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網(孫江)西安電:2006年11月18日,西北政法學院正式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
69年前,黨中央決定在延安成立陜北公學,強烈地吸引著千百萬全國各地和海外的進步青年奔赴這里,毛澤東主席親自給陜北公學學員講課,主席說:“因為有陜公,中國不會亡!”;四年后,在陜北公學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創辦了第一所綜合大學-----延安大學,而這就是西北政法大學的前身。69年后,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歷練,幾多風雨,幾多輝煌,被譽為“政法干部的搖籃”,見證了黨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我國法制發展進程的西北政法大學,如今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在18日舉行的大學掛牌儀式上,師生們看著嶄新的大學校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整潔、美麗的校園也顯得格外的富有生氣。馬朱炎,一位在在西北政法大學工作了近60年的老教授說,從陜北公學、延安大學、中央政法干部學校西北分校、西安政法學院、西安政治經濟學院、西北政法學院,到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學,我們走過了太多的路程,學校的發展歷程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我國法制發展的曲折歷程。
大雁塔旁,終南山下,占地一千多畝的西北政法大學校園內,掩映在園林中的教學樓、實驗中心、宿舍樓不時撲入眼簾。建有法醫、物證技術、法律診所、廣播電視、計算機、模擬法庭、心理測試等眾多實驗室的西北政法大學目前是一所以法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學府。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刑法學科、法制史學科、哲學學科等都已經成為全國實力領先的學術團隊,教師隊伍中有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司法行政系統英雄模范、司法部優秀教師等一批享有各種榮譽、獎勵和稱號的專家教授。同時也是全國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西北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的中心。學校設有哲學學院、刑事法學院、民商法學院、經濟法學院、行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教育院等13個學院和體育部。每個學院各有特色,其中的新聞傳播學院,現為全國兩大法制新聞人才培養地之一。學校高度重視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德國漢堡大學、法國巴黎第二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40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校際關系和學術聯系。
大學黨委書記朱開平,指著新建的實驗中心說,其實我們發展的應該更好。這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富有豐厚文化底蘊的高等學校,坐落于聞名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和百廢待興的建國初期,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設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革命干部,僅是在陜北公學時期,就培養了13000名干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開創了黨辦高等干部學校之先河,為黨的干部高等教育事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可是隨著時間的遷移,我們的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學校悠久歷史所孕育的豐厚革命傳統、濃郁革命精神一直都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和精神動力。69年來,學校傳承老延大“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恪守“嚴謹、求實、文明、公正”的校訓,立足陜西,面向全國,培養了一批批棟梁之材,為社會政治、經濟、法制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朱開平說,工作就是拼搏,工作就是奮斗,做任何事情,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建設全國一流的教學研究型政法大學是我們的階段性目標。
時年42歲的賈宇現在是西北政法大學的校長,作為久負盛名的我國刑法學專家,多年從事法律研究讓賈宇在大學管理中也頗有裨益,他把現代法學中民主、自由、平等、秩序、公正的精神運用到管理中,將法治精神、人文傳統融入到大學管理中去,大力倡導服務型管理。“大學不是機關和企業,其核心是教師和學生,主體是教學和科研。”他崇尚學術自治、學術自由。他說,崇尚學術自治、學術自由以培養學者,這是遵循學者成長的規律、學術自由的規律而提出的。大學里有兩種權力,一種是學術權力,一種是行政權力。學術權力要交給學者們自己掌握,學術要學者來管理,這就是學術自治。如果行政管理權太大,就會浸染了學術權力。科研成果的水平評價,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需要高水平的學者們來作出獨立的判斷。基于這樣的理念,賈宇沒有擔任刑法專業研究生導師組組長職務,下一步也不想擔任校學術委員會主席的職務,還有校教師職稱評定委員會主任的職務。他希望這些職務,都要交給德高望重的純學者來擔任。他說,這樣,就可以引導教師專心致志于教學科研,不必羨慕一官半職,不必存心疏通關系。一個人評了教授,可以認為理所當然,不需要去感謝什么人;一個人沒評上教授,也會承認學術欠火候,不會歸咎于沒跑到什么人的關系。這就是學術自治的好處。
賈宇說,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實現了學校發展史上歷史性跨越,為學校可持續發展贏得了更廣闊的空間,也對滿足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法治國家對高層次法學人才的迫切需要,起到積極作用。我們提倡廣納賢才、跨越發展以建設學科,堅持立足現實、打造特色以創新學術,崇尚學術自治、學術自由以培養學者,激勵博學篤行、求實創新以優化學風。賈宇表示,要把西北政法大學營造成學術自由、服務為主的外向型大學,要使其成為學術樂園和學問天堂,
翻開西北政法大學的歷史,有過輝煌,也充滿了曲折,曾錯失過機會,也面臨過重創,但這一切都過去了,如今,站在新起點上的西北政法大學正在以蓬勃的生機迎接美好的未來。
相關鏈接:
1937年,陜北公學在延安成立,毛澤東主席為即將奔赴抗日前線的學員們說:“因為有陜公,中國不會亡!”。4年后,在陜北公學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創辦了第一所綜合大學——延安大學。從陜北公學、延安大學、中央政法干部學校西北分校、西安政法學院、西安政治經濟學院、西北政法學院,到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學。69年來,學校見證了黨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我國法制發展進程。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學,學校占地1347畝,在校本科生1.5萬人,研究生2400多人,被譽為“政法干部的搖籃”,是一所以法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學府,是全國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西北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