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一直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黨中央也一直在出臺政策,改善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同時,隨遷子女的增長和增幅過快,也給各個城市帶來了不少的壓力,農村的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農村的留守婦女兒童和老人也會帶來新的社會問題,經濟落后地區的人才流失,使得各個地區的經濟差異越來越大。
依照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共1260.97萬人,這較之于2010年增加了93.79萬。
隨遷子女問題是隨著人口遷移大軍應運而生的。以北上廣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即將面臨隨遷子女上學,中高考問題的壓力會變得嚴峻,這些城市是否作好了充分準備?答案將逐步揭曉。
自古就有“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說法,經濟落后地區人口流動過大,人才流失嚴重,對其經濟的發展,存在不利因素。隨遷子女數量也隨著這一問題的加劇在不斷增長。
地域差距該如何縮小?從理論上說,要有長遠的規劃和發展戰略,這些我們目前基本具備。從實際行動上說,國家的傾斜政策也重點得到體現。落實到具體實施主要還得留住人才,把握發展機遇。
客觀上說,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顯著成績。但還遠不容樂觀,只有差距進一步縮小,才能實現“共同富?!钡暮陚ツ繕?。
就目前的隨遷子女受教育問題,國家出臺的政策措施在于保護隨遷子女的切身利益,維護社會穩定。所在城市應彰顯大度與包容,積極作好充分準備。經濟落后地區只有奮發圖強、縮小差距才能為國家減壓。
從總體上看,隨遷子女受教育問題與所在城市的利益協調必然存在矛盾的調和。只有減少地域差距、城鄉差距,改善教育資源落后的局面,隨遷子女的問題才能根本解決。
(藝路網—藝術院校招生考試在線——第1時間為您傾心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