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路網了解到8月底,高校新生陸續報到,又一批新生將走進大學校園,體驗全新的生活。然而,每年都有少數新生被錄取卻不報到。筆者認為,錄取不報到,是教育資源的浪費,更是誠信的缺失。準大學生,要如期到校報到。
筆者從一些復讀培訓機構了解到,有些高考(微博)成績不錯的考生已被高校錄取,但卻放棄上大學機會,選擇復讀。甚至有個別高分考生,因為沒有被理想的院校錄取而選擇復讀,想通過多一年的學習,考取心儀的高校。
被錄取的新生不報到,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對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大學招生名額有限,有人不報到,學校按計劃準備的各種教育資源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時,考生一旦被錄取,就已占用了相應的招生計劃。而開學不去報到,對于那些本可以到心儀學校上學卻因分數較低而未被錄取的考生而言,也有失公平。
被錄取的新生不報到,更是誠信的缺失。每年高考都有填報志愿等相關程序。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已經選擇好想要報考的高校和是否服從調劑等信息。高校錄取時會充分尊重考生意愿,只錄取填報了志愿的考生。而考生若在被錄取后又放棄機會,則是“失約”于高校,是一種不誠信行為。
考生如果已被高校錄取,要珍惜上學機會,如期報到。這也是誠實守信的具體體現。
(藝路網—藝術院校招生考試在線——第1時間為您傾心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