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路網獲悉就在各高校陸續迎來大批新生的時候,一些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尚未結束,因為招生計劃還沒有完成,個別專業甚至出現了招不到人的情況。高職院校面對生源危機的困境,能否突圍?請聽報道:
昨天走訪了幾家民辦高職專科院校,還沒到報到時間,校門口也顯得有些冷清。一所民辦高職的招生老師還在外地忙碌。
【今年的招生結束了嗎?剛結束。招生的情況怎么樣?我正在忙著,沒時間】
《成長與就業》雜志總編項秉健長期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他介紹,今年不少高職(專科)院校的招生計劃都沒完成,個別專業甚至出現了招不到人的情況。上海市高職(專科)院校的投檔線再創新低:文科159分、理科151分。
【現在招生已近尾聲,民辦高校開學比較晚,晚的有的到國慶節后,9月底,這些學校招生還有可能,也可以看出他們招生壓力比較大的】
在招生中,高職院校最誘人的一張牌就是“高就業率”,平均百分之九十多的高就業率遠高于本科畢業生,但入學率卻是反向下降。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專家熊丙奇分析認為:
【過去有很多民辦的高職高專日子過得不錯,它是靠規模來進行的,就覺得我們有這么多的生源,大家都想讀大學。很多學校走的是規模辦學路線,沒辦法辦出學校的特色,教育質量也不高,有些學生覺得這個讀高職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價值】
項秉健也進一步談到:
【學校也在比層次,比規模,不是在比特色,也不是在比可持續發展。高職高專想要升本科、想要改大學,這個傾向比較明顯】
招生冷與熱是相對的。今年上海高職院校的招生中也有熱門,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超額完成招生計劃,錄取人數比計劃多出100多人。院長姜鳴說,他們也有過生源不足的困境,走出困境依靠的是不斷的課程改革,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現在,他們的首飾設計專業在國內首屈一指。
【我們和世界上最大的廣告集團聯合辦了一個學院,培養高端的廣告策劃人才。我們和水晶石合作辦學,把行業里好的企業引進學校來辦學,擴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課程領域的合作就更多,學校辦的好不好?就是他的產品,用戶就是學生】
進入高職學習的學生對重在技能的培養模式頗為贊同。
【高職還是值得的,可以學一門技能在手,不像本科生的話,就是理論知識比較多一點嘛。我們也開展實訓活動,增加技能】
打造品牌專業、加強專業調整,已成為一些高職(專科)院校應對挑戰的砝碼,不少院校與國內外龍頭行業旗艦企業緊密合作。姜鳴說,這些并不是為了招生,因為在我國,職業教育距離大家的期望還有很長的路。
【現在怎么把學校辦好是第一要務,而不是簡單的說把學生招進來。真正解決了就業率的問題和就業以后的起薪點的問題,社會的觀念就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轉變,孩子不會為了名氣去讀書,而是考慮就業是為了什么?畢業以后干什么?也會更理智】
(藝路網—藝術院校招生考試在線——第1時間為您傾心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