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了解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2級本科生專業教育將采取“2+2”的教學模式,本科第一、第二學年,學生可在經濟學方向、社會學方向、漢語言文學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方向中任選一個方向。此次改革意味著,之前的學新聞可以不學理科的觀念的改變。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前身為復旦大學新聞系,創辦于1929年9月,是我國歷史最悠久、名仰海內外的新聞教育機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宋超表示,本科生“2+2”培養模式是新聞傳播教育界的一次勇敢創新,是讓學生更好地具有跨學科的視野和思維,是對媒介復合型人才需求的回應。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生“2+2”培養模式,是指本科第一、第二學年,學生可在經濟學方向、社會學方向、漢語言文學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方向中任選一個方向,并按上述4個方向的教學計劃進行學習;第三、第四學年,按照新聞傳播學各專業的培養方案學習。在四年中,通過緊湊的學習安排,系統掌握兩門學科本科專業知識。
事實上,為應對時代變化給新聞學教育帶來的挑戰,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新聞教育機構密蘇里新聞學院早已有類似改革,其新聞學士學位要求畢業生的新聞專業課學分僅占總學分的33%,其余70%左右的學分必須從文、史、哲、商、法等其他學科內選擇。
宋超指出,新聞報道重在反映現實,新聞工作者只有系統掌握更多領域的知識,才能對現實有客觀深入的觀察和分析。同時,社交網站等新媒體的發展普及使得“人人都能成為傳播者”,“自媒體”時代信息爆炸、眾聲喧嘩,人們就越需要專業、權威、全面的報道和信息。因此,學院所培養的新聞工作者只有掌握更多領域的知識,才能發現和捕捉到更有價值的新聞點,提供更為精辟、獨到的觀點和解釋,求真求實,建設有利于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
(藝路網—藝術院校招生考試在線——第1時間為您傾心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