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省嚴格按照教育部的政策規定,將外省院校本科藝術專業(獨立設置藝術本科院校及參照此類院校招生辦法執行的其他院校藝術專業除外)的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由二本線的60%調整為65%;在今年的違紀處罰條例中增加了對中學違紀行為的處理;將所有高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按統一的要求納入了違紀處罰范圍;規范了信息公開公示制度,對招生公開公示的基本內容、具體方式、起止時間、舉報渠道等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等,使招生錄取更加規范、更加“陽光”。(瀟湘晨報)
最后幾天考生可選擇性做題
雅禮中學高三數學備課組組長李云皇等本報名師團成員給即將應考的考生提出建議:最后幾天是一個回歸的過程,可選擇性地做題。
最后幾天要回歸試卷:對月考,周考,模擬考試整理溫故;回歸考試說明:復習有的放矢,把握難易。當你對某個知識點的要求模棱兩可時,可以打開考試說明,對著要求與例題進行梳理。回歸錯題:謹防錯誤重現。
此外要適當練習,保持狀態。可選擇課本習題,特別是總復習題;錯題本上的試題;高考真題;高考題始終是圍繞重要的知識點與常用的思想方法,這是一個不變的主題;它是難易適當,搭配合理,相對科學的試題,同時是增長信心的動力。
考試中,考生剛拿到試卷時一般比較緊張,此時不宜匆忙作答,應該通覽試卷,盡量從卷面上獲得最多的信息,為實施正確的解題策略作出全面分析。
摸透題情后,找一兩個易題熟題來做,讓自己產生旗開得勝的快意,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盡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之后做一題得一題,不斷產生激勵,穩拿中低,見機攀高。
李云皇建議考生做題時做到一慢一快。慢就是審題要慢,快就是做題要快。審題要逐字逐句看清楚,處理題目提供的信息,弄懂題意,只有細致地審題,才能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
會做的題目當然要力求做對、做全、得滿分。對疑難問題,確實啃不動時,一個明智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的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即能解決到什么程度就解決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每進行一步就可得到這一步的分數。高考的解答題按步驟給分,有時看起來不起眼的步驟(如將題意翻譯成數學語言)等會在評分細則中有分,因此不要輕易空題。
有人說,作文水平靠平時積累,臨時抱佛腳是沒用的。專家卻說,雖然高考作文最能考驗考生的語文功底,但也是加分的最大法寶。臨考前三天,如果能有的放矢地復習,一樣可以有事半功倍之效。
語文考試時間分配的基本原則是:適度從緊,稍留空余。本報名師團專家、周南中學教科室主任劉兵等認為,作文用時一般在1個小時以內,其中審題不得少于5-10分鐘(包括構思、擬提綱),想好了再寫,不能寫到一半才發現離題萬里,真正想好了,40多分鐘足夠寫出一篇800字的文章。
一邊行文一邊回顧
高考作文加上構思時間最多在1個小時以內,首先的5-10分鐘要認真審題、構思,這是至關重要的階段,高考作文中沒有重新再來的機會。初步想法、整個文章的框架和具體板塊,都應該在這幾分鐘之內完成。
寫文章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磕磕絆絆,文意中斷在被評判的過程中是致命的。但一氣呵成不意味著盲目,而是邊寫邊在腦海中回顧,在每一個論證板塊中都要看看,是否與題意相符。回顧過程中如果發現與題意相差甚遠、走了偏路,重寫一遍已經是不可能了,但還是可以想辦法慢慢往題意上靠,拉回來,這種補救方法是可行的。
此外,盡量少做涂改,一篇文章反復涂改給人的感覺是考生創作時思維混亂,這直接影響到閱卷老師對文章內核的判斷。
盡量不寫異類作文
“我們不主張考生在考場上寫異類文章來獲得高分,因為這是一種冒險。”本報專家團名師提醒考生要格外謹慎。
所謂異類,無非是用文言文寫作、詩歌寫作、或者個人的網絡平臺設計。異類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凡是由于寫異類文章得到滿分的學生,前提是他首先在基礎等級上做得很好,這樣的學生即便不寫異類的文章,寫一篇中規中矩的文章,得分也不會低。“藝高人膽大”、要不甘平庸,自身首先要有較高的駕馭能力,否則最好不要采取異類的作法,因為普通考生的作文即使沒有太大的創新,也會拿到創新等級中相應分數。
此外,高考作文似乎已成為每一年度的社會道德觀、價值觀、文化觀等等上層建筑領域的折射或引領,所以觀點一定要正確。所謂正確,除了通常理解的符合馬列主義原則、觀點外,還可以指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自圓其說,再就是思想健康、態度積極。整理/記者胡力豐實習生張爽