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傳媒大學表演專業報錄比為170:1,成為超越播音與主持藝術藝考淘汰率最高的專業。該專業將著重發掘嗓音條件好的考生,入校后為其提供有聲藝術表演方面的訓練。2014年,傳媒大學21個藝術類專業計劃招生689人,從昨天起,2萬余位報名者將陸續參加專業考試。
表演專業報錄比170:1
今年,傳媒大學表演專業招生名額為26人,報名人數超過4400人,報錄比為170:1,這一數字比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系還要高,這在近些年來極為罕見。
傳媒大學招辦主任侯雋透露,去年,學校進行了學部制改革,表演專業的培養方案調整為“2+2”模式,即前兩年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后兩年提供各種實踐。學生通過選拔后,還可進入該校的教育部傳媒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名師工作室,進行個性化培養。她分析,這種培養模式對考生有吸引力,這也是報名人數增多的原因之一。
測試內容連說帶唱
今年,傳媒大學表演專業側重選拔聲音條件突出的考生,為此專門調整了面試內容:初試仍保留朗誦環節,并將過去的表演換成了聲樂;復試中新增了朗誦環節;三試也增加了對考生語言能力的測試。
該校藝術學部戲劇影視藝術學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李立宏介紹,傳媒大學開設表演專業,只有用自己的優勢打造出特色,才能和專業類院校有所區分。學校具備有聲藝術表演方面的師資,對于擁有“好聲音”的學生,今后將在有聲藝術表演方面進行重點培養。未來,這樣的學生發展空間也會更廣,除了當演員,還可從事影視角色配音等工作。根據往年的規模,表演專業進入三試的考生約為200至250人。
李立宏還設想,在最后一輪面試中,讓學生即興參與一些游戲,以測試他們對文字的現場反應力和想象力。今后,他還計劃開設影視角色配音專業。
部分考生從招生簡章中了解到這一變化后,已提前下了不少工夫。來自內蒙古的女孩小董說,考前她經常在家練習口部操、正音、吐字歸音等。
播音專業“醬油族”不少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依然是該校報名人數最多的,該專業共計劃招收100人,男女各50人,全國各地報考者卻超過8000人。測試分兩部分,初試為指定稿件播讀和考官提問,復試是指定稿件播讀及評述。
或許是這種測試方式門檻不太高,記者在現場發現,報考這個專業的很多考生都是臨時起意,此前并未打算走藝考路線,考前幾個月才匆忙上陣。外形俊朗的內蒙古男孩小吳是在同學的勸說下報考的,他的舞臺表演和主持經驗并不豐富,考前只在北京一家培訓機構花8000元練了一個月。沈陽女孩小余也是最近兩個月才開始準備藝考的,跟人聊天時,她的鄉音還很濃重。
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院長李洪巖介紹,考官在選拔時,最關注考生的一些基本條件,如考生的聲音要圓潤動聽,普通話要盡量標準,同時還會考查他們對新聞、電視節目等傳媒狀態的了解。預計將有十分之一的考生能進入復試,最終將發放300至400個專業考試合格證。
該校21個藝術專業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