽媽陪同來,劉媽媽說:“孩子喜歡表演,我們也很支持她,但這次來了后,看到如此壯觀的競爭場面,我們需要重新定位,因為無論考什么,都要考慮以后的出路。”
采訪中,許多考生表示,參加藝考能更方便地進入大學校門,上更好的學校;家長表示,希望以藝考作為高考的跳板和捷徑。但其實并非如此。有這樣一組數據,2011年北京電影學院計劃招生488人,但考試報名總數達到19678人次。其中,報考表演學院的為4392人次,錄取比例為145.7∶1。中國傳媒大學700個招生計劃吸引了全國兩萬多人報考。報考兩校的4萬多考生有超過3.8萬人會被淘汰,淘汰率超97%。統計說明,藝術類考生高考錄取率只有10%左右,遠低于普通類高考70%左右的錄取率。
許多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不僅文化課成績不高,理科成績往往更是“軟肋”。而藝考的高淘汰率,讓他們感受到了競爭的殘酷。如同一位考生家長所說,如果參加普通高考是走獨木橋,那么參加藝考相當于“走鋼絲”。
建議:學生綜合素質更重要
面對火爆的藝考,教育部從2010年開始規定,各省級招辦劃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不應低于本省(區、市)確定的第二批次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65%,將藝術類本科文化課控制分數線提高了5個百分點,這對藝術類考生來說是一個不低的分數要求。
這一改革帶來的直接變化,是藝考招生各專業方向文化課錄取分數線的明顯提高,各院校錄取500分至600分甚至更高分數段的考生數量在不斷增多,其在試卷設計和考試方式上也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
“伴隨著藝考招生對考生文化課成績要求的不斷提高,藝術考試更加看重天賦、更需要文化素養。”藝術老師全恒告訴記者,若考生文化水平太低,會導致高校在教學上出現困難,學生也難以適應,這是高校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藝術人才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進一步規范藝術類高考招生,提高對藝術考生文化水準的要求,將是今后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錄取分數提高、就業困難、花銷大等因素,促使人們對藝術類高考重新審視。部分家長及考生經過理智核算,覺得參加藝考得不償失。專家認為,近年來,藝考熱造成的弊端使得考生逐漸變得理性,隨波逐流的人在逐漸減少,更多家長和考生開始審慎對待藝術類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