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首府乍暖還寒,來自石河子的劉忻雨就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了自己的新朋友來自烏蘇的鄭琪,她們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17歲、高考(微博)生、藝術類、美術專業、正奔波于各個藝術招考院校的報名窗口。而在新疆師范大學區外藝考報名現場,這樣的藝考生還有很多很多。
春節過后,藝考生們成為了這個季節里獨特的風景。繼自治區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美術類專業統考之后,區外院校校考報名從12日進行到24日,15日區外院校校考陸續開始。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招辦了解到,今年總共有43所區外院校在我區設點進行藝術類專業測試,比去年增加了13所。
而對于很多藝考生而言,在不斷增加的時間、經濟成本以及身心付出背后,曾經的“捷徑”已成“獨木橋”。
藝術生一路走來,艱辛自知,也因此,他們珍惜每一個有可能抓住的機會,大多考生采取普遍撒網式的報名。
報名現場考生忙考試家長忙報名
在16日的校考報名現場,來得最多的不是考生,而是家長。家長們自發組成“家長團”,“挨家挨戶”地問詢,“這是幾本院校啊?今年在新疆招多少人啊?去年的分數線是多少?”……這些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大家抓住和招生老師交流的機會,集思廣益不停地補充發問。人們似乎什么都問了,就是很有默契地不提就業比例。
“我的孩子現在還在考試呢,一天考兩門,一門3個小時,壓根沒有時間來報名,我害怕錯過了好學校,就來幫孩子報名了。”一位伏在桌前填寫報名表的家長告訴記者,因為害怕填錯信息,這位家長一直沒有抬頭,記者從報名表上看到孩子來自布爾津。
因為報名的人數太多,家長們不得不幾個人分享一個桌子,填寫著報名表格,傳用著膠水和雙面膠,一些家長仔細地把孩子的準考證和身份證復印了放在文件袋里,就像上考場的學生一樣。
報完名后,孩子們的考試還沒有結束,家長們大多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著報考經驗,其實,大多家長都是第一次帶孩子來報名,經驗,也只能說說而已。有的家長因為這幾天的勞累不知不覺在報名現場打起了盹兒。
藝考路上辛酸自知
2月初,劉忻雨和鄭琪從各自的家來到烏魯木齊,選擇了一家每月5000元的輔導班,輔導班為地州的學生提供住宿。沒有了家人的陪伴,兩個孩子一起吃飯、一起練畫,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兩個人形影不離,提前過著屬于藝術生的“高考”。
2月16日,劉忻雨和鄭琪第五次來到新疆師范大學藝考區外院校校考報名現場,從12日報名第一天開始,只要是招收美術專業的院校她倆就一家挨一家地問。雖然劉忻雨在來之前老師告訴她,報名時選一所自己心儀的院校、一所“十拿九穩”的院校,再選一所要求比較高的學校拼一下。但是劉忻雨和鄭琪還是采取“撒網”式的報名。
“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從小學畫畫已經付出了那么多,多報幾所學校保險點。”劉忻雨說,不同的學校收取的報名費不同,從150元到200元都有,劉忻雨早上剛取得600元很快就用完了。而鄭琪從報名那天到現在已經選擇了3所院校,現在她正在兩所院校之間徘徊,“都是西安的,我得選一個。”拿不定主意的鄭琪最后給家里打了個電話,征求父母的意見。
17日,劉忻雨和鄭琪開始考試,一天兩門,素描和色彩。“后面還有一些學校要來,到時候再來看看。”
17歲的唐瑄來自伊犁地區,所報考的專業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她說烏魯木齊是她藝考報名的第二站。
2011年12月底唐瑄一個人去了北京,在藝考報名現場唐瑄一口氣報了3所學校:中國傳媒大學(微博 招生辦)、浙江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唐瑄在北京一耗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考試成績都不太理想,在幾萬人的報名現場里,唐瑄顯得很不起眼,可是她只能一次次懷著自己的理想上路,為了當上一名主持人而去努力。
龍年的春節,對于普通人來說是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吃團圓飯。可是唐瑄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年”成了一個人在外的記憶。
由于春運唐瑄沒有買上回家的火車票,她只好一個人留在北京過年。除夕晚上,唐瑄一個人走在北京的馬路上,沒有吃晚飯,一個人窩在租住的房子里看書,那時的她很想家,“想家卻不敢哭,害怕哭了就會放棄,慢慢地又好像習慣了現狀。自從喜歡上了廣播主持,我就常常一個人去參加一些培訓班,為的就是能夠在高考時,去一個好學校讀這個專業。”2月16日,在新疆師范大學藝考加試報名現場,唐瑄說起這些一度哽咽。
藝術無價藝考有價
“來烏魯木齊這趟花了多少錢?這我還沒算過,也不想算,比起孩子從小到大學習舞蹈的花費這都不用提。”一位來自福海縣的家長張女士帶著女兒參加報名,雖然這位家長不愿給自己算算這趟報名的花費,但是通過采訪得知,張女士和女兒在10日就來到烏市,在師范大學門口選擇了一個賓館,138元/天。“如果順利,打算24日或者25日就回家。”張女士說,而截至16日,張女士已經給女兒報了4所院校,報名費近800元。“如果還有好學校,還是要給女兒報名,那么長的路都走過來了,多報幾所學校沒錯的。舞蹈培訓的大頭都掏了,也不在乎這一點點報名費。”
而從伊犁來的美術專業藝考生王德賢則把這趟來烏魯木齊花費的每筆賬都仔細記下,“我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到烏市,為了省錢租住了四人一間的賓館,在八樓附近90元一天,平均一個人一天就二十多元。王德賢也是10日來到烏市,而他只報了所院校,報名費不到600元,但是讓王德賢擔心的還是大學近一萬元的學費。“考完就回家了,如果不行,等到3月初再來報名疆內院校吧。”王德賢說。
另外,根據自治區2010年開始面向新疆考生實施免費師范生招生政策,新疆師范大學藝術類音樂專業招收免費師范生,免費師范生就讀期間免學費、教材費及住宿費。在免費政策的身后,競爭也格外激烈。
記者手記
上海市教委最近將藝術設計、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多個本科專業列為“年度預警專業”,建議藝術類院校壓縮10%的招生規模,原因是這些專業連續多年就業簽約率低。然而,低迷的就業并未給火熱的報考降溫。藝術類高校畢業生就業艱難,報考者依然趨之若鶩。
在中國香港地區,大多高校是不設表演專業的,所以周星馳等人只能通過電視臺舉辦的演員培訓班來實現演員夢,后來在電影《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把自己最初的從業經歷搬到了大銀幕上演藝明星巨大的光環背后,有太多的辛酸是不被人看到的。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大多數藝考生在就業方面都會選擇設計類和廣告類,對于師范專業很少問津,原因是為了回報父母的投入,力求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但藝術生能拿到更高薪水的情況并不普遍,這與藝術生的巨大投入形成強烈反差。
一方面,藝術類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個班里沒幾個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一些企業高薪求藝術類人才卻找不到。歸根究底,還是目前我國高校藝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教材選擇等方面離企業遠,離實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