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九月各地高中已陸續開課,一直備受關注的藝術考生們也陸續回到了學校開始文化課的學習。2008年被稱為一個拐點,許多人認為從這一年開始 “藝考熱”降溫了,但是從藝考培訓市場來看,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而與此同時大量的問題暴露了出來。藝考培訓繁榮的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又是誰動了藝考培訓?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北京藝旅陽光美術學科帶頭人——許英輝老師。許英輝199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一直從事美術基礎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當談及藝考培訓時許老師顯得有些憂慮。藝考培訓市場的“亂”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首先是高校藝術類專業的擴招,以及諸如有些農業類的高校竟開設美術專業等等;其次大量的藝術生僅僅是因為文化課基礎差,為了讀一所好的大學不得不改學藝術;再次很多人片面的看待學習藝術的高投入與高回報,諸多因素造成了大量的考生參加藝術高考,同時帶動了藝考培訓市場。
藝考培訓被很多人視為一塊“大蛋糕”,因此違背了培訓的初衷是為了讓考生們接受更專業的培訓、幫助考生打牢基礎、提高其專業能力,而是一味的追逐經濟利益。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藝考培訓機構不勝枚舉,大到幾千人小到幾十人,比比皆是。經濟利益的驅使導致了藝考培訓市場的混亂,無資質辦學,師資質量差,甚至不正當競爭的問題,都給那些具有辦學資質、專業老師、嚴格遵守教育準則的藝考培訓機構的發展造成了障礙,直接損害了部分學生的利益,給藝考市場的規范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
當筆者問及“協議班”時許老師坦言,對許多無辦學資質或師資水平不理想的培訓機構來說,“協議班”只是一個噱頭。首先這種類型的培訓代表著,學生、家長、培訓機構三方都承擔了巨大的風險。其次培訓機構需具備優秀的師資團隊以保證教學質量。藝旅陽光雖然也開設了美術、音樂、編導“協議班”,但是我們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學生的利益。首先我們的新生入學要經過嚴格的考試,確定學生具備發展潛力;其次我們與學生簽訂規范的合同,并組織了最優秀的師資團隊,保證教學質量;再次我們實行的是不過全額退費,這就意味著學校承擔了全部的經濟風險。
最后徐老師還提醒那些準備學習藝術的學生,學習藝術首先要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那些僅僅是為了讀大學而學習藝術的同學需慎重;其次要選擇專業性強的大學;同時要選擇有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簽訂規范的合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