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春畫一條美麗的拋物線。學藝術考本科!”10月17日,記者在呼市十八中附近接到一家畫室招生宣傳單。過往的學生反映。近幾年,隨著高考擴招藝考市場日趨繁榮,各種“培訓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培訓學校良莠不齊
小鄭是呼市十四中的學生,每天奔波在教室、畫室和家,他說自己現在的成績不錯,正常高考能達到一本線,但他表示希望能考中央美院,之后去倫敦學習畫畫。
記者采訪獲悉,近些年,藝考作為一個踏板,使很多學生加入藝術班,臨時突擊藝術課,以美術類居多,播音、編導等不需要“奶工”的好學的專業更成了“亞藝術生”們的熱門選擇。
市民吳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學習播音,參加了一個由知名廣播學院掛名的培訓班,5000元培訓15天。宣傳冊上稱有專家指導,包括一位曾經為李詠、周濤上過課的著名老師。但這位老師只出現過一次。培訓班里有50人只有兩個人接受了輔導。
即便不去外省市,在呼市學習也很貴。孩子的同學每周要上兩節小課,在老師家一對一指導,每次45分鐘,每節200元。“不過質量應該不錯,聽說是電視臺的主持人。”
名師名校只是噱頭
小劉參加了一家位于鄂爾多斯大街的美術培訓機構,該機構宣稱有內蒙古高校名師宣講。平時卻只有幾個大學在讀老師教學。當小劉有不懂的地方請老師指導時,對方竟然說“不懂的自己琢磨”。
小劉說,上了一段時間課才了解到。美術學校會想法結識美術學院的知名畫家,付給對方一定的好處費,在他們的宣傳冊上,名畫家就成了任課教師,這樣的名師,學員們好幾個月甚至一年都見不上幾面,更談不上長期指導。
當小劉提出退學退費時,該培訓機構表示,已有過名師指導,原本18000元的費用在上了一個月課后只退5000元。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內蒙古分所的馬曉峰律師說,選擇民辦培訓學校,首先應該看對方有沒有教育行政部門核發的辦學許可證、民政部門核發的法人登記證、物價部門的收費備案審批、工商部門的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等手續。“應該在選擇培訓班之前與之簽訂協議,在我國,法律規定,執教必須有教師資格證。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培訓機構就不要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