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生“砸錢”備考 花3萬算少的
接連參加20場考試,每次還要交納150元至200元不等的報名費,再加上交通和食宿的費用,藝考生的考試成本遠遠高出普通考生。不過,這些對他們來說還只是“小錢”。記者在黑龍江東方學院統一報名考試點隨機采訪了十余位藝考生后發現,很多藝考生為了上大學,已經花費了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備考費用,而且其中八成藝考生都是“臨陣磨槍”,根本沒有什么藝術夢想。
今日,華東師范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等12所高校到我省啟動藝考生專業課“校考”報名、考試工作。本月起至2月25日,將有105所省外高校到我省進行藝考生專業課“校考”。記者在東方學院現場看到,不少考生采取拉網式的報名方式,有的藝考生累計報考了近20所院校。
11時許,在東方學院省外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專業課考試報名現場,12所省外高校均打出大橫幅,每所高校的咨詢報名臺前都擠滿了報名的藝考生。來自雙城市第三中學的藝考生王彬說,他這幾天已經選擇報考了鄭州輕工業學院等十幾所省外高校,“每所高校在黑龍江的招生名額都不一樣,想要增加錄取機會就得拼命多參加高校自主舉行的專業課考試,也就是‘校考’。” 與王彬相比,來自蘭西一中的美術生小馬報考的學校更多,她打算參加省外20所高校專業課的“校考”。
對于考生拉網式參加省外高校專業課“校考”的現象,我省藝術后備人才基點校、哈市第32中學校長陳桂菊認為,考生盲目參加多校“校考”的做法不可取,考生應該把學校進行分類,研究學校的地域和專業課是否在同等院校中突出,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4至5所省外學校參加“校考”即可,否則哪個也考不好,還會分散了備考文化課的精力,得不償失。
美術生初勇琦:
不到一年花3萬
還算少的
鶴崗考生初勇琦是跟同畫室的兩名同學一起來報名的,他們報了兩所8日開考的學校,初勇琦這樣形容自己的“藝術生涯”:“從涂鴉開始,涂著涂著涂進了畫室,畫著畫著畫到了哈爾濱,不知不覺砸進了三萬塊,現在就是不想學藝術也必須考個像樣的藝術類大學。”
初勇琦還算是有藝術興趣的學生,因為學習累,高二開始他沒事時會涂鴉幾筆,后來經同學介紹進了學校畫室。“別人都說學畫畫的考大學時文化課要求低。”于是,初勇琦開始專攻畫畫,去年3月份,初勇琦跟同學一起到哈爾濱找了間畫室為高考學畫畫。
初勇琦說,家里已經為他學畫畫花了3萬多元,“我這還算少的,其他同學找名師和名畫室,一年花十萬、八萬的有的是,很多人為了考名牌大學,考了五六年還在堅持。”初勇琦說,今年有學校錄取他就去,因為家里已負擔不起他學美術的費用了。
播音主持特長生小張:
一月7000元學播音 為文化課“兜底”
剛從成都理工大學播音主持考場上下來的雞西女生小張,初試已經通過,交完復試的費用后,她又開始忙著到其他院校報名。
身高1.72米的小張長相姣好,她告訴記者,她已經4個月沒回雞西了,就在哈爾濱學播音主持。“因為學習成績不上不下,有老師建議我走個捷徑,憑先天條件考個藝術生。”小張說,她在知情者的提醒下,去年10月在哈爾濱一所藝術院校報名主攻“播音主持”,“學費是一個月7000塊,我就學了三個月,加上食宿花了也有三萬多了。其實,未必能走這條路,只是想不管哪個學校先拿個合格證,到時候再看文化課成績,這三萬多就為考得不好有個墊底的。”小張說,為了合格證,她的文化課也耽誤了三個月,本來不上不下的成績現在恐怕更糟了。她無可奈何地說:“剩下五個月再‘砸錢’補課吧!”
專家:“砸錢藝術生”流失率高
在記者采訪的十余名藝考生中,為備考花費最少的三萬多,而從小開始接受畫畫和其他藝術訓練的,花了五六十萬的不在少數。初勇琦告訴記者,本來對畫畫還有些興趣,現在每天練習的都是固定的應試題目,已經畫得“惡心”了。
哈爾濱市美術特級教師王民表示,目前很多沒有藝術興趣的學生靠花費巨額學費“臨陣磨槍”走進了大學。但是,任何形式的藝術都要經過艱苦訓練才能有所成就,沒有興趣就吃不了這份苦,結果造成了高校藝術生流失率極高,對考生個人發展有百害無一利。藝術道路不該是砸錢道,如果藝術成了走進大學校門的捷徑,藝術教育的本質意義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