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農村考生越來越多
40歲的張庭是陽新縣人,來自農村的他昨日也出現在楊汊湖。報完名后,中午和女兒一起在路邊吃了一碗炒飯,又忙著找房子,張庭說:“今天才過來,女兒的第一個目標是四川師范大學,接下來還要報多所學校,今天必須租到便宜的房子。”在楊汊湖,與張庭一樣來送孩子考試的家長不少,他們大多租住在附近的民房。
藝考熱已刮到農村,許多農村地區高中,都設了專門的藝考班,而且學生越來越多。“我們學校上一屆藝術班還只有一個人,我這屆有兩個。”張庭的女兒張清說。她從高二開始轉入藝術班,不過她班上的同學卻越來越多,有的是高三才轉入的。劉偉是其中一員,他說:“考試前就學了4個月的美術,文化成績考不上,不得不轉到藝術班。”
來自黃岡的考生周影說,“我成績下降后,班主任找我談話,告訴我可以通過藝考或者體育考試來上大學,現在班上60多人,有20多人在考‘音體美’。”
榜樣:從李念到袁思怡
身材高挑的李倩來自黃石,她的第一選擇是武漢紡織大學,“武漢紡大的模特班太厲害了,近幾年總是出模特大賽冠軍。”國際小姐中國大賽冠軍袁思怡是她的奮斗目標,“袁思怡也是我們黃石姑娘,我期待自己有一天能跟她一樣,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為了實現夢想,李倩準備報考10多所院校,“不多報幾所,萬一沒考上就完了。”
與李倩一樣,來自襄陽農村的吳海希望成為一名演員,“知道李念吧,我們班上的同學都把她當偶像。”李念、袁思怡,一個因《蝸居》而紅,一個因屢獲模特大獎而為外人所知。她們倆的名字在藝考大軍中,特別是農村考生中幾乎家喻戶曉,考生們期待自己的未來也如此光明。
代價:投入大量時間金錢
劉偉昨天參加了西華師范大學的面試,提前兩小時排隊,“必須去排隊,否則不知道什么時候輪到自己。”中午1時許,西華師范大學設立的考場門口,已經排了很多人。下午4時許面試完,他說:“今天還不錯,很快就輪到我了,有時要等到晚上。”下午吃完飯,劉偉又趕赴一家培訓機構,“晚上得去培訓兩個小時,畢竟我接觸藝術的時間太短。”
上午報名、下午考試、晚上培訓,這就是劉偉的藝考生活,而這樣的生活一直要持續到明年三月份,“就過年期間回家休息一周。”
許多農村考生雖然家庭并不富裕,但為藝考投入不少,“這一年下來,我培訓投入的費用不少于1萬。”吳海說,“這沒什么,為藝術現在不得不投入,早年李念也在武漢培訓過。”
更多美術類相關信息請登錄:美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