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山東藝考考生數量為1.8萬人,2002年翻番至3.4萬,到2007年,突增到16.9萬。2008年報名總數下降到16.1萬人,2009年則一下子跌至9.6萬,2010年繼續減少,總人數為9.07萬人。而今年,這一數字仍繼續呈下降趨勢。而淄博的情況也是如此,就拿今年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美術專業全省統一考試來說,淄博有考生2600余名,比去年減少了600多人。
藝術生,這個高考人群中的“主力軍”;藝術專業,一條進入神圣象牙塔的輝煌之路,如今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是什么讓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藝考漸漸降溫,降溫后藝考之路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漫長曲折的藝考之路
2月12日,在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藝考報名現場,記者見到了18歲的淄博藝考生黃彬。“我早上剛從北京趕回來。”黃彬學的是影視戲劇表演,2月10日,她在中戲剛考完試,稍作休整后,12日6:09從北京趕到了淄博。她已經考了兩個學校,一個是中戲,另一個是南京藝術學院。“下午我就要趕到濰坊去,明天還有場考試。”從現在開始,黃彬跟其他藝考生一樣就要開始輾轉的藝考旅程。
人數雖少但不乏精兵強將
關于藝考生連年減少的情況,黃彬也有所了解,“從報紙上已經看到了,老師也跟我們說起過。”黃彬坦言,在得知藝考人數減少后,心理上確實放松了一些。
雖然人少了,但還是不乏強者。“在北京考試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多考試‘達人’。”之所以黃彬把有些考生稱之為“達人”,是因為他們是往屆畢業生,有的更甚至已經復讀六七年之久。“多考一年,就比我們應屆生多一年的經驗,更何況是多考了六七年的那些‘師哥師姐’們,他們專業確實棒,確實有實力。”
藝考生人數緣何驟減
藝考曾經被認為是高考的一個捷徑,文化課不好的學生,老師和家長都會建議他們去學一門藝術,這樣就能較為容易地邁進大學校門。“但是現在學藝術的人遍地都是,藝術生畢業找工作也很難。”湖北一所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前幾年藝考生人數的暴漲,使得學藝術的人越來越多,于是靠藝術吃飯是難上加難,“畢業后工作都不好找,想學藝術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少了。”
此外,家長和考生選擇學校的心態成熟了,“以前不管上什么學校、只要是孩子能考上大學就行,于是很多家長都把讓孩子去學藝術作為一個捷徑。但是現在,他們的想法變了,他們更加注重的是學校的層次、專業的優劣以及畢業后的去向。”正是因為家長這種日趨成熟的觀念,使得盲目選擇藝考的考生越來越少。“另一個原因就是近幾年高考人數也在降低,考生少了,自然藝考人數也會隨之下降的。”
更多美術類相關信息請登錄:美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